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顺序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铅和镉

作 者: 刘勇
导 师: 王建华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顺序注射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   同时检测
分类号: X8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都是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铅主要损害人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对幼儿和儿童的智力发育危害严重;镉是人类肺癌的肯定致癌物,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归为第一类致癌物。因此,建立准确、快速、灵敏的测定痕量铅和镉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是测定痕量铅和镉的有效方法之一,本实验建立了铅和镉同时氢化物发生的K3Fe(CN)6-(NH4)2Ce(NO3)6-NaBH4新体系,并探讨了相关反应机理。(NH4)2Ce(NO3)6作为氧化剂将Pb(Ⅱ)氧化为Pb(Ⅳ), Fe(CN)63-与Pb(Ⅳ)络合促进了铅的氢化物发生。同时,体系中的(NH4)2Ce(NO3)6作为Cd氢化物发生过程中的增敏剂使荧光信号显著增强。在该体系中,铅和镉的氢化物发生不产生相互干扰。本实验据此建立了顺序注射-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同时测定铅和镉的方法。实验采用单因素法优化实验参数,所采用的实验条件包括NaBH4的浓度为2.0%,HCl浓度为3.0%,K3Fe(CN)6和(NH4)2Ce(NO3)6的浓度分别为0.6%和0.3%,进样0.5 ml,得到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15μg 1-1 (Pb)和0.5~20μg 1-1(Cd),对应的检出限分别为0.09μg 1-1 (Pb)和0.17μg 1-1 (Cd),方法的精密度为0.5%(8.0μg 1-1 Pb,n=9)和1.0%(6.0μg 1-1 Cd,n=9)。将本法应用于国家标准样品GBW08608中铅和镉的检测,检测值与标准值相符,对河水及海水中铅和镉进行了同时测定,加标回收率合格。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概述  10-26
  1.1 分析的意义  10-11
  1.2 痕量铅、镉分析技术  11-17
    1.2.1 原子光谱法  11-13
      1.2.1.1 原子发射光谱法  11
      1.2.1.2 原子吸收光谱法  11-12
      1.2.1.3 原子荧光光谱法  12-13
    1.2.2 分光光度法  13
    1.2.3 电化学分析法  13-14
    1.2.4 质谱法  14-15
    1.2.5 色谱法  15-16
    1.2.6 小结  16-17
  1.3 顺序注射分析技术的应用  17-24
    1.3.1 概述  17-19
    1.3.2 环境样品分析  19-20
    1.3.3 食品分析  20-21
    1.3.4 生物样品分析  21-22
    1.3.5 药物分析  22-23
    1.3.6 其它样品分析  23-24
  1.4 本文立题思想  24-26
第二章 顺序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铅和镉  26-48
  2.1 引言  26
  2.2 实验部分  26-29
    2.2.1 实验原理  26-27
    2.2.2 仪器装置  27
    2.2.3 试剂及配制方法  27-28
    2.2.4 实验方法  28-29
      2.2.4.1 标准溶液配制  28
      2.2.4.2 仪器条件  28
      2.2.4.3 实验流程  28-29
  2.3 结果与讨论  29-43
    2.3.1 反应体系的建立  29-32
      2.3.1.1 反应体系的选择  29-31
      2.3.1.2 反应机理  31-32
    2.3.2 仪器条件的优化  32-36
      2.3.2.1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的影响  32
      2.3.2.2 灯电流的影响  32-33
      2.3.2.3 原子化器高度的影响  33-34
      2.3.2.4 载气流速的影响  34-36
      2.3.2.5 屏蔽气流速的影响  36
    2.3.3 化学条件的优化  36-41
      2.3.3.1 样品酸度的选择  36
      2.3.3.2 还原剂浓度的选择  36-38
      2.3.3.3 还原剂体积的选择  38
      2.3.3.4 NaOH浓度的选择  38-39
      2.3.3.5 K_3Fe(CN)_6浓度的选择  39-41
      2.3.3.6 (NH_4)_2Ce(NO_3)_6浓度的选择  41
    2.3.4 顺序注射流速的选择  41-42
    2.3.5 共存离子干扰实验  42-43
    2.3.6 实验参数表  43
  2.4 分析性能  43-45
    2.4.1 标准曲线  43-44
    2.4.2 检出限  44-45
    2.4.3 精密度  45
  2.5 与其他分析方法的比较  45-46
  2.6 样品测定  46-48
    2.6.1 方法准确度实验  46-47
    2.6.2 实际样品的测定  47-48
第三章 结论  48-50
参考文献  50-60
致谢  60-6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2

相似论文

  1. 四川宁南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P618.4
  2. 广东凡口铅锌矿矿田构造及地球化学特征,P618.4
  3. 牡蛎中重金属镉、铅的富集及脱除方法的研究,X174
  4.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固定水溶液中铅离子的影响研究,S153
  5. 无铅玻璃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1.6
  6. 醋酸铅对鲤鱼卵巢上皮细胞毒性的研究,X174
  7. 镉、铬及铅在日本无刺楤木中积累、分配及其对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S792
  8. 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对水分胁迫及污染物暴露的响应,X52
  9. 一些与生物相关分子作用的荧光猝灭光谱分析,X832
  10. 萝卜镉胁迫响应相关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S631.1
  11. 镉胁迫及缺硫对水稻非蛋白巯基物质含量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的影响,S511
  12. 外加秸秆与柠檬酸对土壤中铜和镉有效性的影响,X131.3
  13. 血红素加氧酶-1参与水杨酸对镉诱导的紫花苜蓿根部氧化胁迫的调节作用,S541.9
  14. 萝卜镉胁迫响应的蛋白质组学研究,S631.1
  15. 脐血铅、初乳铅与0-6岁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的关联研究,R179
  16. 合肥市0-6岁儿童血铅现况调查及低水平铅暴露影响因素分析,R179
  17. 镉胁迫诱导拟南芥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变化的分子诊断,X173
  18. 产ACC脱氨酶细菌提高植物富集和耐受镉、铜效应及机制研究,X172
  19. 外源抗坏血酸对镉胁迫下油菜生长及产量影响,S565.4
  20. 花生中镉的检测技术研究和镉分布的初步探索,S565.2
  21. 镉在鱼虾体内的富集及其对生长、消化酶活性的影响,S917.4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 环境监测 > 水质监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