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发展与变革

作 者: 陈翔宇
导 师: 李永长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 普通美术教育 发展史 价值 变革
分类号: J20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伴随着中国近代文明的开端而产生,至今已在中国存在了近一个世纪。它在培养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当中积淀了丰厚的学科内涵,同时也在自身体内萌发了变革的种子,这种变革的内在动因是社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这一变化过程构成了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丰富而绚烂的历史图景,本文首先对这一历史图景进行了梳理和再认。 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基础教育的改革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使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这一培养未来合格的美术教师的教育形态面临着新的变革机遇。它能否顺利地完成适应普通美术教育变革的历史性蜕变,主要取决于对它研究的深入程度和合理的研究角度。本文站在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背景前,立足于普通美术教育对教师能力的需求,重新审视了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价值,并以此对当前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变革提出了建议。

全文目录


独创性声明  5-6
内容提要  6-7
Abstract  7-8
第一章 绪论——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8-17
  第一节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概念  8-14
    师范  8
    高等师范教育  8-9
    美术  9-12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  12-13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和美术的关系  13-14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和普通美术教育的关系  14
  第二节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研究范围和研究现状  14-17
    研究范围  14-15
    研究现状  15-16
    当前研究的意义  16
    本文的创新点  16-17
第二章 从“授业”到“传道”——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发展史略  17-61
  第一节 古老的命题  17-22
    师资与中国古代美术教育  17-18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特点  18-22
  第二节 近代变革  22-31
    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之肇始(1906—1912)  22-27
    学科体系的建构期(1912—1927)  27-30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削弱期(1927—1949)  30-31
  第三节 现代状况  31-53
    院系调整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新基础的初步形成(1949—1956)  31-34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再次衰弱期(1958—1966)  34-35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劫难期(1966—1976)  35-37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恢复及其向纵深发展期(1978—1990)  37-47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在改革中前进期(1991—)  47-53
  第四节 师范美术教育实践家与理论家  53-61
    李瑞清与中国师范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  53-56
    普通美术教育的缺失与师资问题——丰子恺论师范美术教育  56-57
    教师能力的低下造成的艺术教育讹误——洪毅然对师范美术教育的批判  57-61
第三章 对学生能力的独特贡献——高师美术教育的价值  61-75
  第一节 高师美术教育对学生美术能力的贡献  61-69
    技术能力的培养  62-65
    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  65-69
  第二节 高师美术教育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贡献  69-72
    教育理论修养  69-71
    教学实践能力  71-72
  第三节 高师美术教育对学生非智力品质的贡献  72-75
    非智力品质及其存在的必然性  72-73
    高师美术教育对学生非智力品质的涵养过程  73-75
第四章 综合价值的优化实现——高师美术教育的变革建议  75-88
  第一节 高师美术教育的独立价值不应被忽视  75-76
    明确的认识  75
    模糊的实践  75-76
    现状的改进  76
  第二节 高师美术教育的课程应优化组合  76-80
    课程体系现状  76-79
    课程体系改进建议  79-80
  第三节 教学过程应加强教育性  80-81
    师资结构  80-81
    教学方法  81
  第四节 教育实习内容应全面化、手段应多样化和现代化  81-86
    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实习状况  82-83
    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教育实习概况及其借鉴意义  83-84
    全程教育实习模式  84-85
    微格教学在教育实习中的应用  85-86
  第五节 建立适应未来普通美术教育的高师美术教育评价标准  86-88
    普通美术教育教师能力的国际借鉴意义  86-87
    对我国高师美术教育评价标准的建议  87-88
结语  88-90
附录: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大事年表  90-95
参考文献  95-96
后记  96

相似论文

  1. 当代中国消费价值观的伦理分析,F014.5
  2.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3. 体育动漫影响青少年篮球价值取向原因探究,G841
  4. 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指导问题研究,G717.38
  5. 傣族初中生教育需求价值取向研究,G755.5
  6.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变革的研究,F233
  7. 女性内衣品牌服务接触对顾客忠诚的影响,F274
  8.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9. 王阳明教化哲学研究,B248.2
  10.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11.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12.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13. 当代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影响研究,C913.5
  14.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研究,C913.68
  15. 武术娱乐价值研究,G852
  16. 上市建筑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F426.92
  17. 个人价值实现的社会制度分析,B038
  18. 一元主导下的多维和谐,D61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民思想教育问题研究,D422.62
  20.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F426.92
  21. 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评价研究,S788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理论 > 绘画艺术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