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壳聚糖/天然胶乳复合抗菌材料的研究

作 者: 侯莹
导 师: 许并社;魏丽乔
学 校: 太原理工大学
专 业: 材料学
关键词: 天然胶乳 壳聚糖 共混改性 抗菌 相容性
分类号: TB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健康休戚相关的医用生物材料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天然胶乳凭借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加工操作性能,在医用介入导管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医用胶乳材料抗菌性能不足,易引发感染,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与负担。因此,对天然胶乳有目的地进行抗菌改性,可以扩大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壳聚糖是自然界唯一大量存在的天然碱性多糖,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天然抗菌剂之一。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及无毒副作用等特性,但是由于其溶解性差,限制了它在很多领域的应用。本文采用两种方法对壳聚糖进行水溶性改性,提高其溶解性能,一种是以壳聚糖(CTS)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通过氧化降解法制备低分子量壳聚糖,并对其进行纳米化处理;另一种是使用壳聚糖作为原料,异丙醇为介质,通过氯乙酸修饰,在碱性环境中制备O-羧甲基壳聚糖。分别探讨了反应过程中不同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使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分析观察了两种产物的微观形貌和结构变化;并采用吸光度法检测分析了两种产物对大肠杆菌的抗菌能力。结果表明:1、低分子量壳聚糖制备过程中m(H2O2):m(CTS)=3:10、5gH2O2在4h内滴加完毕为宜,反应的最佳温度为60℃,最佳反应时间为5h;制备的低分子量壳聚糖环结构保持完整,氧化断键发生在β-(1,4)-糖苷键上;形貌为分散的、均匀的球状或类球状小颗粒,平均粒径为0.5μm左右;纳米化后平均粒径为20nm左右;降解后结晶度明显下降,水溶性提高;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4.1%,具有持续、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2、O-羧甲基壳聚糖制备反应的最佳温度为30℃;在滴加氯乙酸的过程中,搅拌速度为200230r/min,滴加停止时,80100r/min的搅拌速度为最佳;产物结构疏松分散,大部分呈颗粒状;结晶度有一定的下降,水溶性得到改善;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1.3%,具有持续、较好的抗菌抑菌效果。本文使用以上制备的两种改性壳聚糖作为抗菌剂,采用物理共混法使其与天然胶乳均匀混合,分别得到低分子量壳聚糖抗菌胶乳和O-羧甲基壳聚糖抗菌胶乳。探讨了反应过程中pH值、搅拌速度、温度对结果的影响;使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对共混改性前后天然胶乳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观察、对比分析;通过抑菌环抗菌性能测试,研究了抗菌乳胶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抑菌能力。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为:pH值8.09.0,搅拌速度200280r/min,温度18℃25℃;胶乳与低分子量壳聚糖混合后结合紧密,两者之间的结合界面没有明显的变化,与O-羧甲基壳聚糖混合后有细小的裂纹产生;抑菌环检测显示,低分子量壳聚糖抗菌胶乳形成抑菌环的直径为13.5 mm,O-羧甲基壳聚糖抗菌胶乳形成的抑菌环直径为12.5 mm,远远大于抗菌性能认定标准;对性能更好的低分子量壳聚糖抗菌胶乳进行动物体内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其在动物体内相容性良好,无细胞毒性。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42
  1.1 抗菌剂  11-15
    1.1.1 有机抗菌剂  11-13
    1.1.2 无机抗菌剂  13-14
    1.1.3 天然抗菌剂  14-15
  1.2 天然抗菌剂—壳聚糖  15-22
    1.2.1 壳聚糖的结构及其特性  16
    1.2.2 壳聚糖的抗菌机理  16-18
    1.2.3 壳聚糖的应用  18-22
  1.3 壳聚糖的改性  22-25
    1.3.1 低分子量壳聚糖(低聚壳聚糖)  22-24
    1.3.2 羧基化反应  24
    1.3.3 酰化反应  24
    1.3.4 烷基化反应  24-25
    1.3.5 羟基化反应  25
    1.3.6 Schiff 碱反应  25
    1.3.7 接枝共聚反应  25
  1.4 天然胶乳  25-28
    1.4.1 天然胶乳的结构及性能  26-27
    1.4.2 天然胶乳的应用  27-28
  1.5 天然胶乳的改性  28-32
    1.5.1 化学改性  28-30
    1.5.2 物理共混改性  30-32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32-34
  参考文献  34-42
第二章 低分子量壳聚糖抗菌剂  42-57
  前言  42-43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3-44
    2.1.1 原料及试剂  43
    2.1.2 实验仪器  43-44
  2.2 实验方法  44
    2.2.1 实验步骤及流程  44
    2.2.2 表征方法  44
  2.3 结果与讨论  44-54
    2.3.1 制备工艺的讨论  44-46
    2.3.2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结构分析  46-47
    2.3.3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形貌分析  47-49
    2.3.4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结晶度分析  49-50
    2.3.5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分子量  50-52
    2.3.6 抗菌性能测试  52-54
  2.4 小结  54-56
  参考文献  56-57
第三章 O-羧甲基壳聚糖抗菌剂  57-69
  前言  57-58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58-59
    3.1.1 原料及试剂  58
    3.1.2 实验仪器  58-59
  3.2 实验方法  59
    3.2.1 实验步骤及流程  59
    3.2.2 表征方法  59
  3.3 结果与讨论  59-65
    3.3.1 制备工艺的讨论  59-60
    3.3.2 O-羧甲基壳聚糖的结构分析  60-61
    3.3.3 O-羧甲基壳聚糖的形貌分析  61-62
    3.3.4 O-羧甲基壳聚糖的结晶度分析  62-63
    3.3.5 抗菌性能测试  63-65
  3.4 小结  65-67
  参考文献  67-69
第四章 抗菌胶乳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与应用  69-84
  前言  69-70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70-71
    4.1.1 原料及试剂  70
    4.1.2 实验仪器  70-71
  4.2 实验方法  71
    4.2.1 低分子量壳聚糖/天然胶乳的制备  71
    4.2.2 羧甲基壳聚糖/天然胶乳的制备  71
    4.2.3 表征方法  71
  4.3 结果与讨论  71-78
    4.3.1 共混工艺的讨论  71-73
    4.3.2 共混改性前后天然胶乳的结构分析  73-74
    4.3.3 共混改性前后胶乳的形貌分析  74-76
    4.3.4 抗菌性能测试  76-78
  4.4 抗菌胶乳的应用初探  78-82
    4.4.1 低分子量壳聚糖\天然胶乳与羧甲基壳聚糖\天然胶乳的对比选择  78
    4.4.2 低分子量壳聚糖\天然胶乳在动物体内的相容性  78-82
  4.5 小结  82-83
  参考文献  83-84
第五章 结论  84-86
第六章 创新点与展望  86-87
  6.1 创新点  86
  6.2 展望  86-87
致谢  87-88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8

相似论文

  1.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脱除牡蛎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研究,TS254.4
  2. 壳聚糖季铵盐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O634
  3.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4. 云南元江干热河谷优势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X172
  5. 生物医用OCS/PLLA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R318.08
  6. 牡蛎中重金属镉、铅的富集及脱除方法的研究,X174
  7. 双酚AP型苯并噁嗪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TQ320.1
  8. 抗菌型多功能聚酰胺纤维的性能及应用研究,TQ342.1
  9. 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TS254.9
  10. 凡纳滨对虾加工副产物制备甲壳素、壳聚糖改良工艺的研究,TS254.9
  11. 不同类型亲水结构表面修饰聚氨酯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R318.08
  12. 纳米技术在抗凝血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R318.08
  13. 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生物防治及其生态有机药肥研制,S436.421
  14. 壳聚糖基温敏性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943
  15. 酸溶液对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R318.08
  16. 海洋放线菌GY-4的鉴定及其抗菌物质研究,Q936
  17. 不同类型亲水性结构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与凝血十二因子九肽片段及纤维蛋白原P1片段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O631.3
  18. 新型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药物载体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TQ460.4
  19. 淀粉液化芽孢杆菌ES-2抗菌脂肽生产工艺的研究,TQ936.16
  20. 防治土传香蕉枯萎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6.68
  21. 防治土传辣椒青枯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6.41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程材料学 > 功能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