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来曲唑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促排卵的临床观察

作 者: 宋海霞
导 师: 陈子江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妇产科学
关键词: 来曲唑 多囊卵巢综合征 促排卵 克罗米芬
分类号: R71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0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和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占生育年龄妇女5%~10%,占无排卵性不孕妇女30%~60%,有报道达75%,是月经失调、高雄激素血症及无排卵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PCOS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表现多样化。PCOS确切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可能是遗传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枸橼酸氯米酚(clomiphene citrate,CC)是PCOS促排卵的一线药物,属于非甾体类抗雌激素制剂,其通过拮抗下丘脑、垂体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使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诱发卵泡生长发育,但由于同时也占据子宫内膜、宫颈等组织的ER,又发挥抗雌激素作用,导致子宫内膜偏薄,宫颈黏液分泌量减少、性状黏稠,不利于精子穿行和受精卵着床。常规CC方案排卵率可高达75%~80%,但使用6个周期的累计妊娠率低至30%~40%。另有报道20%~25%的PCOS妇女可出现CC抵抗。对于CC抵抗的患者,目前用来促排卵的二线用药是HMG或r-FSH。由于PCOS患者对HMG或r-FSH高度敏感,容易导致多个卵泡发育,增加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和多胎妊娠的危险性。因此,寻找一种新的药物来避免这些不足显得尤为迫切。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Letrozole,LE),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有效阻断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解除其对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抑制,使内源性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卵泡发育。自2001年国外首次将LE应用于CC促排卵失败的病例并取得成功以来,国内外多家中心研究了LE的促排卵疗效。LE有望成为CC的替代药物用来促排卵。本研究采用来曲唑不同方案对PCOS不孕患者诱发排卵,并比较内膜厚度、优势卵泡数、周期排卵率及周期妊娠率,旨在探讨在PCOS患者中来曲唑促排卵的最佳方案。材料与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08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需要促排卵同房的PCOS患者81例,共81个周期,分4组,其中23个周期为单独来曲唑5天方案,14个周期为单独来曲唑10天方案,21个周期为来曲唑5天+HMG方案,23个周期为来曲唑10天+HMG方案。观察卵泡发育,子宫内膜厚度,每周期HMG的用量,周期排卵率。周期妊娠率等,并进行比较。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均数比较用t检验(P值取0.05);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较用卡方检验(P值取0.05)。结果:1.在单独来曲唑5天组,23名患者共23个周期,HCG日内膜厚度为(0.88±0.16)cm,优势卵泡数为(1.0±0)个,其中21个周期有排卵(91.3%),8个周期妊娠(34.78%),无双胎妊娠和卵巢过度刺激症状出现;在单独来曲唑10天组,14名患者共14个周期,HCG日内膜厚度为(0.85±0.17)cm,优势卵泡数为(1.14±0.36)个,14个周期均有排卵,共5个周期妊娠(35.71%),其中有一个是宫外孕(既往有同侧宫外孕史),一个因外伤流产,一个因胚胎停育行清宫术,无双胎妊娠和卵巢过度刺激症状出现。单独来曲唑5天组和单独来曲唑10天组中HCG日内膜厚度、优势卵泡数、周期排卵率、周期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均倾向于单卵泡发育。2.在来曲唑5天+HMG方案组,21名患者共21个周期,HCG日内膜厚度为(1.06±0.12)cm,优势卵泡数为(3.05±3.49)个,HMG量为(12.76±5.89)IU,其中17个周期有排卵(80.95%),9个周期妊娠(42.85%),无双胎妊娠和卵巢过度刺激症状出现;在来曲唑10天+HMG方案组,23名患者共23个周期,HCG日内膜厚度为(0.97±0.23)cm,优势卵泡数为(3.91±4.89)个,HMG量为(13.13±4.76)IU,其中21个周期有排卵(91.3%),2个未排卵周期中1个周期行人工破卵,共9个周期妊娠(39.13%),其中一个因胚胎停育行清宫术,一个为双胎妊娠,共有2个周期出现轻微卵巢过度刺激症状。来曲唑5天+HMG方案组中HCG日内膜厚度、周期妊娠率高于来曲唑10天+HMG方案组,而优势卵泡数、HMG量、周期排卵率均低于来曲唑10天+HMG方案组,但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来曲唑5天+HMG方案组中HCG日内膜厚度、优势卵泡数、周期妊娠率均高于单独来曲唑10天组,而HCG日内膜厚度、优势卵泡数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周期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来曲唑5天+HMG方案组中周期排卵率低于单独来曲唑10天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LE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有促排卵作用,而且倾向于单卵泡发育。2.单独来曲唑10天方案和来曲唑10天+HMG方案与传统的单独来曲唑5天方案和来曲唑5天+HMG方案相比,周期排卵率、周期妊娠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单独来曲唑10天方案和来曲唑10天+HMG方案的优势和不足尚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9
英文摘要  9-13
符号说明  13-14
前言  14-15
资料和方法  15-20
结果  20-23
讨论  23-30
结论  30-31
附录  31-36
参考文献  36-38
综述  38-48
致谢  48-4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9-50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0

相似论文

  1. TAFI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R711.75
  2. 克罗米芬柠檬酸钠导致斑马鱼颅面部发育异常的研究,R114
  3. 二甲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对PCOS患者IR、高雄激素血症及超长链脂肪酸的影响,R711.75
  4. PCOS患者VLCFAs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的关系,R711.75
  5. 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与中药干预的文献研究,R-332
  6. 加味毓麟珠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R285
  7. 导师陈莹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总结,R271.9
  8. 补肾调肝活血汤治疗肾虚肝郁型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R271.9
  9. 促孕灌注液中总黄酮促排卵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S853.7
  10. NR4A1基因调控卵泡膜细胞激素生成的研究,R711.75
  11. 补肾化痰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PCOS伴胰岛素抵抗患者40例临床分析,R711.75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应用避孕药后不同间隔促排卵对卵泡生长的影响,R711.6
  13. 针灸理疗对PCOS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R711.6
  14.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系统评价,R711.75
  15. GnRH受体在米非司酮诱导PCOS大鼠垂体中的表达及意义,R711.75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研究,R575.5
  17. PCOS患者代谢紊乱及与脂肪因子的相关性研究,R711.75
  18. HTRA3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中的表达及其对卵泡发育的影响,R711.75
  19. PCOS大鼠卵巢中Foxo1a基因的表达及其可能作用的初步探讨,R711.75
  20. 小鼠HSP10基因siRNA和超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R363
  21. 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文献研究,R271.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妇科学 > 不育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