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白菜耐抽薹性及其鉴定方法的研究

作 者: 惠麦侠
导 师: 巩振辉;张鲁刚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蔬菜学
关键词: 大白菜 春化 光周期 耐抽薹性 鉴定方法
分类号: S63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280次
引 用: 1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解决春大白菜生产中存在的未熟抽薹问题,开展了大白菜耐抽薹性及其鉴定方法的研究。 以6个抽薹性不同的大白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人工春化温度、春化时间及光周期对花芽分化、抽薹、开花的影响及花芽分化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活性变化。分析了与耐抽薹性有关的形态和生理指标,建立了快速、简便的耐抽薹性鉴定方法,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大白菜经种子春化处理后表现出,3~9℃的处理下,发育时间早,发育速度快,11℃下大白菜种子也可以通过春化,但春化所需时间相对延长。在低温处理的基础上,长日条件对植株的花芽分化和抽薹过程均有促进效应,但较春化温度的影响小。 耐抽薹性不同的大白菜品种在花芽分化和抽薹上存在着很大的遗传差异性,春化17天时,所有的处理温度均不能使耐抽薹性强的材料的植株引起抽薹;在11℃下春化时间达到30d时,耐抽薹性强的材料也不能发生抽薹。耐抽薹性强大白菜品种表现出花芽分化开始晚,而且发育速度极慢的特性。 通过对低温诱导花芽分化温度、诱导持续时间及诱导后花芽生长温度的研究,初步选定在7℃下低温诱导20d,而后转入昼温/夜温为25℃/18℃环境下生长,第38天统计花芽分化级数,计算花芽分化指数,为鉴别大白菜耐抽薹性适宜选择压力。 通过相关分析表明,在标准条件下,花芽分化临界期、显蕾始期、抽薹始期、开花始期、播种后第38天各品种薹高和花芽分化指数与耐抽薹性显著相关。可依据这些性状鉴定和评价大白菜的耐抽薹性。综合分析认为花芽分化指数、薹高只需调查一次,具有简便、快速、可靠等优点。 春化处理20天大白菜幼芽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可做为耐抽薹性鉴定的一项参考生理指标。耐抽薹性强的品种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低于耐抽薹性弱的品种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大白菜的花芽形态分化过程可分为花原基未分化期、花原基预分化期、花原基分化始期、萼片分化期、雄蕊和雌蕊分化期、花瓣分化期6个时期。主枝花芽先分化而侧花后分化。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7
第一章 文献综述  7-20
  ζ1.1 大白菜春化及抽薹特性的研究进展  7-13
  ζ1.2 大白菜抽薹的生理生化基础  13-16
  ζ1.3 耐抽薹性遗传规律的研究现状  16-17
  ζ1.4 大白菜耐抽薹育种研究进展  17-18
  ζ1.5 大白菜耐抽薹性鉴定方法研究现状  18-19
  ζ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9-20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0-23
  ζ2.1 材料  20
  ζ2.2 方法  20-23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23-37
  ζ3.1 大白菜花芽分化时期及主要形态特征  23-24
  ζ3.2 春化温度及时间对大白菜花芽分化及抽薹开花的影响  24-30
    ζ3.2.1 春化温度对大白菜花芽分化和抽薹开花的影响  24-25
    ζ3.2.2 春化时间对大白菜花芽分化和抽薹的影响  25-26
    ζ3.2.3 温度、时间及品种间春化效应分析  26-29
    ζ3.2.4 大白菜不同品种生殖阶段发育的差异  29-30
  ζ3.3 光周期对春化大白菜开花的影响  30-31
  ζ3.4 大白菜春化及花芽分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31-32
    ζ3.4.1 大白菜春化及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  31-32
    ζ3.4.2 大白菜春化及花芽分化过程中的过氧化物酶变化  32
  ζ3.5 大白菜耐抽薹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32-37
    ζ3.5.1 田间自然鉴定方法  32-34
    ζ3.5.2 室内人工种子春化早期鉴定方法  34-37
第四章 讨论  37-42
  ζ4.1 关于大白菜花芽分化时期的划分及花序分化特点的探讨  37
  ζ4.2 温度对大白菜花芽分化及抽薹开花的影响  37-38
  ζ4.3 光照对大白菜花芽分化及抽薹开花的影响  38
  ζ4.4 耐抽薹性不同的大白菜品种生殖阶段发育的差异  38-39
  ζ4.5 大白菜耐抽性薹性鉴定方法的筛选  39-40
  ζ4.6 大白菜耐抽薹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  40-41
  ζ4.7 关于大白菜强冬性、抗抽薹性、晚抽薹性、耐抽薹性几个概念的关系  41-42
第五章 结论  42-43
参考文献  43-49
致谢  49-50
附图  50-55

相似论文

  1. 不同光周期盲蝽蟓种群生命参数及受害寄主生理指标研究,S435.622
  2. 大白菜霜霉菌诱导抑制性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及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S436.341
  3. 玉米光周期敏感基因ZmELF4的克隆及功能验证,S513
  4. 番茄黄化卷叶病的抗病性鉴定及其与番茄叶片结构相关性的研究,S436.412
  5. 眼斑芫菁的滞育条件及滞育期间生理变化,S899.9
  6. LED不同光对葡萄离体试管苗生理生化特性效应的研究,S663.1
  7. 广聚萤叶甲滞育特征及食物适生性的研究,S433
  8. 中华稻蝗卵滞育遗传特性及生活史模式地理变异的研究,S433
  9. 氮硅配施对大白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S634.1
  10. 大白菜推定AP2/ERF转录因子cDNA的分离及表达载体的构建,S634.1
  11. 利用cDNA-AFLP技术对大白菜杂交种白引2号杂种优势的研究,S634.1
  12. 早熟、耐热大白菜新品种郑早58的选育,S634.1
  13. 长角直斑腿蝗越冬生态及交配策略的研究,S433
  14. 大白菜氮效率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研究,S634.1
  15. 大白菜抽薹过程中发生叶色转变的分子机制,S634.1
  16. 花粉管通道法介导aiiA和TuMV-CP基因转化大白菜的研究,S634.1
  17. 转il-4基因大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及其杂交后代的分子检测及il-4遗传、表达研究,S634.1
  18. 大白菜真叶离体再生体系的研究,S634.1
  19. 大白菜核不育基因分子标记研究,S634.1
  20. 春化、光周期、矮秆、粒重及慢锈相关基因在不同地区小麦品种中的分布,S512.1
  21. 大白菜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及遗传转化,S634.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白菜类 > 大白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