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热凝脑膜中动脉对偏头痛大鼠CGRP、SP水平和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 者: 朱晓凤
导 师: 樊兆民;王海波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耳鼻咽喉科学
关键词: 偏头痛 脑膜中动脉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P物质 三叉神经尾核 c-fos基因
分类号: R74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发作性单侧搏动性神经血管紊乱疾病,常伴有畏光、畏声、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目前研究显示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在偏头痛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三叉神经血管周围感觉纤维和外周信号传导通路中三叉神经尾核的激活与偏头痛的疼痛发生有关。神经肽,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 relatedpeptide, CGRP)、P物质(substance P, SP)和神经激肽A (neurokinin A, NKA)的释放及三叉神经尾核神经元c-fos基因表达免疫反应阳性(c-fos LI)是三叉神经系统激活的标志物。研究显示CGRP与SP共存于三叉神经节神经细胞及由它们支配脑血管的神经传导通路上。直接化学、热或电刺激啮齿类三叉感觉神经可引起主要由速激肽(如SP和NKA)介导的血管渗透性改变及CGRP介导的血管扩张。此外,研究表明偏头痛发作时血CGRP和SP水平升高。偏头痛患者输注CGPR可诱发延迟性偏头痛发作。而且,研究发现偏头痛治疗药物舒马曲坦可以降低CGRP水平。此外,作为神经活性标志物早期即刻基因c-fos是中枢神经系统研究最多的基因之一。三叉神经尾核c-fos基因表达水平常表明神经元的激活状态。腹腔注射硝酸甘油构建的偏头痛动物模型其三叉神经尾核c-fos基因表达,而且该基因持续表达充分证明三叉神经中枢通路的激活。目的最近,我们发现采用结扎脑膜中动脉和/或颞浅动脉、岩浅大神经切断术可有效治疗顽固性偏头痛,表明脑膜中动脉参与偏头痛的发病过程。本研究试图通过评估热凝脑膜中动脉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大鼠静脉血CGRP和SP含量及三叉神经尾核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热凝脑膜中动脉有效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确切机制,为顽固性偏头痛手术价值的评估提供一定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48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组(A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硝酸甘油组(B组):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10 mg/kg构建偏头痛动物模型;假手术组(C组):单纯暴露脑膜中动脉后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10mg/kg和手术组(D组):热凝脑膜中动脉后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10 mg/kg。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成功建模后每组随即平分为两小组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三叉神经尾核c-fos基因表达及应用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 RIA)检测各组大鼠静脉血CGRP和SP含量。结果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10 mg/kg)诱导的大鼠偏头痛模型会出现频繁挠头,爬笼和耳红等表现。A组大鼠偶尔出现挠头现象,B组与C组大鼠均出现了严重的偏头痛症状。D组大鼠与B、C组大鼠相比,挠头及爬笼次数明显减少且频度降低,无耳红现象。四组大鼠静脉血CGRP含量(x±s)分别为(12.14±4.99)pg/ml, (57.34±10.27) pg/ml, (51.40±13.13) pg/ml和(27.96±8.32)pg/ml; SP含量分别为(6.78±2.09) pg/ml, (20.03±5.74) pg/ml, (22.33±6.83) pg/ml和(13.27±2.31)pg/ml。B、C及D组大鼠静脉血CGRP、SP含量及三叉神经尾核c-fos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A组相比均有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D组大鼠静脉血CGRP和SP含量及三叉神经尾核c-fos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B和C组大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B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热凝大鼠脑膜中动脉可减轻由硝酸甘油诱发的偏头痛症状。(2)脑膜中动脉在硝酸甘油诱发的大鼠偏头痛模型中起重要作用。(3)热凝大鼠脑膜中动脉可减轻由硝酸甘油诱发的偏头痛症状,这可能是其通过抑制CGRP和SP的释放,降低硝酸甘油诱导的大鼠三叉神经尾核c-fos基因表达,减少或抑制三叉神经尾核神经元的激活引起的。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生物质直接再燃的数值模拟,TK16
  2. 不同再燃燃料还原NO_X反应过程的试验研究,TK227.1
  3. 上吸式生物质空气气化及焦油低减技术研究,TK6
  4. 船舶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922.294
  5. 竹材中非纤维素物质去除的环保工艺与方法探讨,TS652
  6.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7. 锅炉排烟中二氧化硫吸收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X701.3
  8.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及纤维板,X712
  9.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高性能吸附材料并用于水中多环芳烃治理,X712
  10. 氮肥运筹及与留叶数互作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影响,S572
  11.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G122
  12.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物质能利用模式研究,S216
  13.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14. 肥料用量和配比对小洋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S567.239
  15. 薰衣草生长发育及物质组分积累动态研究,S573.9
  16. 雪茄外包皮烟关键栽培技术研究,S572
  17. 变频调速对密集烤房流场及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S572
  18. 烤烟挥发酸、挥发碱含量分布特点及与品质指标的关系,S572
  19. 烤烟不同香型烟叶质量特点及判别分析,S572
  20. 大叶蒟抗抑郁物质基础及分析方法研究,R284.1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永新盾牌舞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5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神经病学 > 植物性神经系疾病 > 偏头痛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