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共振光散射技术测定生物大分子

作 者: 丁卫锋
导 师: 陈展光
学 校: 汕头大学
专 业: 应用化学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 核酸 蛋白质
分类号: Q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核酸蛋白质的定量分析在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中很重要。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分光光度法和荧光法,但它们都存在严重的缺陷。分光光度法灵敏度低、步骤复杂、耗时长,荧光光度法仅限于荧光体系且试剂昂贵有毒。共振光散射(RLS)技术灵敏度高、简便快捷、选择性好,是一种新型生化分析方法。 小分子与核酸结合方式有三种:嵌入式、沟槽式和静电引力。这类研究有助于揭示癌症的病变机理及研制抗癌新药,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提出并建立了六种RLS新方法,探讨了小分子与核酸的作用机理,具体如下: 第一,四苯基钴卟啉RLS法测定核酸。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核酸能增强四苯基钴卟啉的弱RLS信号,并且增强的RLS强度与核酸浓度成正比。小牛胸腺DNA、鱼精DNA和酵母RN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3.5μgml~-1、0.03-4.2μgml~-1、0.02-4.9μgml~-1,检测限分别为3.5 ng ml~-1、4.5 ng ml~-1、6.1 ng m1~-1。合成试样测定结果满意。 第二,四苯基铁卟啉RLS法测定核酸。四苯基铁卟啉与核酸以插入式和静电引力结合,在核酸表面聚集增强了RLS信号。该方法灵敏度比四苯基钴卟啉高。 第三,μ-氧代双四苯基卟吩合铁RLS法测定核酸。μ-氧代双四苯基卟吩合铁中铁原子除与氮原子配位外还结合氧原子,分子具有良好的刚性平面结构。小牛胸腺DNA、鱼精DNA和酵母RN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2.5 μg ml~-1、0.02-2.7μg m1~-1、0.03-3.1μg ml~-1,检测限分别为1.0 ng m1~-1、1.1 ng ml~-1、1.2 ng ml~-1。该方法灵敏度比单核金属卟啉高。 第四,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椰油酰胺丙基-2-羟基-3-磺基丙基甜菜碱RLS法测定DNA。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阴阳离子基团与核酸作用生成了大体积的超分子化合物,促使了光散射信号的增强。小牛胸腺DNA的线性范围是0.02-4.25 μg ml~-1,检测限为1.5 ng ml~-1。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法比较,该方法线性范围宽,检测限更低。 第五,钼酸铵RLS法测定蛋白质。 钼酸铵与蛋白质在适宜条件下结合,形成新型超分子化合物。散射粒子分子量的增大及超分子化合物的憎水性增强了光散射信号。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5-8.5μg ml~-1、0.40-10.2μg ml~-1,检测限分别为12.5 ng ml~-1、14.4 ng ml~-1。人尿和人血清中蛋白质的含量测定结果与考马斯亮蓝法接近。 第六,磷钨酸RLS法测定蛋白质。磷钨酸与蛋白质结合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9
符号表  9-10
目录  10-14
第1章 引言  14-21
  1.1 测定核酸的方法  14-15
  1.2 测定蛋白质的方法  15-16
  1.3 共振光散射法  16-17
  1.4 核酸与小分子的作用机理  17-18
    1.4.1 核酸与卟啉的作用机理  17-18
    1.4.2 核酸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  18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8-21
    1.5.1 金属卟啉-核酸体系研究及其应用  18-19
    1.5.2 两性表面活性剂-核酸体系研究及其应用  19
    1.5.3 多酸-蛋白质体系研究及其应用  19-21
第2章 四苯基钻卟啉共振光散射法测定核酸  21-32
  2.1 实验部分  21-22
    2.1.1 仪器与试剂  22
    2.1.2 实验方法  22
  2.2 结果与讨论  22-28
    2.2.1 共振光散射光谱特征  22-23
    2.2.2 吸收光谱特征  23-25
    2.2.3 pH影响  25
    2.2.4 CoTPPCl浓度影响  25-26
    2.2.5 离子强度影响  26
    2.2.6 添加顺序  26
    2.2.7 稳定性  26-27
    2.2.8 热变性影响  27
    2.2.9 共存物质影响  27
    2.2.10 工作曲线和检测限  27-28
  2.3 分析应用  28-31
  2.4 机理探讨  31
  2.5 结论  31-32
第3章 四苯基铁叶琳共振光散射法测定核酸  32-42
  3.1 实验部分  32-33
    3.1.1 仪器与试剂  32-33
    3.1.2 实验方法  33
  3.2 结果与讨论  33-41
    3.2.1 共振光散射光谱特征  33-35
    3.2.2 吸收光谱特征  35-37
    3.2.3 条件优化  37-38
    3.2.4 选择性  38
    3.2.5 工作曲线和检测限  38-41
  3.3 分析应用  41
  3.4 机理探讨  41
  3.5 结论  41-42
第4章 μ-氧代双四苯基卟吩合铁共振光散射法测定核酸  42-53
  4.1 实验部分  42-43
    4.1.1 仪器与试剂  42-43
    4.1.2 实验方法  43
  4.2 结果与讨论  43-50
    4.2.1 光谱特征  43-45
    4.2.2 pH值的影响  45-46
    4.2.3 (FeTPP)_2O浓度的影响  46
    4.2.4 离子强度的影响  46-48
    4.2.5 热变性影响  48
    4.2.6 稳定性影响  48
    4.2.7 选择性  48-50
    4.2.8 校正曲线和检测限  50
  4.3 分析应用  50
  4.4 结论  50-53
第5章 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HSB测定 DNA  53-60
  5.1 实验部分  53-54
    5.1.1 仪器与试剂  53-54
    5.1.2 实验方法  54
  5.2 结果与讨论  54-59
    5.2.1 共振光散射光谱  54-55
    5.2.2 最佳条件优化  55-57
    5.2.3 共存物质的影响  57-58
    5.2.4 工作曲线和检测限  58-59
  5.3 分析应用  59
  5.4 机理探讨  59
  5.5 结论  59-60
第6章 钼酸铵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蛋白质  60-69
  6.1 实验部分  60-61
    6.1.1 仪器与试剂  60-61
    6.1.2 实验方法  61
  6.2 结果与讨论  61-65
    6.2.1 共振光散射光谱特征  61-62
    6.2.2 pH影响  62
    6.2.3 钼酸铵浓度影响  62-63
    6.2.4 离子强度影响  63-64
    6.2.5 稳定性  64
    6.2.6 共存离子的干扰  64-65
    6.2.7 工作曲线和检测限  65
  6.3 分析应用  65-68
  6.4 机理探讨  68
  6.5 结论  68-69
第7章 磷钨酸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蛋白质  69-78
  7.1 实验部分  69-70
    7.1.1 仪器与试剂  69-70
    7.1.2 实验方法  70
  7.2 结果与讨论  70-76
    7.2.1 共振光散射光谱特征  70
    7.2.2 条件优化  70-72
    7.2.3 方法的选择性  72-75
    7.2.4 工作曲线和检测限  75-76
  7.3 分析应用  76
  7.4 机理探讨  76-77
  7.5 结论  77-78
参考文献  78-88
附录  88-89
致谢  89

相似论文

  1. 多转录因子组合调控研究,Q78
  2. 基于蛋白质互作网络的疾病相关miRNA挖掘方法的研究,R341
  3. 基于串核的蛋白质分类算法的研究与实现,TP301.6
  4. 罗非鱼分离蛋白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TS254.4
  5. 棉铃虫和烟夜蛾生殖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S433
  6.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的磷酸蛋白质组学研究,S562
  7. 烟草花粉管内吞作用机制的细胞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Q942
  8.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期14-3-3相互作用蛋白的酵母双杂交筛选,S562
  9. 营养调控对猪生产性能及氮磷排放影响的研究,S828.5
  10. 溶藻弧菌耐四种抗生素的蛋白质组学研究,S941
  11. 基于监督流形学习算法的固有不规则蛋白质结构预测研究,Q51
  12. 不同类型亲水性结构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与凝血十二因子九肽片段及纤维蛋白原P1片段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O631.3
  13. 肉制品非烟熏上色增香技术研究,TS251.43
  14. 糙米发芽过程中内源蛋白酶特性及主要含氮物质变化研究,TS210.1
  15. 生鲜鸡肉保水机制及控制技术研究,TS251.55
  16. 山药蛋白质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55.1
  17. 米谷蛋白的酶法脱酰胺及其功能性质的研究,TS201.21
  18. 土壤酶活测定及土壤微生物总蛋白的提取、纯化与鉴定,S154
  19. 棉铃虫和烟夜蛾在4个辣椒品种上的寄主适合度差异研究,S436.418
  20. 基于小麦群体指标及氮营养状况的籽粒产量和品质预测研究,S512.1
  21. 小麦麸皮中蛋白质、淀粉的分离技术研究,S512.1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分子生物学 >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