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种子对系统性化学物质吸收的特性及荧光追踪研究

作 者: 王先菊
导 师: 胡晋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作物学
关键词: 荧光指示剂 Rhodamine B 系统性化合物 浸种 引发 包膜
分类号: S33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种子处理能够提高种子活力,对农民增产增收、提高播种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种子处理时常用到系统性化合物,但是对于系统性化合物进入种子及幼苗内部的途径尚缺乏研究。本研究以不同类型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与系统性化合物(如杀菌剂)有相似理化性质的荧光指示剂,模拟研究系统性化合物进入种胚的途径和在幼苗中的移动状况,以及荧光指示剂处理对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以期在更加合理的理论基础上指导改进引发、包衣、消毒等种子处理技术。主要结果如下。选取荧光指示剂Fluorescein(荧光素),Rhodamine B(罗丹明B),Rhodamine 6G(罗丹明6G),3,6-Diamincacridine(硫酸二氨基吖啶黄),荧光素钠配置的溶液(0.5mg/ml),对油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24h并进行荧光检测。结果表明,Rhodamine B在种子及幼苗中的荧光表现最好,在绿光下呈现明亮的橙黄色光,且对幼苗生长无显著毒害作用。选取油菜(双子叶,子叶出土),豌豆(双子叶,子叶留土),玉米(单子叶,子叶留土),洋葱(单子叶,子叶出土)种子,在Rhodamine B溶液(0.5mg/ml)中分别浸种8,12,16,20,24h,观察Rhodamine B在种子内部的移动情况。结果表明,Rhodamine B进入种子的途径因种子的类型而存在差异。Rhodamine B主要通过发芽口最先进入油菜种子,然后扩散至子叶部分。而豌豆和玉米主要是以种皮渗透的方式,洋葱种子由于种皮坚硬,荧光指示剂很难进入种子内部。利用Rhodamine B溶液对油菜、豌豆、洋葱、玉米种子进行引发处理24h(豌豆种子48h)。结果表明,引发处理后,与水引发处理相比,油菜、洋葱、豌豆、玉米幼苗的根部存在明显的荧光现象。在油菜和洋葱幼苗的茎部基部,荧光强度由下到上逐渐变弱,豌豆和玉米幼苗的茎部基部不存在荧光现象。油菜幼苗子叶具有荧光,而洋葱、豌豆、玉米幼苗叶片不具有荧光现象。经过水引发和荧光指示剂引发处理的四种种子,发芽指数显著提高,平均发芽天数显著降低。荧光指示剂引发处理显著缩短豌豆、玉米幼苗根长,对油菜、洋葱根长无显著影响。荧光指示剂引发处理对各幼苗的苗高、干重、叶绿素含量及各种酶活性(SOD,POD,CAT,APX,MDA)影响不显著。利用Rhodamine B对油莱、豌豆、洋葱、玉米种子进行包膜处理,幼苗的荧光表现与引发处理基本一致,油菜和洋葱幼苗根部及茎基部具有荧光现象,豌豆和玉米仅根部存在荧光。荧光指示剂包膜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天数无显著影响,对苗高、苗干重、叶绿素含量及各种酶活性(SOD,POD,CAT,APX,MDA)也无显著影响,但显著缩短四种种子的根长。

全文目录


致谢  6-9
摘要  9-11
Abstract  11-13
前言  13-15
1 文献综述  15-22
  1.1 系统性化合物在种子处理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15-18
    1.1.1 系统性化合物在种子处理中的应用  15-18
      1.1.1.1 系统性化合物在种子引发中的应用  15-16
      1.1.1.2 系统性化合物在种子包衣中的应用  16-18
    1.1.2 种子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8
  1.2 荧光指示剂及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18-22
    1.2.1 荧光指示剂概述  18-20
    1.2.2 荧光指示剂模拟系统性化合物在植物中移动的可行性  20-21
    1.2.3 荧光指示剂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21-22
2 荧光指示剂的筛选  22-29
  2.1 材料和方法  22-23
  2.2 结果与分析  23-27
    2.2.1 不同荧光指示剂在种子内部的荧光表现  23
    2.2.2 不同荧光指示剂在幼苗内部的荧光表现  23-27
    2.2.3 不同荧光指示剂浸种处理后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27
  2.3 讨论  27-29
3 荧光指示剂在种子内的移动情况  29-34
  3.1 材料与方法  29
  3.2 结果与分析  29-33
    3.2.1 荧光指示剂在油菜种子内的移动  29-30
    3.2.2 荧光指示剂在豌豆种子内部的移动  30-31
    3.2.3 荧光指示剂在玉米种子内部的移动  31
    3.2.4 荧光指示剂在洋葱种子内部的移动  31-33
  3.3 讨论  33-34
4 荧光指示剂引发处理后幼苗的荧光表现及对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34-45
  4.1 材料与方法  34-35
  4.2 结果与分析  35-42
    4.2.1 荧光指示剂引发处理后油菜幼苗的荧光表现及对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35-37
      4.2.1.1 荧光指示剂引发处理后油菜幼苗的荧光表现  35
      4.2.1.2 荧光指示剂引发处理对油菜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35-37
    4.2.2 荧光指示剂引发处理后洋葱幼苗的荧光表现及对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37-38
      4.2.2.1 荧光指示剂引发处理后洋葱幼苗的荧光表现  37
      4.2.2.2 荧光指示剂引发处理对洋葱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37-38
    4.2.3 荧光指示剂引发处理后豌豆幼苗的荧光表现及对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38-40
      4.2.3.1 荧光指示剂引发处理后豌豆幼苗的荧光表现  38-39
      4.2.3.2 荧光指示剂引发处理对豌豆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39-40
    4.2.4 荧光指示剂引发处理后玉米幼苗的荧光表现及对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40-42
      4.2.4.1 荧光指示剂引发处理后玉米幼苗的荧光表现  40-41
      4.2.4.2 荧光指示剂引发处理对玉米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41-42
  4.3 讨论  42-45
5 荧光指示剂包膜处理后幼苗的荧光表现及对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45-56
  5.1 材料与方法  45-46
  5.2 结果与分析  46-52
    5.2.1 荧光指示剂包膜后油菜幼苗的荧光表现及对油菜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46-48
      5.2.1.1 荧光指示剂包膜后油菜幼苗的荧光表现  46-47
      5.2.1.2 荧光指示剂包膜处理后对油菜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47-48
    5.2.2 荧光指示剂包膜后洋葱幼苗的荧光表现及对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48-49
      5.2.2.1 荧光指示剂包膜后洋葱幼苗的荧光表现  48
      5.2.2.2 荧光指示剂包膜处理后对洋葱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48-49
    5.2.3 荧光指示剂包膜后豌豆幼苗的荧光表现及对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49-52
      5.2.3.1 荧光指示剂包膜后豌豆幼苗的荧光表现  49-51
      5.2.3.2 荧光指示剂包膜处理后对豌豆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51-52
    5.2.4 荧光指示剂包膜后玉米幼苗的荧光表现及对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52
      5.2.4.1 荧光指示剂包膜后玉米幼苗的荧光表现  52
      5.2.4.2 荧光指示剂包膜处理后对玉米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  52
  5.3 讨论  52-56
参考文献  56-60

相似论文

  1. 大豆异黄酮浸种对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亲本及其杂交后代幼苗盐害的缓解效应及其机理,S565.1
  2. 低分子量聚乳酸包膜尿素的研制与缓释性能评价,S145.6
  3. 不同化学引发剂对不结球白菜种子引发效果的研究,S634.3
  4. 不同种类包膜肥料氮素溶出特性及对环境影响效应的研究,TQ440.1
  5. 引发对茎用莴苣高温下幼苗生长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S636.2
  6. 表面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多功能有机/无机纳米粒子及其应用研究,TB383.1
  7. 磁性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383.1
  8. 连续覆膜旱作及施用控释包膜尿素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土壤肥力的影响,S511
  9. 新型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S511
  10. 几种润湿性可控聚合离子液体薄膜的制备与表征,TB43
  11.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包膜下移植对梗阻肾病变影响的初步研究,R692.2
  12. HIV病毒包膜蛋白gp120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巨噬细胞的比较研究,R378
  13. 采前赤霉素、采后热水浸泡及单果包膜单独或结合处理对苹果梨贮藏期间黑皮病的控制,TS255.3
  14. 光热敏双微胶囊材料的光引发及显色特性研究,TB381
  15. 溶胶—凝胶氧传感薄膜的制备与表征,TB43
  16. 壁虎醇提物抗肿瘤作用研究,R285.5
  17. 接枝淀粉浆料氧化还原引发剂引发效果的研究,TS103.846
  18. 保水剂制备工艺开发及机理研究,TQ072
  19. 包膜赖氨酸盐酸盐的制备及其对罗非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的探讨,S963
  20. 三倍体无子西瓜种子杀菌与引发技术研究,S651
  21. 回用聚合物包膜化肥的制备及控释性能的研究,S145.6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学(农艺学) > 作物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 > 作物遗传育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