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蒋捷词艺术论

作 者: 谢美荣
导 师: 陈忻
学 校: 重庆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蒋捷 艺术
分类号: I207.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蒋捷,字胜欲,阳羡人,是宋末元初一位重要的遗民词人。与张炎、周密、王沂孙被称为“宋末元初四大家”。人品高绝,坚持民族气节,历来受到赞誉。宋亡后隐居竹山不仕,号“竹山先生”。在遗民词人中,蒋捷别开生面,最有特色和个性。他用真情写心声,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百花园里留下了一枝令人注目的奇葩----《竹山词》。虽词作不多,仅九十四首,但艺术价值是不容忽视的。这部作品以惊人的绵延性和穿透力,夸越悠远浩邈的历史时空,成为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即使千载之下仍能使人心旌摇曳。本文分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对蒋捷的生平进行简要的说明,首先是蒋捷的籍贯问题,其次是有关蒋捷生卒年的两种说法,第三是《竹山词》的版本问题,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说明以使读者对其人其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第二部分是探析蒋词在特殊的时代文化环境下所呈现的特殊性,即蒋词中的部分作品具有散曲化的特点,其散曲化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句式结构上,蒋词的句式结构能够打破常规,使其更加的灵活,贴近散曲句式结构;其次在语言上蒋捷不趋附于当时尚雅的词坛标准,在创作中大量的使用俗语、俚语、口语等通俗自然的语言来表现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其同时代的词人中可谓是独树一帜;第三是从用韵上分析其曲韵特色,主要探讨的是“福唐独木桥体”这种用韵形式,首先比较词曲“独木桥体”的差异,进而分析蒋词的“独木桥体词”所呈现的散曲化特点。本节还分析了蒋词曲化特点的成因:第一个原因是词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其二是词人自身的素养,第三是辛弃疾对他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分析蒋词中香草美人意象特色:从蒋词中所描述的花草的处境、和美人所承载的情感世界这三个方面分析蒋词香草美人意象的旨归。第四部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析蒋捷对于稼轩的继承和发扬:首先从接受的可能性上探析:第一是两个词人的时代环境相似,第二是两个词人的人生遭际相近,第三是他们心理上的同构;其次论述了接受的表现:首先是蒋捷对稼轩思想内容的接受:第一时在羁旅漂泊中对于亡落的家国所怀有的那份缱绻的情感,第二是词作中所表现的作者的高洁的人格品质,艺术上的接受表现:第一是在词风上追随稼轩的豪放风格,第二是在常用词调的选择上与稼轩差不多,多选择豪放的词调,表达慷慨激越的感情,第三是用语言风格也追随稼轩,喜欢用俚语,俗语,民间口头语言,第四是蒋捷刻意的效仿稼轩体作词,能够超迈前人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蒋捷凭借自己敏锐的词人之心在继承了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承担其了时代的使命,实在是难能可贵。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10
1 绪论  10-12
  1.1 引言  10
  1.2 研究现状  10-11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11-12
    1.3.1 学术意义  11
    1.3.2 现实意义  11
    1.3.3 研究方法  11-12
2 蒋捷生平及为人  12-18
  2.1 生平概况  12-13
  2.2 关于蒋捷生平及作品的几点说明  13-18
    2.2.1 籍贯问题  13-14
     2.2.2 生卒年的两种说法  14
    2.2.3 《竹山词》的版本  14-16
      2.2.3.1 《百家词》本系统  14-15
      2.2.3.2 汲古阁本系统  15
      2.2.3.3 黄丕烈藏旧抄本系统  15-16
    2.2.4 对蒋捷的评价  16-18
3 蒋捷词散曲化特点  18-26
  3.1 引言  18
  3.2 散曲化的表现  18-23
    3.2.1 灵活的句式结构  18-19
    3.2.2 直语的方式  19-21
    3.2.3 用韵上的散曲化  21-23
  3.3 散曲化成因  23-26
    3.3.1 时代环境的影响  23
    3.3.2 词人自身的素养  23-24
    3.3.3 辛弃疾的影响  24-26
4 蒋捷词香草美人的意象特点  26-30
  4.1 引言  26
  4.2 香草美人意象特点的表现  26-30
    4.2.1 用花境托喻身世之感  26-28
    4.2.2 用美人托喻故国深情  28-30
5 蒋捷对稼轩的接受  30-46
  5.1 引言  30
  5.2 接受之原因  30-31
    5.2.1 二人所处的时代环境相似  30-31
     5.2.2 心理上的同构  31
  5.3 接受之表现  31-46
    5.3.1 思想内容上接受之表现  32-38
      5.3.1.1 难以磨灭的亡国之痛  32-36
      5.3.1.2 高洁的人格  36-38
    5.3.2 艺术上接受之表现  38-46
      5.3.2.1 词风溯源于稼轩  38-41
      5.3.2.2 词调与稼轩一致  41-43
      5.3.2.3 效稼轩之体  43-44
      5.3.2.4 语言运用的相似  44-46
结束语  46-48
参考文献  48-50
附: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0-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民国时期书法艺术边缘化现象研究,J292.27
  2.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创作的艺术化技术理念研究,TU-86
  3. 高校艺术教学建筑设计研究,TU244.3
  4.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5.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34
  6.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7. 银行ATM界面设计研究,TP11
  8. 广东省中等职业艺术学校办学模式研究,G719.2
  9. 台灯造型艺术设计研究,TS956
  10. 论环境艺术系统中的城市家具设计,TS664.01
  11. 中式元素在老年服饰设计中的艺术及技术体现,TS941.2
  12. 基于网络平台下美术信息的非线性特征,J205
  13. 中国藏书票发展研究,G894
  14. 艺术体操教学中三种直观教学法的比较研究,G834
  15. 马一浮艺术哲学思想,B26
  16. 永州纸马艺术研究,J217
  17. 非主流文化对我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524
  18. 当《蒙娜丽莎》遇上“山寨版”,J205
  19. 屏面中新媒体技术对信息传达的品质提升,J524
  20. 杜牧僧寺诗研究,I207.22
  21. 杨家埠木板年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524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