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几种非电活性生物分子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研制

作 者: 袁媛
导 师: 王建秀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表面固定 电活性标记物 循环伏安法 多肽 DNA杂交 非氧化还原活性蛋白质
分类号: TP21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0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构建检测非氧化还原活性生物分子的传感器,本课题引入了电活性标记物并结合电化学检测手段,制备了高灵敏度、具有选择性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检测了非氧化还原活性的多肽、蛋白质以及DNA。具体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检测含有巯基的非氧化还原活性的多肽及DNA。以多肽以及DNA杂交为模型,采用巯基特异性试剂马来酰亚胺—二茂铁(Fc-Mi)标记并检测含巯基的多肽以及3’端修饰巯基的寡核苷酸(ODN)。检测了含有一个半胱氨酸残基的谷胱甘肽以及含三个半胱氨酸残基的六肽。通过对吸附在电极表面电活性的Fc-Mi进行检测从而对多肽定量。上述方法可扩展到研究ODN的杂交反应。通过对完全匹配以及不同数量碱基错配的靶点ODN检测来证实该方法用于ODN序列特异性分析的可行性。ODN的检测浓度低达10 fmol·L-1。二、检测非氧化还原活性的蛋白质。采用双功能交联试剂4-马来酰亚胺丁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GMBS)和电活性标记物巯基二茂铁(Fc-SH)检测表面固定的蛋白质-带正电荷的溶菌酶与带负电荷的金属硫蛋白(MT)。聚电解质的引入可有效地降低蛋白质在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电活性标记物Fc-SH的电化学信号与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电极表面的蛋白质浓度相关。溶菌酶的检测限可低至0.1nmol·L-1。上述方法的开发,为检测表面固定的非电活性生物分子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简便、灵敏、重现性好、仪器设备简单等优点。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Pin1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R738.1
  2. 稳定表达人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野生型及其突变体的HEK-293细胞系的构建,R96
  3. 发芽大豆多肽富集工艺及富肽豆乳开发研究,TS214.2
  4. 联合检测血清TPS,CEA,CYFRA21-1,NSE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734.2
  5. 茶渣多肽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TS209
  6. CopC、BSA与Cu(Ⅱ)、Cu(Ⅰ)、Cd(Ⅱ)、Ag(Ⅰ)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O646
  7. 预阳极化超薄碳糊膜电极的构建及应用研究,O657.1
  8. 大豆多肽车间工艺设计,TS214.2
  9. 从葵花籽中提取绿原酸与制备功能性多肽的研究,TS255.1
  10. 超声协同复合酶法制备高活性核桃原浆工艺研究,TS255.6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配体结合表位多肽的原核表达及功能的研究,S858.31
  12. 纳米Pt/SiC的制备、表征及其电化学催化性能研究,TM911.4
  13. 米糟蛋白的提取及制备高F值寡肽的研究,TQ936
  14. LINK-N/RADA-16携带MSCs体内植入修复退变椎间盘的实验研究,R687.3
  15. 结直肠癌病人血清中CEA、CA19-9、LN与预后关系的研究,R735.3
  16. 温敏可注射性水凝胶抗兔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R318.08
  17. 肺癌特异性结合多肽ZS-1的靶向性鉴定和药动学研究,R734.2
  18. APOBEC-3F和-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细胞中定位研究,R512.62
  19. 东海海域具潜在应用价值的微生物筛选与鉴定,Q938.8
  20. SARS冠状病毒spike蛋白受体结合域的表达及S1抗原表位多肽多克隆抗体制备,R373
  21. 噬菌体库筛选小鼠胚胎干细胞特异结合多肽,Q81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自动化技术及设备 > 自动化元件、部件 > 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 > 生物传感器、医学传感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