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聊斋志异》的影视改编

作 者: 彭玉宝
导 师: 王同坤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影视改编 意境 人物 审美接受
分类号: I207.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1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影视艺术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在日益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吮吸着众多艺术的营养。有着数千年丰厚积淀的文学艺术更是成了影视艺术的一个重要营养源,无数的文学作品被不断地搬上银幕或荧屏。自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根据《聊斋志异》改编而成的电影和电视剧久盛不衰,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聊斋志异》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思想意蕴历久弥新,叙述方式成熟多样,具有影视改编的有利潜质。但短篇文言小说的影视改编很难,怎样添加、删减才能既忠实原著又有所创造?影视剧与原著之间,影视剧的不同版本之间,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这种差异涉及到方方面面,又关系到每一部影视剧的品位、质量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试图从文本因素、改编现状、个案分析、改编观念、审美接受等方面来解读《聊斋志异》的影视改编及其差异,探寻小说文本与影视作品的密切关系,以期对将来《聊斋志异》的影视改编能够起到一点参考作用。本文分为四章,各个章节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第一章探讨《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的有利潜质及其改编状况。文学和影视在文艺的某些基本特征、基本规律、美学特征和表现手法上,存在着一些相同利相通的方面。《聊斋志异》说鬼道狐的神怪色彩、干奇百怪的异域幻景、形形色色的市井形象这些独特的艺术个性,为其向影视的转化提供了有利条件。《聊斋志异》的改编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22年至1949年的萌发期;1949年至80年代末的发展期;80年代末至今的繁荣期。第二章重点研究《聊斋志异》从文字到影象的转换。《聊斋志异》的影视改编首先是对小说文本素材的选择,它的选材具有偏重爱情题材、重视社会批判意义和道德教化功能、追求情节和人物的传奇性等普遍特点。改编后的《聊斋志异》对原著质素汲取量的差异有三种:以忠实原著为主的作品;迎合市场需求、借题发挥的作品;汲取原著部分质素、适当改造的作品。第三章以1986版聊斋电视系列剧为典型分析其改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意境的化用,人物关系的艺术设计,对作品意蕴的发掘,这在1986版聊斋系列片中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第四章从接受美学角度探究《聊斋志异》的审美接受。不同年代聊斋影视作品的编导通过对原著主题内容、情节结构以及语言文辞的改编,使之适应当代受众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当代观众不同的年龄、文化层次和阅历造成了他们欣赏《聊斋》影视作品的视角和心理的差异,也使不同聊斋影视作品形成了不同的影视风格。观众对《聊斋》影视作品不同的接受模式,改编者对《聊斋志异》的接受观念和现代阐释也会渗入到改编作品中。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引言  10-13
第一章 《聊斋志异》的影视潜质及改编状况  13-21
  第一节 文学和影视的艺术共通性  13-14
  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个性与影视化的有利条件  14-17
  第三节 改编状况——从起步到发展,再到繁荣  17-21
第二章 影视改编——从文字到影像的转换  21-31
  第一节 选材的价值取向  21-25
  第二节 对小说质素汲取量的差异  25-31
第三章 1986版聊斋电视系列剧论析  31-38
  第一节 改编中意境的化用  31-33
  第二节 人物关系的处理与人物性格的刻画  33-35
  第三节 意蕴的发掘是改编的升华  35-38
第四章 《聊斋志异》的审美接受  38-45
  第一节 《聊斋志异》的现代接受模式—图像化  38-39
  第二节 观众的审美趣味与代时精神  39-42
  第三节 观众的欣赏心理与视听期待  42-45
结语  45-46
注释  46-47
参考文献  47-49
致谢  49-50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0

相似论文

  1. 新中国建立60年媒体“英模人物”报道的变迁,G212
  2. 建国以来人物报道变迁研究,G212
  3. 东乡族伊斯兰教历史人物研究,B968
  4. 写实水墨人物画造型方式探析,J212
  5. 论工笔人物画的装饰美—与我的创作实践,J212
  6. 树根雕中传统人物造型艺术研究,J314.2
  7. 达·阿尤尔扎纳小说研究,I207.42
  8. 传奇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J905
  9. 论文言传记阅读开展人物分析的重要性及教学实践,G633.3
  10. 意境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G633.3
  11. 江苏狠山钢绳股份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F426.31
  12. 《五号屠场》中的反英雄人物毕利分析,I712.074
  13. 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审美活动初探,B83-05
  14. 格物尽性,J217
  15. 电视剧气质研究,J905
  16. 傅雪漪创作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研究与古曲演唱体会,J605
  17. 尚德义小说人物题材艺术歌曲研究,J614
  18. 从接受理论视角看《聊斋志异》的三个英译本,I046
  19.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庄子》的意境传递,I046
  20. 《许三观卖血记》的日常性与小人物形象,I207.42
  21. 《聊斋志异》仿作研究,I207.419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古代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