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疆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定位与运作的矛盾研究

作 者: 尤海涛
导 师: 海鹰
学 校: 新疆师范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定位与运作 矛盾
分类号: F5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6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发的一种模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研究也成为热点。新疆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西北干旱区,有着独特的保护对象,其保护对象在属性上有着诸多的唯一性,科研价值高,而其生态环境又极其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在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具体的旅游开发规划中,其旅游开发模式也定位为“生态旅游”,因而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较具代表性。在对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中,发现其生态旅游定位与运作中存在着一些矛盾,且旅游开发已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的退化、物种的消失、保护区景观人为化严重等现象,违背了生态旅游开发与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初衷。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缺乏科学了解“生态旅游”的前提下,急功近利地追逐自然保护区的当地经济,忽视保护区的保护目的,把自然保护区看作一般景区进行开发,生态旅游仅成了一种开发的口号和形式;(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中,宏观因子的瓶颈作用(自然保护区体制的不畅、理念的落后、立法的滞后等)同样制约了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的良性发展;(3)由于我国旅游形式主要以大众旅游为主,大众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大多为一次性,经过这些年的旅游发展,旅游兴趣逐渐向偏远的自然保护区转移,而大众旅游主体生态意识相对弱化,造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定位与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者行为意识的错位;通过问卷调查表明,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主体其环境及行为意识大多表现出大众旅游者的特征,而管理方却又对此缺乏相应的引导与管理,粗放式的开发与管理加剧了当地生态的破坏;(4)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容量与大众旅游的需求的矛盾。自然保护区作为独特的区域不同于一般的风景区有其特定的保护对象,因而在旅游开发中要尽量减少对保护对象的干扰,划定功能区及旅游区域,并确定其旅游容量作为控制进入保护区的旅游流的手段。但由于喀纳斯没有对进入保护区的旅游流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9
引言  9-13
  1. 选题背景  9
  2. 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动态  9-11
    2.1 国外研究动态  9-10
    2.2 国内研究动态  10-11
  3. 研究意义  11-13
1. 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  13-15
  1.1 生态旅游  13-14
    1.1.1 生态旅游的核心特征  13
    1.1.2 生态旅游者  13-14
  1.2 自然保护区  14
  1.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14-15
    1.3.1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优势  14
    1.3.2 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现状  14-15
2.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概述  15-17
  2.1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优势  15-16
  2.2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开发与研究现状  16-17
3.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定位与运作的矛盾分析  17-28
  3.1 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17-19
    3.1.1 经济利益的诱化  17-18
    3.1.2 生态效益的损耗  18-19
    3.1.3 喀纳斯湖区生态要素变化状况调查  19
  3.2 生态旅游定位与旅游主体的错位  19-22
    3.2.1 生态旅游的定位  19
    3.2.2 生态旅游主体的要求  19-21
    3.2.3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旅游主体生态意识调查研究  21-22
  3.3 生态旅游运作与管理主体的矛盾  22-25
    3.3.1 管理体制的混乱  22-23
    3.3.2 产权的不清晰  23
    3.3.3 管理理念的落后  23
    3.3.4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管理理念调查研究  23-25
  3.4 资源限载与旅游需求的大众性的矛盾  25-27
    3.4.1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容量  25-26
    3.4.2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旅游容量  26
    3.4.3 旅游需求的大众性  26-27
  3.5 生态旅游与当地居民的矛盾  27-28
4.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28-33
  4.1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管理目标的建立  28-29
    4.1.1 自然保护区管理目标体系的建立  28-29
    4.1.2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管理目标的确定  29
  4.2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开发中宏观因子的完善  29-31
    4.2.1 加强立法工作  29
    4.2.2 理顺管理体制  29-30
    4.2.3 提升管理理念  30
    4.2.4 实施生态旅游教育  30-31
  4.3 严格控制旅游容量,加强动态监测  31-32
    4.3.1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旅游容量的界定及调控  31
    4.3.2 规范旅游行为  31-32
    4.3.3 加强环境监测  32
  4.4 鼓励当地居民的参与和管理  32-33
5. 结语  33
参考文献  33-36
附录  36-37
致谢  37

相似论文

  1.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研究,F592.7
  2. 农村失地妇女的就业状况研究,F249.2
  3. 临夏州农村贫困问题研究,F323.8
  4. 杜牧僧寺诗研究,I207.22
  5. 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训矛盾分析与对策研究,G807.4
  6. 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TU986.5
  7. 我国公安派出所调解问题研究,D922.1
  8. 农村基层社会矛盾的调解模式及创新研究,D422.6
  9. 党的新社会阶层政策研究,D663
  10. 从网络热点事件看网络舆论演化,G206
  11. 尼赫鲁政府的对藏政策,K351
  12. 试论《钢琴教师》的女性抒写,I611.074
  13. 农村社会突出矛盾及其防范研究,D926
  14. 论我国法院民事调解制度之完善,D925.14
  15. 我国生态旅游行政执法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F592
  16. 论利益平衡目标下的法律公正,D90
  17. 怒江州生态旅游的外部性研究,F205
  18. 云南生态旅游保障体系的构建,F592.7
  19. 贡山县重丁社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F592.7
  20.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研究,F592.7
  21. 生态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205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地方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