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文山州特色经济的空间布局研究
作 者: 李佳晋
导 师: 武友德
学 校: 云南师范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文山州 特色经济 特色产业 空间布局 战略思考
分类号: F1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9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地区差距日趋拉大,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也十分突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发展特色经济关系到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而且关系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重大政治问题。特色经济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缩小地区差距的一个新思路,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研究文山州特色经济发展及其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明确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特色经济的研究进行归纳与评述,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了区域特色经济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并对发展特色经济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与评价,为本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较为系统地剖析了文山州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与劣势,通过对文山州经济结构的评价,揭示了文山州经济的欠发达特征。第四部分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特色产业的特征为依据,构建识别特色产业的指标体系,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识别出文山州的特色产业。第五部分在对文山州特色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文山州经济地域分异规律,阐述了特色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而提出了文山州发展特色经济的具体对策措施。第六部分,结论部分。对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简要概括。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1章 绪论 9-20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9-11 1.1.1 选题背景 9-10 1.1.2 目的和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1-16 1.2.1 国外特色经济研究 11-13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16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7 1.3.1 技术路线 16-17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7 1.4 与论文相关的一组概念辨析 17-20 1.4.1 特色产业与主导产业 17-18 1.4.2 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 18 1.4.3 特色产业与支柱产业 18-19 1.4.4 特色经济与特区经济 19 1.4.5 特色经济与特色产业 19-20 第2章 区域特色经济的理论内涵及基本理论 20-29 2.1 特色经济的基本内涵 20-25 2.1.1 特色经济产生的背景 20 2.1.2 特色经济的内涵 20-22 2.1.3 特色经济的基本特征 22-23 2.1.4 特色经济的构成要素 23-24 2.1.5 特色经济的影响因素 24-25 2.2 发展特色经济的理论基础 25-29 2.2.1 区域优势理论 25-26 2.2.2 竞争优势理论 26-27 2.2.3 产业结构理论 27 2.2.4 跨越式发展理论 27 2.2.5 可持续发展发展理论 27-29 第3章 文山州发展特色经济的现状分析 29-47 3.1 文山州发展特色经济的条件分析 29-38 3.1.1 文山州优势条件分析 29-34 3.1.2 文山州劣势条件的分析 34-38 3.2 文山州特色经济的发展现状 38-47 3.2.1 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38-41 3.2.2 文山州工业发展现状 41-45 3.2.3 特色旅游发展现状 45-47 第4章 文山州特色产业判识研究 47-61 4.1 特色产业选择的重要性 47-48 4.2 特色产业判识的原则和标准 48-50 4.2.1 产业状况标准 48-49 4.2.2 特色要素利用状况标准 49-50 4.2.3 产业的竞争优势标准 50 4.2.4 可持续发展状况标准 50 4.3 特色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50-53 4.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50-51 4.3.2 评价指标的构建 51-53 4.4 文山州特色产业的确定 53-61 4.4.1 文山州特色产业评价指标的确定 54-58 4.4.2 文山州特色农业产业的确定 58-61 第5章 文山州发展特色经济的产业模式选择与空间布局 61-78 5.1 特色产业模式选择 61-63 5.1.1 “绿色经济”模式 61 5.1.2 “旅游经济”模式 61-62 5.1.3 “资源深加工”模式 62 5.1.4 边境贸易发展模式 62-63 5.2 特色产业的空间布局 63-65 5.2.1 特色产业布局的依据 63-64 5.2.2 三次产业的布局指向 64-65 5.3 文山州特色产业的空间布局 65-72 5.3.1 空间开发总体格局 65-67 5.3.2 特色农业空间布局 67-69 5.3.3 工业产业空间布局 69-70 5.3.4 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 70-72 5.4 文山州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思考 72-78 5.4.1 文山州发展特色经济的现实意义 72-74 5.4.2 文山州发展特色经济的具体措施 74-78 第6章 结论 78-80 6.1 基本研究结论 78-79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9-80 参考文献 80-8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4-85 致谢 85
|
相似论文
- 高校艺术教学建筑设计研究,TU244.3
- 南疆林果业优势特色产业培育研究,F326.2
- 低碳经济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F205
- 基于空间数据库和视觉特征的钓鱼网页检测,TP393.08
- 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F592.7
- 喀斯特地区休闲观光农业规划研究,F592.7
- 文山州铝土矿资源矿床遥感及评价,P618.45
- 基于GIS技术的基本农田的确定与空间布局研究,P208
- 城市加油站空间布局优化研究,F426.22
- 近代安国药业述论,F426.72
- 城市星级饭店空间布局研究,F719
- 中国经济型饭店空间布局研究,F719
- 空间结构分析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F592.7
-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治理研究,F279.27
- 特色经济与科技互动关系探讨,G322.7
- 近代白洋淀特色经济述论,F129
- 大连市商业网点空间布局研究,F727
- 朗县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F327
- 基于心理作用的窗口空间的研究,TU-0
- 基于生态安全的杭州郊野公园发展研究,TU986.52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