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边缘中的定位:《接骨师之女》中混杂身份的解读

作 者: 孙晶姝
导 师: 马丽莉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混杂身份 文化 族裔 性别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5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谭恩美是美国华裔文坛最为卓越和高产的作家之一,她的成名作《喜福会》一经出版便受到来自评论界及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可以说她的出现标志着美国华裔文坛的再次崛起。《接骨师之女》是谭恩美笔下第四部探讨大洋彼岸美国华裔移民母女间亲情关系的力作。在这部小说中,谭恩美从祖母及母亲身上汲取了大量写作灵感和素材,融合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将不同文化背景下三代人之间的母女感情纠葛叙述得跌宕起伏、感人至深。本文旨在尝试性地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及女性主义理论对《接骨师之女》中华裔女性身份的建构过程进行解读。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种族文化“杂糅”视角及女性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理论支持下,论文从身份角度切入《接骨师之女》,深入剖析了华裔女性如何从文化、族裔性别层面建构混杂的身份认同。全文共分为三部分,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引言部分首先对谭恩美及其作品《接骨师之女》进行简要介绍,接着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学术界对该部作品所作的相关评论,最后阐述了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及女性主义理论分析该部作品的可行性和意义。主体部分主要从三个层面来解读以《接骨师之女》中女性为代表的华裔女性身份建构历程。第一章主要探讨了作品中华裔母女身处异域对文化身份的诉求。中美殊异的文化身份立场直接导致了母女的主体性迷失,路玲的中国文化认同得不到回应,鲁丝的美国文化认同更是含有自欺欺人的意味。在美国强势文化的凝视下,文化身份诉求被赋予新的内涵,即解构固有的“文化多样性”认同模式,建构“文化差异”认同模式。中国文化积淀移植于美国土地,以路玲、鲁丝母女为代表的华裔女性所追求的是两种文化合力作用下形成的杂糅文化身份。第二章分析了作品中华裔母女对族裔身份进行的改写与重构。在美国东方主义话语的俯视下,包括路玲、鲁丝母女在内的华裔美国人均经历了主流社会对其形象的刻板化塑造,而华裔“种族悲哀”情节促成的自我东方化倾向更强化了刻板化形象。然而,作为弱势族裔,华裔母女在因循刻板化塑造的同时无意识地映射出巴巴所说的“模拟”与“混杂”策略,即在不断重复的差异中从某种意义上颠覆了美国东方主义话语。但这里的颠覆并不意味着颠倒强势和弱势,而是建构超越二元对立的杂糅族裔身份。第三章解读了在后殖民语境中以宝姨、路玲、鲁丝母女为代表的中国封建社会女性及华裔美国女性对女性主体身份的寻求。身处于强势与弱势种族、文化夹缝之间,华裔女性的身份危机折射在种族、文化、父权制俯视下的多重边缘。但谭恩美在《接骨师之女》中所反映的女性主体身份建构并不是凌驾于男性之上的,母女三代由身份的“缺席”到被“他者化”再到主体性的发声一系列艰难境遇使她们对男性特质及女性特质融合的和谐关系有着更为真切的渴求,这正是伍尔夫“双性同体”理想的体现。最后,本文得出如下结论,谭恩美独特的华裔身份使她笔下描述华族母女亲情关系的文学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母女间真挚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会跨越文化、种族因素等一切鸿沟。通过使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种族文化“杂糅”视角及女性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观解读《接骨师之女》,借以展现宝姨、路玲、鲁丝为代表的华裔女性身份建构离不开文化、族裔、性别因素。她们的历程颇具代表性。因此,华裔女性在后殖民语境下的混杂身份建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历史历程。

全文目录


Abstract in English  5-7
Abstract in Chinese  7-10
Introduction  10-20
  A.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Amy Tan and The Bonesetter 's Daughter  10-12
  B. Literature review  12-16
  C. Relevant theories  16-19
  D. General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19-20
Chapter One Cultural Difference: Seeking Cultural Identity  20-36
  A. Anxiety from the dislocation of culture  20-29
  B. Constructing the imagined community of cultural China  29-36
Chapter Two Diasporic Chinese Subjection: Rewriting Ethnic Identity  36-55
  A. Ethnicizing the American Orientalist discourse  36-44
  B. Building the ethnic diasporic Chinese discourse  44-55
Chapter Three Androgyny: Articulating Gender Identity  55-70
  A. The loss of subjectivity: plight of women figures  55-64
  B. A way to self-identity: from imitation to self-discovery  64-70
Conclusion  70-72
Notes  72-78
Bibliography  78-82
Acknowledgements  82-83
Academic Achievements  83

相似论文

  1.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2.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3.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4.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中国现代海派文学特征,I207.42
  5.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6.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7. 民族旅游地少数民族妇女性别角色变迁研究,F592.7
  8. 利用荆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9. 近代福州三坊七巷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比较研究,TU984.114
  10.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11. 胡子鲶Dmrt1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和时空表达,S917.4
  12. 语文教材性别文化研究,G633.3
  13. SCXC公司企业文化构建研究,F270
  14.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15.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计生两非”问题研究,C924.21
  16. 《巴黎手稿》文化思想研究,A811
  17.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18.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19. 当代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影响研究,C913.5
  20. 个人价值实现的社会制度分析,B038
  21. 不同性别角色中学生的自我构念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