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区域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研究

作 者: 李敏
导 师: 杨国良
学 校: 四川师范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四川省 旅游景区(点)系统 空间结构 规模度指数 优越度指数 K-S公式 洛伦兹曲线
分类号: F5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26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空间结构研究既是区域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地理学和旅游规划研究的重点,旅游景区(点)是旅游地理学研究中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旅游者进行游览活动的物质载体,对旅游景区(点)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以四川省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的空间结构特征为研究主线,通过对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从基本理论入手,引入聚集度指数、优越度(dominance)指数、规模度指数、城市地理学中的柯尔摩哥洛夫-史密尔诺夫公式(Kolmogorov-Smirnov)与洛伦兹曲线(Lovenz Curve)等相关数理模型,利用VC++、SPss、Excel等软件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空间结构分析、类型分析等。全文共分为6部分。第1部分是导论,说明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理清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部分是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相关研究进展。第3部分是理论研究,论述了旅游空间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模型,为后期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做了铺垫。第4部分是研究区域概况,概述了四川的自然地理、旅游资源、旅游产业等。第5部分是应用研究,运用旅游景区(点)的空间距离,采用地理分析手段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四川省各级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进行详尽的分析。第6部分是结论部分,根据对四川省各级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分析得出的结果,提出对四川省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优化的建议,并列举本研究的不足。

全文目录


摘要  3-5
英文摘要  5-9
1 导论  9-15
  1.1 选题背景  9-10
    1.1.1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是旅游地理学和旅游规划研究的重点  9
    1.1.2 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9-10
    1.1.3 四川省旅游的二次创业  10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0-11
    1.2.1 研究目的  10
    1.2.2 研究意义  10-11
  1.3 研究方法  11-12
    1.3.1 文献收集和实地调研相结合  11-12
    1.3.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12
    1.3.3 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12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5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27
  2.1 旅游空间结构国外研究进展  15-17
    2.1.1 旅游目的地空间研究  15-16
    2.1.2 城市旅游空间研究  16-17
    2.1.3 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  17
  2.2 旅游空间结构国内研究进展  17-22
    2.2.1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研究  18-19
    2.2.2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19-21
    2.2.3 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  21-22
    2.2.4 旅游相关领域的空间结构研究  22
  2.3 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方面的研究  22-25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2-23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3-25
  2.4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述  25-27
3 相关理论方法研究  27-36
  3.1 相关理论研究  27-32
    3.1.1 旅游系统概念及组成  27-28
    3.1.2 点—轴系统理论  28-29
    3.1.3 空间一体化理论  29-30
    3.1.4 旅游中心地理论  30-31
    3.1.5 核心—边缘理论  31-32
  3.2 理论模型研究  32-36
    3.2.1 优越度、规模度模型  32-33
    3.2.2 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分布聚集度模型  33-36
4 研究区域概况  36-39
  4.1 四川地理概况  36-37
  4.2 四川旅游资源概况  37
  4.3 四川旅游业发展概况  37-39
5 四川省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研究  39-61
  5.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9-44
    5.1.1 四川省旅游景区(点)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39-43
    5.1.2 四川省各市区基本情况的搜集和整理  43-44
  5.2 研究模型的验证  44-48
    5.2.1 常规方法的应用——聚集度指数  44-45
    5.2.2 K-S 公式及洛伦兹曲线的应用  45-48
  5.3 四川省旅游景区(点)系统的空间分布基础研究  48-52
    5.3.1 四川省旅游景区(点)规模度指数研究  48-50
    5.3.2 四川省旅游景区(点)优越度指数研究  50-51
    5.3.3 四川省旅游景区(点)系统规模度、优越度对比研究  51-52
  5.4 四川省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研究  52-61
    5.4.1 四川省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研究  52-55
    5.4.2 四川省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研究  55
    5.4.3 四川省A 级以上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研究  55-58
    5.4.4 四川省高等级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研究  58-61
6 结论与不足  61-66
  6.1 结论  61-64
    6.1.1 旅游景区(点)规模度指数和优越度指数结论  61
    6.1.2 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集中度指数结论  61-62
    6.1.3 四川省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优化  62-64
  6.2 不足  64-66
参考文献  66-76
致谢  76-77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77

相似论文

  1. 基于石油开采的大庆市城市空间结构脆弱性研究,TU984.113
  2. 大跨钢结构施工卸载过程力学分析,TU391
  3. 1990年以来吉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F127
  4. 数学公式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5. 带有阿利效应的随机人口模型的渐近行为,O242.1
  6. 单层双曲抛物面网壳的建模方法及力学特性研究,TU399
  7. 基于南昌现有城市空间结构的道路交通优化研究,U491.12
  8. MIMO空分多址理论的应用性研究,TN919.3
  9. 传统与变迁,TU-0
  10. 噪声抑制解的爆破以及对动力学行为的影响,O211.63
  11. 非饱和土渗透数值计算及模拟公式研究,TU43
  12. 玻璃纤维土的变形及强度特性试验研究,TU521.3
  13. 河坊街变迁背景下杭州胡庆余堂建筑演变初探,TU-092
  14. 印刷体数学公式识别的研究与实现,TP391.41
  15. 大跨空间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TU399
  16. 西安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空间布局研究,F592.7
  17. 多中心组团城市干线道路网布局研究,U412.1
  18. 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及抗侵彻性能研究,TU528
  19. 八重态奇异重子电磁形状因子偶极公式研究,O572.33
  20.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空间结构解析,F273.1
  21. 道路交通系统的公平性评价研究,U491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地方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