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致病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 者: 朱海军
导 师: 朱敬先;高顺强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皮肤病与性病学
关键词: 林生地霉 致病性 动物实验 接种途径 免疫状态
分类号: R-3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林生地霉(Geotrichum silvicola)为新近发现的一种罕见地霉,首次从巴西果蝇和印度柞蚕幼虫身上分离出来[1]。2002年,我科从一例脓癣患儿的皮损中分离得到一株林生地霉,首次证实该菌可以感染人类[2]。2005年,我科又自一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一株林生地霉,说明该菌亦可以引起系统性感染[3]。有关林生地霉的形态学、分子生物学、营养生理学等各方面均已作了详细的研究[2~5]。研究发现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和皮损分离株在菌落形态与基因序列上略有差异。本研究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将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和皮损分离株分别接种于不同免疫状态的昆明小鼠皮下、腹腔及静脉,通过对实验小鼠的死亡率、28天内平均存活天数,心、肝、脾、肺、肾组织的真菌逆培养阳性率及各脏器真菌负荷量的检测,一方面来探讨机体免疫状态和感染途径对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系统性感染的影响,另一方面来研究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与皮损分离株在致病力方面有无差别。方法:1系统性林生地霉感染动物模型的制作将我科保存菌株活化后,接种于小鼠体内使其感染,解剖小鼠分离出恢复毒力的菌株。分离出的菌株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分别通过皮下、腹腔及静脉接种于不同免疫状态的昆明小鼠体内。2小鼠生存状况及死亡情况的观察连续观察生存保护实验各组小鼠接种后4周内的生存状况及死亡情况,并计算各组小鼠的死亡率及平均存活天数。3各脏器大体改变将分期处死的小鼠解剖,无菌条件下取其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及肾脏,观察各脏器是否肿大或萎缩、有无颜色改变及其表面有无脓性感染灶。4组织真菌逆培养无菌条件下将各脏器研碎后分别接种于试管培养基中37℃培养,计数各组小鼠内脏逆培养阳性数。培养阳性的菌落分别移种至平皿培养基及小培养的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其菌落形态以及菌丝和孢子的形态。5脏器真菌负荷量测定无菌条件下取接种血液分离株小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接种皮损分离株小鼠的肾脏,匀浆后分别进行组织的真菌平皿培养,计算各脏器的真菌负荷量。6组织病理学检查取接种血液分离株小鼠的心、肝、脾、肺、肾各脏器,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常规脱水、透明、包埋、切片,进行HE和PAS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小鼠感染后的生存状况免疫正常小鼠接种林生地霉后,其生活习性无明显改变。皮下接种组小鼠背部接种部位出现一结节。免疫抑制腹腔组及免疫抑制静脉组小鼠的进食量明显减少,并逐渐消瘦。2小鼠感染后的死亡情况免疫抑制腹腔组及免疫抑制静脉组在接种林生地霉后均有小鼠死亡,而其它组无死亡小鼠出现。接种血液分离株的免疫抑制腹腔组及免疫抑制静脉组小鼠的死亡率及平均存活天数与其它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其它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同一免疫状态和接种途径下,血液分离株与皮损分离株比较,其小鼠死亡率及平均存活天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各脏器大体改变小鼠解剖后,可见到不同程度呈紫红色的肝脾肿大及呈白色、粉色的肺脏萎缩。腹腔接种组个别小鼠脏器还可见粟粒大小脓肿。4组织真菌逆培养小鼠内脏组织培养3天后可见真菌生长,其菌落形态及镜下形态均与接种的菌株相同。免疫抑制皮下组小鼠内脏逆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免疫抑制腹腔组及免疫抑制静脉组(P <0.05),而后两组比较其小鼠内脏逆培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在同一组内,血液分离株与皮损分离株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平皿培养菌落初为白色粉末状,后逐渐变为酵母样,其边缘可见呈放射状的绒毛样菌丝。小培养可见大量分支分隔的菌丝及矩形、桶形关节孢子和圆形孢子。5脏器真菌负荷量接种血液分离株的各组小鼠肾脏真菌负荷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在小鼠免疫状态及接种途径相同的情况下,血液分离株与皮损分离株的小鼠肾脏真菌负荷量无显著性差异(P >0.05)。腹腔接种组及静脉接种组小鼠脾脏真菌负荷量明显高于其它脏器,差异有显著性(P <0.05)。6组织病理学检查HE染色可见组织细胞明显变性、坏死和大量急性、慢性炎细胞浸润,并可见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PAS染色组织内可见紫红色的菌丝、关节孢子及圆形孢子。结论:1通过皮下、腹腔及静脉接种林生地霉,均可致小鼠发生系统性感染。2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为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其致病力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3小鼠的感染程度与接种途径相关,静脉途径较其它接种途径感染程度重。4无论何种接种途径,脾脏均为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最易感染的器官。5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与皮损分离株在致病力方面无显著性差别。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8
英文摘要  8-13
研究论文 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致病性动物实验研究  13-50
  前言  13
  材料与方法  13-19
  结果  19-24
  附图  24-36
  附表  36-40
  讨论  40-46
  结论  46-47
  参考文献  47-50
综述 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50-67
致谢  67-68
个人简历  68

相似论文

  1. 稻瘟病菌转录因子Moswi6的功能研究,S435.111.4
  2.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3. 鸡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其毒力相关基因分布特征分析,S852.61
  4. 梨火疫病菌致病相关基因crp与tatC的克隆及功能分析,S436.612
  5.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hrp基因簇部分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S436.5
  6. 水稻黄单胞菌clp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S435.111.4
  7.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筛选及luxR基因功能分析,S436.5
  8. 西瓜噬酸菌致病相关基因hisA及hisC的功能研究,S436.5
  9. 栗疫病菌凋亡抑制蛋白基因Cpbirl的功能研究,S436.64
  10. 双组分系统基因MoSLN1和MoSKN7在稻瘟病菌生长发育与致病过程中的功能研究,S435.111.41
  1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中受DSF调控的鞭毛基因和天冬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功能分析,S435.111.4
  12.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新保护性抗原的鉴定,S855.11
  13. 我国11株H5N2亚型AIV的基因特征及对禽的致病性研究,S852.65
  14. 栗疫病菌凋亡抑制蛋白基因Cpbir1的功能研究,S436.64
  15. 5-氯水杨酸铬(Ⅲ)配合物的制备、性质及降脂活性研究,O627.63
  16. bFGF对鼠脑缺血/再灌注皮质区p-Akt(Ser473)、Fractalkine表达的影响,R743.3
  17. 桃小食心虫病原真菌的致病性及其胞外酶的作用研究,S476.1
  18.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大鼠血脂及肾功能的影响,R692
  19. 不同地区颗粒物毒性的比较实验研究,R114
  20. 以西藏芫根为主成分的抗缺氧功能食品研究,R285.5
  21. 猪源脑心肌炎病毒GXLC株致病性研究,S858.2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医学研究方法 > 实验医学、医学实验 > 医用实验动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