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亚里士多德的优良政体理论初探

作 者: 李玉华
导 师: 朱学平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法学理论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城邦 政体 优良政体
分类号: D09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8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早在古希腊时期,先哲们对政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政体分为五种,其中哲学王的统治是最好的。在其晚期著作《法律篇》中,他开始赞成混合政体是优良的政体。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继承其师的理论而有所发展,在《政治学》共八卷的讨论中,大部分都是围绕“政体”而展开。他先后讨论过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寡头政体以及共和政体。在哪一种政体为最优良的政体这一问题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有理想的政体和实际可行的优良政体。他说君主政体和贵族政体固然很好,但是,这两种政体在一般城邦是很难实现的。只有共和政体才是大多数城邦可以实现的优良政体。研究亚里士多德的优良政体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是后世政体理论的重要源泉。其次,亚里士多德的优良政体理论对当今中国的宪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亚里士多德的优良政体——共和政体。文章从柏拉图的政体理论入手,柏拉图的政体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三篇著作《理想国》、《政治家》和《法律篇》中。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构想一个妇女公有、儿童公有、财产公有的理想城邦,并指出这样的理想城邦只能由哲学王来统治才能实现。在《政治家》中,他仍然坚持最好的统治方式不是法治,而是人治——有智慧的国王的统治。到了晚年,柏拉图意识到他所设想的“理想国”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从而在《法律篇》中提出了混合政体,即君主制的智慧和民主制的自由的结合,使各种力量达到均衡。亚里士多德对其师柏拉图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优良政体理论。亚里士多德从城邦的本质出发,指出城邦是由若干家庭和种族结合而成的保障优良生活的共同体,以完美的、自足的生活为目标。城邦的本性在于多样性,城邦的多样性决定了政体的多样性,政体构成城邦的本质。接着亚里士多德论述城邦的目的。他认为,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人即使不需要其他人的帮助,照样要追求共同的生活,共同的利益也会把他们聚集起来,各自按自己应得的一份享有美好的生活。对于一切共同体或个人来说,这是最大的目的。而且仅仅为了生存自身,人类也要生活在一起,结成共同体。然后,亚里士多德论述了城邦的核心原则——正义。他认为,正确的政体应该以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为施政目标。良好的出身、自由人的身份、财富和德性都可以用作参与城邦政治的凭据。由城邦问题转入对政体的考虑,对亚里士多德而言是十分自然的。“城邦的同一在于政体的同一”,表明政体是城邦内最为根本的问题,要研究城邦,必然要探究政体及政体的种类。亚里士多德将政体分为理想中的政体和可能普遍实现的政体,理想中的政体包括君主制和贵族制。他详细论述了这两种政体的种类,并进行了评价,进而指出,古时候的城邦难得发现德性超群之人,君主制的起源更为久远。而且,成为君王的人一般都凭借其光辉业绩,而只有善良之人方能做出光辉的业绩。然而随着在德性方面堪与王者相媲美的人不断增多,他们就不再甘居人下,转而谋求某种共和体制,并建立了相应的政体。共和政体为何是优良的政体,是本文论证的关键。对共和政体的论述,亚里士多德分别从正义基础、阶级基础和法治基础进行详细的分析。他认为,优良政体的制度安排应该围绕正义展开,公平正义应是优良政体的核心原则。城邦各要素都有其分配政治权力的根据,但又都不是唯一的根据,只是其中之一。因此,正义的分配必须考虑所有这些要素的分配,而不仅仅考虑到某一单独要素。任何只考虑到其中一种要素的政体都不是正义的政体,而任何正义的政体必定混合多种要素,体现多种权利要求,虽然这些要素在要求其权利、发挥其影响的程度和质量上可能有所不同。中产阶级是所有阶级中最为基础的也是最为理想的,它最能体现中庸的品质,中产阶级具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相比富人和穷人来说,中产阶级趋于理性。其次,他们很少有野心。再次,相对来说,中产阶级比较稳定,也利于政治安定。对于一个城邦来说,惟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在人治和法治孰优孰劣中,亚里士多德强调,法治优于一人之治。他说,人的本性是有感情的,而感情用事会导致偏见和腐化,而法律是无感情的,法治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性之治。在何为最佳政体讨论结束后,文章最后对亚里士多德的优良政体理论进行了评价。全文分三部分。一、柏拉图的优良政体理论。首先论述柏拉图《理想国》和《法律篇》中的不同优良政体观点,然后论述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政体理论的批判,从而引出下文对亚里士多德优良政体理论的论述。二、亚里士多德的优良政体理论。这一部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城邦的本质、目的和正义。城邦简而言之就是其人数足以维持自足生活的公民组合体,政体构成城邦的本质。人类不仅仅为了生存而结成政治共同体,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也离不开政治共同体。正义是优良政体的核心原则。(二)亚里士多德的优良政体理论。这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亚里士多德将城邦的政体分为理想中的优良政体和可能普遍实现的优良政体。人们把由单独一人来统治的政体确定为君主政体,把由众多善良公民来统治的政体确定为贵族政体。君主制和贵族制固然美好,但对大多数城邦来说只是一个理想,只有共和政体才是可能普遍实现的优良政体。本文从正义基础、阶级基础和法治基础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共和政体的优良性。三、对亚里士多德优良政体理论的评价。主要评价亚里士多德优良政体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孟子与柏拉图的政治伦理思想比较,B82-051
  2. 柏拉图与马克思的国家理念探析,B502.232
  3. 艾丽丝·默多克小说中的柏拉图主义,I561
  4. 论西方法律的宗教之维,D90
  5. 黄群宪政实践研究,K256
  6. 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B82-09
  7. 雅典城邦公民权研究,K125
  8. 寻爱之旅,I561
  9. 论俄罗斯联邦的总统制度,D751.2
  10. 柏拉图女性教育观研究,G776
  11. 《尼各马可伦理学》德性观探究,B82-06
  12. 亚里士多德的国家理论评析,B502.233
  13. 内在善与社会实践:麦金泰尔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亚里士多德主义诠释,B089
  14. 柏拉图摹仿说的现代阐释,B502.232
  15. 亚里士多德的公正思想探究,D09
  16. 新加坡志愿性福利组织研究,K339.6
  17. 回顾与反思,D90
  18. 浅析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三次左右共治及对中国的启示,D621
  19. 德性的探寻:论柏拉图《王制》中的正义,D091
  20.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政体思想分析,D091
  21. 亚里士多德与霍布斯政治思想的人性论基础比较,D09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