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精英艺术:神的诞生与隐退

作 者: 刘水平
导 师: 张玉能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精英艺术 高雅艺术  天才 文化阶层
分类号: J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29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传统精英艺术圣性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永恒不变的。艺术的神圣性在前现代时期来源于自身以外的宗教;当宗教衰微之后,“天才”和世俗政治权力成了精英艺术的新神。然而,随着20世纪文化的变迁,传统的人文艺术文化急剧衰落,旧的精英文化阶层解体,艺术的膜拜价值最终淡出了历史舞台。本文探讨了传统精英艺术在现代社会陷入窘境的原因,同时,描述了在现代文艺市场条件下,新的文艺观念和趣味的形成,最后期待着新的人文艺术精神的诞生。 全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大部分。一,神的诞生。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虽然宗教之神让位了,艺术的膜拜价值和礼仪根基却顽强地保留下来:一场新的造神运动开始了,这便是艺术之神的诞生和艺术对世俗之神——公共政治生活的迷恋。精英艺术似乎总是倾向获得神性,不管获得神性的途径如何,都是在共同走向崇高。二,神的窘境。这部分有三节:1,科技文化的兴起对传统精英文化的挑战。2,现代主义运动的困境:艺术与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3,现代文化市场和消费文化的兴起对传统精英艺术的冲击。三,神的隐退。这部分从五个方面分析了现代社会文化的变迁对艺术及其主体的影响导致了艺术之神的远游:1,随着理性的张扬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和人自身逐渐“脱魅”。2,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精细的社会分工割裂了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有机的人。3,现代市场经济的功利哲学与传统意义上的那个着眼于人的精神世界之丰富与提升的文化概念天然冲突。4,随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5,艺术一体化功能被新兴文化消费方式和大众传媒所分解和取代。四,荒原抑或新的世界。在娱乐性、技术性、平民化浪潮的推动下,艺术最终重新回到生活中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和传统的精英艺术截然不同的艺术形态。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7
前言: 艺术与宗教的密切联系  7-9
  相似之处:强烈的情感经验——超越物质世界——高于生活经验  7
  中外艺术史上:艺术表现和宗教内容息息相关  7-9
的诞生  9-13
  (一) 天才的艺术  9-11
    文艺复兴运动中天才概念的诞生——膜拜价值的出现——作为天才的艺术家——作为静观活动的接受——作为有机统一体的作品——艺术代宗教——新教士阶层  9-11
  (二) 教化的和启蒙的艺术  11-13
    教化的艺术  11
    启蒙与启蒙运动——文艺的启蒙情结——中国与西方  11
    小结: 以上为精英艺术获得神性的三种途径——共同走向崇高  11-13
二 神的窘境  13-20
  (一) 精英文化阶层的变异  13-16
    精英艺术与文化阶层——20世纪文化革命——科技文化的兴起与传统人文文化的衰落——人文知识分子与科技知识分子的隔阂——高雅艺术的消费者作为一个文化阶层已经消失——当代艺术市场分析——投资与炫耀价值凸现——大量的误读  13-16
  (二) 现代主义运动的困境  16-18
    先锋派运动的实质——精英艺术的反抗——变形——艺术的极端专门化——天才的民主化  16-18
  (三) 现代文化市场和消费文化的冲击  18-20
    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化和开放性——现代文化消费主体的形成——文化等级制的崩溃:由金字塔型到平面交叉型——文化市场的竞争规则——消费文化的兴起使文艺最终屈服了市场  18-20
三 神的隐退  20-25
  1 随着理性的张扬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和人自身逐渐“脱魅。  20-21
  2 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精细的社会分工割裂了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有机的人。  21
  3 现代市场经济的功利哲学与传统意义上的那个着眼于人的精神世界之丰富与提升的文化概念天然冲突。  21
  4 随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21-22
  5 艺术一体化功能被新兴文化消费方式和大众传媒所分解和取代  22-25
四 荒原抑或新的世界  25-30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艺术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变迁  25
  1 娱乐性  25
  通俗艺术的美学魁力——感性文化兴起的社会原因——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精神需要——艺术传播信息的功能被新的大众媒介取代——艺术补偿性娱乐性功能凸现  25-27
  2 技术性  27
  技术改变了大众和艺术的关系——技术美学激起艺术消费的高潮  27-28
  3 平民化  28
  现代文艺市场条件下文艺家创作境遇的改变——价值评价主体由权威向消费者倾斜——市场中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度——何谓平民化——平民化浪潮  28-30
结语  30-32
注释  32-34
主要参考文献  34-36
后记  36

相似论文

  1. 周德安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取穴用药规律的研究,R246
  2. 神东煤田不同下垫面侵蚀产沙规律及水动力参数特征,S157.1
  3. 写实水墨人物画造型方式探析,J212
  4. 论《格萨尔》民众生活中的民间信仰习俗,I207.9
  5. 伪满时期文学与政治的游移,I206.6
  6. 女性美的不同诠释,J209.1
  7. 科尔沁萨满神歌分类研究,J607
  8. 论写意人物画的形神关系,J212
  9. 柳田国男的氏神信仰论,K893.13
  10. 中医学形神理论在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中应用举隅,R730.5
  11. 六神丸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R735.2
  12. 神香草多糖对哮喘大鼠细胞因子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实验研究,R285.5
  13. 六神丸通过Wnt信号转导通路抗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R285
  14. 耳穴压籽结合宁神益眠汤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R256.23
  15. 益肾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与评价,R246.3
  16. 基于VTS和AIS的神华沿海电厂船舶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研究,U691
  17. 瞬间动态的永恒之美,J212
  18.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生产组织优化研究,U691
  19. 天津神华码头煤炭物流系统发展对策研究,F426.21
  20. 神木矿区土壤理化性质与植被状况研究,S153
  21. 破血化瘀,泻热醒神法对大鼠脑出血急性期血中NSE及TNF-α的影响,R285

中图分类: > 艺术 > 艺术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