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西兼容 神韵独具

作 者: 周敏
导 师: 方克强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李健吾 文学批评观 文学批评实践 文化背景 地域文化
分类号: I206.0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6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李健吾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和低估的。他的文学批评观文学批评实践及其形成的文化背景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对他的文学批评观、文学批评实践以及文化背景进行梳理与总结,不仅对我们反思20世纪的文学批评,建构当下的文学批评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当下多元的文学批评实践也具有启迪性的意义。本文以李健吾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以李健吾用笔名刘西渭写成的《咀华集》、《咀华二集》为切入点,具体探讨李健吾早期的文学批评观、文学批评特色以及李健吾文学批评观、批评特色形成的文化背景,总结李健吾文学批评对当下文学批评的启迪和意义。 三、四十年代中国批评界主要呈现两种声音:一种声音是以鲁迅、茅盾为代表的左翼文人,倡导社会——历史批评,强调极度的“社会关怀”,威震文坛,名噪一时;另一种声音是以李健吾、沈从文、朱光潜为代表的“京派”文人,强调重直觉、重审美的批评。以李健吾为代表的审美批评,虽然在当时抗日救亡日趋高涨的形势下,显得有点“不合时宜”,有点微弱,但从文学批评理论建设发展的角度看,他的文学批评观无疑丰富了文学批评理论,在当时也起到一种制衡、互补的作用。分析李健吾的文学批评观,我认为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批评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批评是自我的发现和价值的决定;批评是一种审美活动;批评是公正的。李健吾的批评观是建立在“人性”和“审美”双重标准的基础上的,是独特的、现代的、审慎的,尤其是在三、四十年代普遍认同社会——历史批评的背景下,李健吾不随波逐流、追求时尚,而是大胆的、有针对性的发表自己对批评的认识,这无疑是难能可贵的,他的批评观使现代批评理论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实践是他批评观的生动体现。李健吾在文学批评上不仅是理论的积极建设者,也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早在三、四十年代,他就对当时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作家进行了独到的评论,对部分作家作品的批评见解有些直到今天我们都无法超越。他的批评文集《咀华集》、《咀华二集》有着广泛的影响。三、四十年代中国批评界由于受西方批评的影响,批评家的批评文章大都重理论性、系统性、科学性。一篇批评文章往往具有一种恢弘的理论气势,议论分析,洋洋洒洒,长篇巨制。而李健吾的批评文章则以他独特的批评文体、批评语言、批评个性、批评态度为当时的批评界吹进一股馨人心脾的清风,形成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一种批评的范式。

全文目录


前言 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12-14
第一章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观  14-24
  一、批评是一种独立的艺术  14-17
  二、批评是自我的发现和价值的决定  17-18
  三、批评是一种审美活动  18-21
  四、批评是公正的  21-24
第二章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特色  24-34
  一、李健吾的批评文体  24-27
  二、李健吾的批评语言  27-29
  三、李健吾的批评个性  29-32
  四、李健吾的批评态度  32-34
第三章 李健吾文学批评的文化背景  34-47
  一、李健吾与传统文学  35-39
  二、李健吾与外国文学  39-42
  三、李健吾与地域文化  42-47
结语:李健吾文学批评的意义和启迪  47-50
注释  50-55
参考文献  55-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堂活动,H195
  2. 地域文化符号在商业平面广告中的运用,J524.3
  3. 汉语最新词语透析,H136
  4. 浅谈英语新闻特点及其汉译,H315.9
  5. 中德色彩词汇比较,H136
  6. 论李健吾的诗化批评,I206.09
  7. 汶河大鼓兴衰论(1949-2009),J826
  8.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电视剧创作研究,J905
  9. 文化背景知识对高中生英语阅读的影响调查,G633.41
  10.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语言特征及成因比较,H310.1
  11. 浅析王国维的文学观,I206.5
  12. 从翻译目的论的目的原则解读《简·爱》两个中译本的翻译策略,H315.9
  13.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基督教文化的译介,I046
  14. 唐五代宋初词中“外望”意象分析,I207.22
  15. 《歧路灯》人物形象研究,I207.41
  16. 唐朝与新罗时期的诗歌交流,I207.22
  17. 江苏同宗民歌研究,J607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汉语写作的语言变化,I207.42
  19. 李健吾戏剧与法国文学,I207.3
  20. 《文艺复兴》研究,I206.6
  21. 赣南客家传统采茶戏《睄妹子》的音乐文化考察与研究,J825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文学批评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