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R&D产业成长机理研究

作 者: 王丹丹
导 师: 王文亮
学 校: 河南农业大学
专 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R&D产业 成长机理 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定权聚类
分类号: F12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37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范围内劳动分工的日益细化,研发(研究与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活动的市场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科技研发成果作为一种新型商品,走入了经济活动视野。R&D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正是这一趋势造就的结果。R&D产业在凝聚科技创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工业化转变时期,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为我国发展R&D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在当前情景下,考察我国R&D产业的成长机理,分析我国R&D产业的发展现状是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要求。本文在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R&D活动与R&D产业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R&D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R&D产业成长的投入产出分析以及R&D产业成长的生命周期分析三方面,系统的研究了我国R&D产业的成长机理。本文的创新型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研究在对R&D产业成长历程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经济学中关于产业成长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R&D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模型,系统的分析了R&D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2)本研究从R&D产业发展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方面考虑,构建了R&D产业成长的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我国1991—2005年间R&D活动的数据,对我国15年间的R&D产业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3)将熵权法灰色定权聚类评价模型首次应用到对R&D产业区域发展的分析方面,并从经费和人员投入两方面对我国R&D产业发展的东中西部地域差异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4)结合产业成长的生命周期理论,首次提出R&D产业也存在育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R&D产业的风险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尽管本文对我国R&D产业成长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但由于R&D产业还是一个新兴产业,R&D产业的相关研究还属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同时,受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论文还需要在R&D产业的划分和评价以及促进R&D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文山州特色经济的空间布局研究,F127
  2.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3.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入侵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S451
  4. 湛江市对虾产业区域品牌建设研究,F326.4
  5.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6. 产业技术转移与承接中的环境伦理问题探析,X2
  7.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F326.2
  8. 织里童装产业集聚发展研究,F426.86
  9. 论我国行政垄断行业的规制改革,D035
  10. 环境脆弱区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及区域布局研究,X321
  11. 寿光市信息农业发展研究,F320.1
  12. 曲靖清香型烤烟风格形成的土壤因素和烟叶品质特点分析,S572
  13. 盐城蚕桑业发展研究,F326.3
  14. 环境友好型生猪养殖产业体系的构建研究,F326.3
  15. 当代中国汽车类杂志的发展路径与对策分析,G239.2
  16. 基于同化能力杂种优势早期评价的桃光合特性研究,S662.1
  17. 我国校办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研究及规范化管理,F271
  18. 中国功能性食品配料产业发展研究,F426.82
  19. 安徽省体育产业结构研究,G812.7
  20. 股权联盟产业安全形成机制与理论研究,F426.72
  21. 社会保障对缩小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机制探析,F124.7;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经济建设和发展 > 技术发展与革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