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临床、影像特征及介入治疗影响因素的探讨

作 者: 李晨光
导 师: 葛均波;刘学波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心血管内科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分类号: R54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 coronary arterial totalocclusion,CTO)的临床及影像特点,并探讨影响治疗策略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手术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因临床诊断“冠心病”收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为CTO病变的638例患者。回顾分析患者临床、CTO靶病变影像和PCI手术资料并进行比较。计量资料以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CTO病变治疗策略以及PCI手术成功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63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4.1±11.0岁,男性538例(84.3%);447例(70.1%)选择行PCI术,191例(29.9%)行CABG术或单纯药物治疗。在PCI成功组(382/447,85.5%)中,96.9%(370例)植入药物洗脱支架,3.1%(12例)植入金属裸支架,平均植入支架数1.9±0.8枚,植入支架长度为55.6±20.4mm。在干预失败组(65/447,14.5%)中,73.9%(48/65)为导丝失败(无法通过闭塞病变或无法确定真腔),15.4%(10/65)为球囊失败(2例为球囊无法通过病变,8例为无法扩张病变),10.8%(7例)因患者无法耐受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放弃干预。术中出现严重冠状动脉夹层(C-F型)17例(3.8%),冠状动脉穿孔10例(2.2%);术后心包填塞6例(1.3%),急性支架血栓形成1例(0.22%),院内死亡2例(0.44%)。(1)PCI组与非PCI组对比显示,前者的年龄更大(63.4±10.4 vs.65.7±12.0.P<0.05)、出现胸痛时间更长(168.1±224.4周vs.280.8±291.0周,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更高(2.3±1.0mmol/Lvs.2.6±1.2mmol/L,P<0.01),但糖尿病发病率在两组无显著性差异(25.5%vs.23.6%,P=0.603)。同时,影像资料进一步提示在PCI组中,近段血管严重迂曲(19.5%vs.29.8%,P<0.01)、闭塞端呈“刀切状”(51.9%vs.78.0%,P<0.01)、开口闭塞病变(22.4%Vs.32.5%,P<0.01)、病变钙化(42.1%vs.57.1%,P<0.01),合并三支病变(32.2%vs.63.4%,P<0.01)、左主干病变(0.9%vs.11.5%,P<0.01)、靶血管外闭塞病变(4.3%vs.19.9%,P<0.01)的发生率相对较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胸痛时间大于3年(OR:0.998,95%CI:0.997-1.000,P<0.01)、开口闭塞病变(OR:0.288,95%CI:0.172-0.482,P<0.01)、合并三支病变(OR:0.288 95%CI:0.172-0.482,P<0.01)为CTO病变是否尝试介入治疗的独立负性预测因素。(2)对PCI亚组进行分析,在失败组中年龄(62.87±10.39 vs.65.92±9.91,P<0.05)相对较高,以及近端血管严重迂曲(16.2%vs.38.5%,P<0.01)、闭塞端呈“刀切状”(47.1%vs.80.0%,P<0.01)、严重成角(11.26%vs.38.46%,P<0.01)、钙化(36.9%vs.72.3%,,P<0.01),以及未使用微导管、首选非亲水或锥形导丝;在合并多支病变、穿刺途径以及是否采用双侧造影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年龄高于65岁(P<0.05,0R:0.949,95%CI:0.906-0.995)、高甘油三酯(OR:0.038,95%CI:0.148-0.949,P<0.05)、病变钙化(OR:253,95%CI:0.108-0.592,P<0.01)、病变严重成角(OR:0.167,95%CI:0.062-0.451,P<0.001)以及“刀切状”形态(OR:0.223,P<0.001,95%CI:0.089-0.561)为CTO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的独立负性预测因素。结论:1)本单中心5年间介入治疗CTO成功率为85.5%,相比同期他中心成功率较高;住院期间心包填塞及MACE事件发生率为1.79%,提示经皮介入治疗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是相对安全和有效的。2)本研究发现胸痛时间大于3年、开口闭塞、合并三支病变为CTO病变为是否尝试介入治疗的独立负性预测因素,结合PCI治疗组中较高的成功率,故应权衡患者的临床因素及病变特点选择个体化的治疗策略。3)尽管本中心治疗策略相对个体化,但年龄>65岁、高甘油三酯、病变钙化、严重成角以及“刀切状”闭塞形态仍是CTO病变介入失败的预测因素。

全文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4-5
中文摘要  5-7
英文摘要  7-9
前言  9-11
第一部分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临床资料、影像特点、介入治疗及临床结果分析  11-29
  材料与方法  11-13
  结果  13-24
  讨论  24-28
  结论  28-29
第二部分 介入治疗组与非介入治疗组相关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29-37
  背景  29
  材料与方法  29-30
  结果  30-33
  讨论  33-36
  结论  36-37
第三部分 介入治疗成功组与未成功组相关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37-46
  背景  37
  材料与方法  37-38
  结果  38-41
  讨论  41-45
  结论  45-46
参考文献  46-51
综述  51-64
  参考文献  60-64
致谢  64-65

相似论文

  1. 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ACS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探讨,R541.4
  2. 血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R541.4
  3. TNF-α基因多态性及血清中水平与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关系,R541.4
  4.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术期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作用,R541.4
  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TNF-α与hsCRP的变化及意义,R542.22
  6.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研究,R654.2
  7. 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院内病死率评估中的应用,R654.2
  8.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临床研究,R541.4
  9.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R541.4
  10. 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R654.2
  11.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及随访研究,R541.4
  12.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R541
  13.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诊断能力及介入治疗结果预测价值的临床研究,R816.2
  1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及BNP变化的临床研究,R542.22
  15.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临床分析,R542.22
  16. PCI术前后血清OPG的水平变化及意义,R541.4
  17.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syndecan-4蛋白水平的影响,R541.4
  18. 血栓抽吸疗法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中的应用,R542.22
  19. 曲美他嗪对PCI手术相关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R541.4
  20. 桡动脉与大隐静脉搭桥术的远期疗效比较研究,R654.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心脏疾病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