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香豆素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作 者: 丁旭东
导 师: 周乐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化学生物学
关键词: Wittig反应 Knoevnagal反应 Pechmann反应 抑真菌 水蚤毒性
分类号: R2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0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香豆素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具有抗凝血、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HIV、细胞毒性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但是香豆素在植物中的含量较少,难以大规模开发利用。本文对香豆素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合成了14个化合物,并对其抑真菌活性和水蚤毒性进行了评价。以KF/Al2O3催化剂,通过邻羟基苯甲醛与季鏻盐的Wittig反应,合成出三种香豆素和两种取代肉桂酸乙酯:伞形花内酯(A)、东莨菪内酯(B)、泽兰内酯(E)、E-2,5-二羟基肉桂酸乙酯(D)、E-2-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C);以邻羟基苯甲醛与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采用Knoevnagal反应合成出7-羟基香豆素-3-甲酸乙酯(F)、7-羟基香豆素-3-甲酸(G)、6-羟基香豆素-3-甲酸乙酯(H)、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乙酯(I)、6,7-亚甲二氧基香豆素-3-甲酸乙酯(J)。以邻羟基苯甲醛与丙二酸为原料,利用Knoevnagal反应合成出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3-甲酸(K)和6,7-亚甲二氧基香豆素-3-甲酸(L);以间苯酚与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以固体超强酸(ZrO2-SO42-)为催化剂,采用Pechmann反应合成出7-羟基-4-甲基香豆素(M)、5,7-羟基-4-甲基香豆素(N)。并通过红外光谱、质谱、氢核磁共振谱、碳核磁共振谱表征了他们的结构。以马铃薯干腐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晚疫病菌为供试菌,丙酮作为空白对照,噻菌灵作为阳性对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除了N(5,7-二羟基-4-甲基香豆素)对烟草赤星病菌无活性外,其他所有化合物在浓度为0.1 mg/mL时对所有供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水蚤的毒性试验表明,14种化合物对水蚤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其中,7-羟基香豆素-3-甲酸乙酯(F)对水蚤的安全性最高,其最大安全浓度为45~50μg/mL。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第一章 文献综述  9-23
  1.1 香豆素类化合物简介  9-15
    1.1.1 香豆素类化合物分类  9-11
    1.1.2 香豆素的生物活性  11-15
  1.2 香豆素的合成方法  15-22
    1.2.1 Perkin 合成法  16-17
    1.2.2 Pechmann 合成法  17-19
    1.2.3 Knoevenagal 合成法  19-21
    1.2.4 Wittig 合成法  21
    1.2.5 其他合成方法  21-22
  1.3 本研究的目的  22-23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3-32
  2.1 仪器与试剂  23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3-29
    2.2.1 化合物A—E 的合成  24-26
    2.2.2 化合物F—J 的合成  26-28
    2.2.3 化合物K—L 的合成  28-29
    2.2.4 化合物M—N 的合成  29
  2.3 香豆素类化合物生物活性测定  29-32
    2.3.1 香豆素类化合物抗植物原真菌活性测定  29-30
    2.3.2 香豆素类化合物对水蚤毒性试验测定  30-32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2-39
  3.1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32-34
  3.2 目标化合物的抑制植物原真菌活性  34-36
  3.3 目标化合物对水蚤毒性试验  36-39
第四章 讨论  39-41
  4.1 香豆素的合成  39-40
    4.1.1 Wittig 反应  39
    4.1.2 Knoevnagal 反应  39-40
  4.2 香豆素的生物活性  40-41
    4.2.1 抑真菌活性  40
    4.2.2 水蚤毒性试验  40-41
第五章 结论  41-42
参考文献  42-46
附图  46-70
致谢  70-71
作者简介  71

相似论文

  1. 三唑并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研究,TQ457.2
  2. 新型聚苯撑乙烯的设计、合成与性能,O632
  3. 凤尾菇菌丝体及发酵液抗菌组分的分离及活性研究,S646
  4. 偕二氟亚甲基取代的天然产物类似物的合成,O621.3
  5. 甲氧苄氟菊酯的合成研究,TQ453.2
  6. 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TQ457
  7. 1,6-亚甲基桥[10]轮烯的多缩环化合物合成及性质的研究,O621.25
  8. 抗肿瘤药物舒尼替尼的合成研究,TQ463.5
  9. 吡唑类含磷衍生物及三唑并嘧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TQ450.2
  10. 新型三唑并[1,5-c]喹唑啉及β-氰基芳胺的合成与性质,TQ455
  11. 玉柏石松化学成分研究与天然光敏剂类似物嘧啶并[5,4-c]喹啉-4-酮衍生物的合成,R284
  12. 膦和贫电子烯烃促进烯烃的合成研究,O621.3
  13. 刺山柑碱B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R284
  14. 白藜芦醇类似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R285.5
  15. 新型噻吩嘧啶酮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O626
  16. 新型噻喃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TQ251
  17. 具有生物活性的噁唑并嘧啶酮及双酰肼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O621.2
  18. 新型吡咯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TQ455.4
  19. 新型咪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的研究,TQ455.4
  20. 反式—二苯乙烯化合物库的构建,R91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材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