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半滑舌鳎早期发育分化特征的初步研究

作 者: 刘美
导 师: 康现江;李凤超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水生生物学
关键词: 半滑舌鳎 胚胎发育 器官分化 孵化腺细胞 卵黄吸收
分类号: S91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早期发育特征入手,通过组织切片和超微结构的观察,对半滑舌鳎胚胎发育、早期器官分化孵化腺细胞(Hatching gland cells, HGCs)的发生、卵黄吸收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对半滑舌鳎胚胎发育和早期器官分化进行了组织学观察,首次描述了半滑舌鳎胚胎发育过程中脊索、眼囊、中胚层、脊髓底板、神经管、肠、耳囊、口咽膜、心脏、神经丘、克氏囊、原始生殖细胞、鳔、冠状幼鳍和脑等结构。在神经胚期,半滑舌鳎眼原基出现,肌节在胚体后部开始分化。随后神经管前端不断膨大形成脑原基,在脑的后方形成耳囊。胚孔封闭期,胚体形成完整,脊索位于脑的腹面。随着胚胎发育的进一步进行,脊索细胞开始空泡化,此时肠位于脊索腹面。胚体绕卵黄3/4时,位于脊索背部和神经管腹面的一排立方体细胞称为脊髓底板,并一直延伸到后脑的前端。心脏是含有红血球的一个薄壁管,位于胚体头部腹面,且与中脑平行。此时神经丘出现在胚体头腹面。胚体绕卵黄4/5时,胚体后端与卵黄囊连接处克氏囊结构明显。胚体绕卵黄将近一周,原始生殖细胞出现在胚体后肠附近。刚孵出仔鱼的背、臀鳍膜形成,色素层开始出现并覆盖包括胚体、头部、尾和卵黄囊表面的整个胚体表面。孵化后第4天的仔鱼,带有一条窄空腔气管的鳔原基依附在消化管附近,此时鳔还没有充气。孵化后第5天消化系统的发育完全,并且卵黄物质消耗完毕。孵化后第8天,胆囊形成。孵化后第12天鱼脑分化成端脑、嗅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结构。2.利用胚胎组织学描述了半滑舌鳎孵化腺(Hatching gland, HG)的发生。半滑舌鳎的孵化腺为单层细胞腺体,起源于外胚层。孵化腺最早发生于眼晶体期,孵化腺细胞(Hatching gland cells, HGCs)最初分布于头部腹面及其与卵黄囊连接处。随着胚胎的发育,HG进一步成熟,但仍以单层细胞分布于胚体和卵黄囊外表面,此时,HGCs数量急剧增多,细胞体积有所增大,分布范围更加广泛。胚胎孵化前,HGCs的数量达到大约500-800个,并广泛分布于胚胎头部两侧、头部腹面及其与卵黄囊连接处和卵黄囊的前腹面。HGCs大多呈椭圆形,短径为6-8μm,长径为7-11μm,在HE染色中呈粉红色。孵化后2d,HGCs便从表皮中消失。3.利用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半滑舌鳎胚后生长及卵黄的吸收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卵黄的吸收是依照先油球、卵黄,后脂肪的顺序被吸收的,半滑舌鳎采用由外向内的吸收方式。4.在胚胎发育中期,半滑舌鳎受精卵由胚体、卵黄囊和卵周液三者构成。对半滑舌鳎胚胎发育中后期的卵黄囊进行了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卵黄囊是由卵黄囊膜和包裹其内部的卵黄物质组成。在半滑舌鳎胚胎发育过程中,卵黄囊内的卵黄物质逐渐消耗产生低分子量的卵黄磷蛋白分裂小泡。分裂小泡转移到卵黄囊内部消黄细胞的胞间隙中,在消黄细胞的作用下把分裂小泡转化成卵黄颗粒。随后卵黄颗粒在卵黄囊内表面聚集成囊状结构并转移运输到卵黄囊膜内部,最后把卵黄物质从卵黄囊膜转移并释放到卵周液中。上述关于半滑舌鳎发育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鱼类的人工育苗,提高苗种成活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其生殖发育调控以及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同时也为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相关的基础资料。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1章 绪论  12-20
  1.1 鱼类早期发育的研究概况  12-18
    1.1.1 鱼类早期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13
    1.1.2 鱼类早期发育阶段和时期的划分  13-14
    1.1.3 器官发生的组织学研究现状  14
    1.1.4 鱼类孵化腺细胞的研究进展  14-18
  1.2 半滑舌鳎早期发育的研究进展  18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20
第2章 半滑舌鳎胚胎发育和早期器官分化研究  20-28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0
    2.1.1 材料与方法  20
    2.1.2 仪器与试剂  20
  2.2 实验结果  20-25
    2.2.1 受精卵期  20-21
    2.2.2 囊胚期  21
    2.2.3 原肠胚期  21
    2.2.4 神经胚期  21
    2.2.5 胚孔封闭期  21
    2.2.6 尾芽形成期  21-22
    2.2.7 胚体绕卵黄3/4  22
    2.2.8 胚体绕卵黄4/5  22-23
    2.2.9 胚体绕卵黄将近一周  23
    2.2.10 仔鱼孵出  23-24
    2.2.11 仔鱼器官发生  24-25
  2.3 讨论  25-28
    2.3.1 受精卵  25-26
    2.3.2 囊胚腔  26
    2.3.3 克氏囊  26
    2.3.4 冠状幼鳍  26-27
    2.3.5 肝胰脏的起源  27
    2.3.6 甲状腺滤泡  27-28
第3章 半滑舌鳎孵化腺细胞的研究  28-33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8
    3.1.1 材料与方法  28
    3.1.2 仪器与试剂  28
  3.2 实验结果  28-30
    3.2.1 孵化腺细胞的起源与分布  28-29
    3.2.2 孵化腺细胞的迁移与分布  29
    3.2.3 孵化腺细胞的成熟与释放  29
    3.2.4 孵化腺细胞的衰落  29-30
  3.3 讨论  30-33
    3.3.1 孵化腺细胞  30
    3.3.2 孵化腺细胞的形成、起源与分布  30-31
    3.3.3 孵化腺细胞的迁移  31
    3.3.4 孵化酶的分泌  31-33
第4章 半滑舌鳎胚后卵黄吸收方式的研究  33-36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3
    4.1.1 材料与方法  33
    4.1.2 仪器与试剂  33
  4.2 实验结果  33-34
  4.3 讨论  34-36
    4.3.1 卵黄吸收方式  34-35
    4.3.2 肝胰脏对卵黄吸收的影响  35
    4.3.3 消化器官的发育对卵黄吸收方式的影响  35-36
第5章 半滑舌鳎胚胎发育中期卵黄囊超微结构观察  36-41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6-37
    5.1.1 材料与方法  36-37
    5.1.2 仪器与试剂  37
  5.2 实验结果  37-39
    5.2.1 卵黄囊结构特征  37
    5.2.2 卵黄颗粒的形成  37-38
    5.2.3 卵黄颗粒囊在卵黄囊膜的运输  38
    5.2.4 卵黄颗粒囊向卵黄囊外的运输  38
    5.2.5 卵黄囊内部线粒体的退化  38-39
  5.3 讨论  39-41
结语  41-42
参考文献  42-54
图版说明  54-61
缩略词  61-64
图版  64-72
致谢  72-73
附录  73

相似论文

  1. 江蓠为基质的双齿围沙蚕亲体培育及个体早期发育研究,S968.9
  2. 鸭早期胚胎发育相关基因消减文库的构建与分析,S834
  3. 池沼公鱼雌雄差异及其早期生物学性状研究,S917.4
  4. 不同处理阶段焦化废水对玉米胚胎发育及其毒性研究,X173;S513
  5. ClassIIa家族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调控小鼠体细胞重编程的研究,Q25
  6. 半滑舌鳎Myostatin基因通路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表达,S917.4
  7. 半滑舌鳎等九种海水鱼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应用,S917.4
  8.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基因组SNP标记的开发与检测,S917.4
  9. 不同养殖密度对两种鲆鲽鱼类生长及免疫指标的影响,S965
  10. 斑马鱼雌核发育诱导及早期胚胎发育研究,S917.4
  11. 黄脊竹蝗生物学及胚胎发育特征的研究,S763
  12. 马尾松幼苗茎段和春梢茎段组织培养,S791.248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孕妇血清中BBP、DBP的含量及其可能的毒理学意义,R114
  14. 小鼠RESP18的克隆与功能研究,Q78
  15. 红鲫(♀)×团头鲂(♂)的受精细胞学和早期胚胎发育研究,Q954.4
  16. 克氏原螯虾早期发育及卵黄蛋白含量的研究,S917.4
  17. 鸭MyoD1和Myf5基因CDS区克隆及其在肌肉组织中发育差异性表达研究,S834
  18. 中国卤虫caveolin-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的初步研究,Q78
  19. MyD88在中国卤虫不同发育时期及在革兰氏菌刺激下的表达模式,Q78
  20. 中国卤虫API5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Q954.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基础科学 > 水产生物学 > 水产动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