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PAHs污染土壤修复植物的筛选及其根际微生态特征研究

作 者: 吕笑非
导 师: 吴建军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土壤学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土壤 植物修复 磷脂脂肪酸(PLFAs) 微生物群落
分类号: X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3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防治和修复土壤有机污染物,保护土壤环境安全,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阐明植物修复过程与机理,筛选高效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植物,掌握修复植物在污染土壤条件下的根际微生态特征,是污染土壤修复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问题,它将为拟订快速、经济、有效的土壤有机污染防治和修复的实用技术提供依据。本文在评述土壤有机污染植物修复研究现状、归纳植物修复土壤有机污染的机理及影响因素、阐述高效修复植物的筛选及修复过程中的响应根际效应、介绍现阶段土壤PAHs污染危害及利用植物修复的进展的基础上,以禾本科与豆科植物为材料,根据其对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进行进一步筛选,并探讨了植物修复中的微生态环境在PAHs污染条件下的变化特征。本论文获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在清洁土壤中分别添加10mg与50mg B[a]P kg-1,120天后,种植植物土壤中B[a]P的消解率分别为66.9~69.6%和72.3~77.0%,不种植物的为57.4%和67.7%。在本底污染土壤中添加50mg B[a]P kg-1,90天后,种植植物处理土壤中总PAHs的消解率达77.1~77.6%,不种植物的为73.5%。相对于长期老化的PAHs污染土壤,新添加的B[a]P更易被植物修复。黑麦草与紫花苜蓿均可以作为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高效植物。(2)植物的根际效应提高了土壤的总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加了土壤的微生物碳的含量,与添加的B[a]P共同作用促进了土壤中多酚氧化酶、脱氢酶的活性,从而改变了土壤环境,提高了PAHs在土壤中的消解率。(3)借助微生物鉴定法——PLFAs技术,围绕PAHs植物根际消解行为的土壤微生物学作用机制,研究了根际范围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土壤中16:1w5c,18:1w5c,18:1w9c,10Me18:0四种典型脂肪酸所表征的微生物在B[a]P消解过程中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污染物和植物的栽培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全文目录


致谢  5-6
摘要  6-7
ABSTRACT  7-11
1 引言  11-25
  1.1 有机污染土壤植物修复  11-18
    1.1.1 植物修复的定义  12
    1.1.2 植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机理  12-16
    1.1.3 有机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影响因素  16-18
  1.2 目标物多环芳烃及其污染修复研究概况  18-23
    1.2.1 PAHs的性质  19-20
    1.2.2 PAHs的来源及分布  20-23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立题依据  23-25
2 修复植物的筛选试验  25-40
  2.1 修复植物的初选试验  25-27
    2.1.1 供试材料  25
    2.1.2 试验设计与土培方法  25-26
    2.1.3 项目测定及数据分析  26
    2.1.4 结果与分析  26-27
  2.2 清洁土壤添加苯并[a]芘的盆栽试验  27-34
    2.2.1 供试材料  27-28
    2.2.2 盆栽培养方法  28
    2.2.3 样品采集与制备  28-29
    2.2.4 项目测定  29-31
    2.2.5 统计分析  31
    2.2.6 结果与分析  31-34
  2.3 污染土壤添加苯并[a]芘的盆栽试验  34-40
    2.3.1 供试材料  34
    2.3.2 盆栽培养方法  34
    2.3.3 样品采集与制备  34-35
    2.3.4 项目测定及统计  35
    2.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40
3 修复植物的根系微生态特征  40-50
  3.1 不同植物对PAHs污染土壤水溶性碳氮的影响  41-44
    3.1.1 材料与方法  41
    3.1.2 结果与分析  41-44
  3.2 不同植物对PAHs污染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影响  44-46
    3.2.1 材料与方法  44
    3.2.2 结果与分析  44-46
  3.3 不同植物对PAHs污染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6-50
    3.3.1 材料与方法  46-47
    3.3.2 结果与分析  47-50
4 不同植物对PAHs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0-59
  4.1 材料与方法  50-52
    4.1.1 试验设计  50
    4.1.2 测定方法  50-51
    4.1.3 脂肪酸的命名及微生物的表征  51
    4.1.4 数据处理  51-52
  4.2 结果与分析  52-59
    4.2.1 土壤中磷脂脂肪酸总量的变化  52-53
    4.2.2 各处理土壤中PLFAs标记的变化  53-55
    4.2.3 因子分析  55-59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9-62
  5.1 研究结论  59-61
  5.2 展望  61-62
参考文献  62-71

相似论文

  1. 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土壤学,S157.1
  2. STOP1转录因子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S336
  3. 湛江湾微生物群落在不同营养梯度水体中的变化,Q938.8
  4.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入侵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S451
  5. 基于RS与GIS的漓江上游土壤侵蚀研究,S157
  6. 根系分泌物及其组分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活化作用,X53
  7. 增强自然复氧—有效容积土壤渗滤系统脱氮的研究,X703
  8. 污染源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试验,X820.4
  9. 基于GIS的植烟土壤养分分区及推荐施肥研究,S158
  10. 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动态研究,S153.6
  11. 基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类型和界线确定研究,S155
  12. 房县烤烟产地环境和烟叶综合质量评价,S572
  13. 肉牛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类危害性因素分析,S823
  14. 外源氮输入对中亚热带山地土壤可溶性氮及CH4氧化的影响,S714
  15.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16.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南方典型水稻土有机碳积累的微生物学机制初探,S158
  17. 基于线虫群落分析的转Bt水稻土壤生态风险评价,S154.1
  18.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19. 烤烟连作障碍效应与微生物菌剂消减技术初探,S572
  20. 不同肥料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S572
  21. 南京地区有机、特别及常规栽培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S6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