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土高原地区村级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与肥力评价研究

作 者: 高义民
导 师: 同延安;胡正义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植物营养
关键词: 土壤养分 评价 空间变异性 村级尺度
分类号: S15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80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具有普遍性。开展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农田施肥方案,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促进变量施肥技术的发展,实现精确施肥都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田块级小尺度或县乡级大尺度,而对村级尺度下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很少。村级单位是我国农业生产管理的最基本单位,许多农艺措施(如施肥、灌溉、种植结构、品种引进等)都以村为单位组织实施,因此研究村级尺度下的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在我国更具有实际意义。 本研究选择黄土高原地区陕西省新集村为研究对象,在219hm2耕地上用网格法(采样间距为粮食作物70×70m,果园50×50m,蔬菜地30×30m)结合GPS技术采集364个耕层(0~20cm)土壤样品,并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法)测定了土壤的pH、有机质和速效养分(N,P,K,Ca,Mg,S、B、Fe、Mn、Zn、Cu)共13个养分指标项目。 常规统计结果表明,除有效K外,试验区土壤养分指标高低顺序为:大棚蔬菜地>果园>农田,其中,水浇地>非水浇地,而有效K含量顺序为:水浇地>大棚蔬菜>非水浇地。ASI法评价结果显示,试验区土壤有效N、P、K、Fe和Zn处于临界值以下的土样数占全部土样总数的比例分别为98.9%、4.4%、11.5%、95.3%和55.5%,这表明该村农田养分亏缺程度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N>Fe>Zn>K>P。地统计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区,土壤pH、有效P、K、Ca、Mg、Fe、Mn、Zn、Cu的理论半方差模型符合线性有基台模型,而有机质(OM)和有效态N、S、B的理论半方差模型则符合线性模型。从空间相关程度看,除有效Fe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外,其余观测指标(pH值,有机质,有效P、K、Ca、Mg、S、B、Mn、Zn、Cu)均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程度大小依次为:Fe>pH>Cu>P>OM>Mn>Ca>K>Mg>Zn>B>N>S。不同观测指标空间最大相关距离在148 m~1853 m之间,其排列顺序为:N>OM=S=B>Cu>Mg>P>Ca>K>Zn>Mn>Fe>pH。 Kriging插值结果显示,该村土壤养分分布状况极不均匀,耕作习惯、水分管理、作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均对土壤养分分布构成影响,主要是由于施肥所致。建议在该试验村对土壤K、P养分进行分区管理,N肥采用同一标准,均量管理,同时增施微量元素Fe、Zn肥料,从而达到养分平衡管理的目标。采用这一养分管理模式选择葡萄、猕猴桃进行田间试验,取得较好的产量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英文摘要  7-10
Ⅰ 文献综述  10-17
  第一章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10-17
    1.1 背景概述  10-12
    1.2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进展  12-14
    1.3 基本理论  14-17
      1.3.1 区域化变量和随机函数  14
      1.3.2 内蕴假设和平稳性假设  14-15
      1.3.3 半方差函数  15-16
      1.3.4 Kriging插值  16-17
Ⅱ 正文部分  17-48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区村级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与肥力评价研究  17-21
    2.1 目的与意义  17-18
    2.2 研究内容  18
    2.3 研究总体思路  18
    2.4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18
    2.5 土壤样品采集及分析  18-19
    2.6 统计分析方法及图件、数据处理  19-20
    2.7 田间试验  20-21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21-45
    3.1 土壤养分含量的统计特征  21-27
      3.1.1 试验区不同利用方式下有效态大量元素和土壤pH、有机质含量的统计特征值与肥力评价  21-25
      3.1.2 试验区有效态大量元素含量的亏缺评价  25
      3.1.3 试验村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的统计特征和肥力亏缺评价  25-26
      3.1.4 试验区土壤养分测定结果的正态分布性检验  26-27
    3.2 试验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结构  27-34
      3.2.1 试验区土壤pH、有机质和有效态大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结构  27-31
      3.2.2 试验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结构  31-34
    3.3 试验区农田土壤养分观测指标空间分布格局  34-40
      3.3.1 试验区土壤pH、有机质和大量元素速效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  34-37
      3.3.2 试验区微量元素B、Fe、Mn、Zn、Cu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  37-40
    3.4 试验区养分管理的推荐模型  40
    3.5 试验区养分管理模型的应用  40-45
      3.5.1 葡萄田间试验  40-42
        3.5.1.1 不同施肥处理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41
        3.5.1.2 氮磷钾配合对葡萄产量的影响  41-42
        3.5.1.3 经济效益分析  42
      3.5.2 猕猴桃田间试验  42-45
        3.5.2.1 不同肥料处理对猕猴桃品质和单果重的影响  43
        3.5.2.2 不同肥料处理对猕猴桃产量的影响  43-44
        3.5.2.3 不同肥料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44-45
  第四章 小结与讨论  45-48
    4.1 小结  45-46
    4.2 讨论  46-48
      4.2.1 研究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原因简析  46
      4.2.2 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结果在养分分区管理中应用  46
      4.2.3 研究地施肥技术探讨  46-47
      4.2.4 研究展望  47-48
参考文献  48-52
致谢  52-53
个人简历  53

相似论文

  1.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2.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3.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4.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5.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6.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7.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8.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9.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0.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1.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12.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3.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14.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5. 黄磷储罐区安全评价方法研究,TQ126.317
  16. 女性乒乓球服的热湿舒适性研究,TS941.15
  17.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18. 课堂互动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的行动研究,G633.41
  19. 以形成性评价促进初中生英语核心词汇复用能力提高的行动研究,G633.41
  20.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G642.4
  21.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学 >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