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文艺美学园地的拓荒者

作 者: 刘桂霞
导 师: 刘文斌
学 校: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胡经之 文艺美学 文化美学 文艺学 美学
分类号: I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0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胡经之为克服以往文艺研究政治化和美学研究哲学化倾向的弊端,率先倡导建立文艺美学学科,并且连续撰文探讨文艺美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为这一学科存在的合理性作了有力的论证和辩护。 胡经之的文艺美学研究成绩显著,特色鲜明。首先,体现为他开启了从本体论研究文艺美学的新视角。他克服了传统的文艺社会学、文艺政治学研究的不足,关注艺术本体与人的生存方式之间的联结,从而扩大了理论探索的思维空间和逻辑进向。其次,体现在他构建了独特的理论框架。他从分析审美活动入手探寻审美体验和艺术的审美价值,进而剖析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然后阐释艺术真实、艺术美、艺术形象、艺术意境和艺术形态等,最后转入对艺术的阐释接受和艺术审美教育的论述。整个过程在作者由动态——静态这一精心安排的结构中展开,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理论构架。再次,体现为他对范畴群的合理整合。他善于由此及彼,层层深入,根据范畴之间内在的通约性,建构了富有生命力的范畴链环,并在多层审美规律中演绎范畴,在大范畴中推演范畴的子系统。上世纪90 年代后期,胡经之又转向“文化美学”研究,这可看作是其本体论文艺美学的延伸,因为二者都以关注人的生存境况为出发点。 胡经之的文艺美学研究显示出鲜明的治学特色:适应时代要求与保

全文目录


引论  7-8
一、胡经之创建美学 的学位论文">文艺美学学科的动因及过程  8-16
  (一) 创建文艺美学学科的动因  8-10
  (二) 对文艺美学学科的定位  10-13
  (三) 对文艺美学学科存在的合理性的辩护  13-16
二、胡经之文艺美学理论的特色  16-32
  (一) 理论视角的新颖性  16-21
  (二) 理论构架的独特性  21-24
  (三) 范畴整合的合理性  24-29
  (四) 从文艺美学到文化美学  29-32
三、胡经之文艺美学研究的方法特色  32-35
  (一) 适应时代要求与保持学术规范的统一  32
  (二) 融会中西传统与追求自我创新的统一  32-34
  (三) 重视理论研究与密切联系实际的统一  34-35
余论  35-37
注释  37-39
参考文献  39-41
后记  41

相似论文

  1.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2. “体系即历史”——达尔豪斯音乐美学治学观蠡测,J601
  3.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4. 接受美文学理论在职业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G633.3
  5. 试论《周易》美学的思想体系,B221
  6. 马采的生命美学观研究,B83-0
  7. 《淮南子》美学思想初探,B83-09
  8. 古希腊与先秦美学思想比较,B83-09
  9. 马一浮艺术哲学思想,B26
  10. 审视传统武术中的古典美学元素,G852
  11. “纸”为心动—探索现代纸艺的魅力,J528
  12. 福柯空间理论及空间美学研究,B83-09
  13.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语文阅读教学,G633.3
  14.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儿童文学翻译,I046
  15. 姜夔美学思想初探,B83-0
  16. 接受美学观照下的毛泽东诗词英译研究,I046
  17. 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研究,I106
  18. 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B83
  19. 偶开天眼觑红尘,B83-092
  20. 极乐至福,B83-0
  21. 审美无功利性命题研究,B83-0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艺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