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作 者: 曾艺
导 师: 蔡庆丰
学 校: 厦门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信用风险转移 商业银行 次贷危机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1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信用风险转移(Credit Risk Transfer)市场发展迅速。借助各种信用风险转移技术,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资产组合管理的需要对信用风险进行转移,有效解决所面临的“信用悖论”问题,从而更主动灵活地进行信用风险管理。但次贷危机的爆发和深化也提醒我们,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在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可能给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带来诸多消极影响。由于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转移时具有信息优势,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损害信用风险接受者的利益。特别是当商业银行意识到自己可以将信用风险转移出去,其在初始放贷的时候,就会放松对于贷款的要求,也会疏于对于贷款后期的监督,而这一“道德风险”行为的泛滥将危及整个银行体系甚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次贷危机的爆发和恶化就是这一机制的深刻教训。那么,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对于这个市场,金融监管当局如何加强监管以避免其消极影响?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在分析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以及信用风险定价技术的演进历程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对信用风险转移对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考察。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信用风险转移与次贷危机的爆发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转移方面的初步尝试,以及在发展信用风险转移市场过程中对于商业银行的监管问题。全文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本部分是对全文研究背景、目的、思路、总体框架的总介与统领;第二章分析了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和定价方法的演进过程,并对当前国外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现状和我国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做了初步总结;第三章论述了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对于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论述了其对于金融体系的影响;第四章通过结合次贷危机的原因分析和我国发行信用风险转移产品的实践,探讨了发展信用市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意义;第五章探讨了在发展信用风险市场过程中,对于商业银行监管方面的改进。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导论  10-17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0-14
  二、相关文献综述  14-15
  三、论文框架与研究思路  15
  四、论文主要贡献与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5-17
第二章 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  17-31
  第一节 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演进  17-21
    一、市场参与者的演进过程  17-20
    二、信用风险市场金融工具的演进  20-21
  第二节 信用风险定价方法的演进  21-25
    一、传统的信用风险定价方法  22-23
    二、现代信用风险定价方法  23-25
  第三节 国际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现状  25-27
  第四节 我国信用市场发展现状  27-31
第三章 信用风险转移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经济学考察  31-45
  第一节 信用风险转移对商业银行的积极作用  31-38
    一、按信用风险买卖关系的主体分析  31-33
    二、按市场参与者类型分析  33-37
    三、对金融体系的积极作用  37-38
  第二节 信用风险转移对商业银行的消极影响  38-41
    一、信用风险转移加剧了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38-40
    二、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与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  40-41
  第三节 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41-45
第四章 信用风险转移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两个案例  45-61
  第一节 信用风险转移与次贷危机  45-51
    一、次级贷款的过度发放是造成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  46-48
    二、基于资产证券化产品上的二级证券化导致了信用风险的放大  48-50
    三、次贷危机的教训  50-51
  第二节 信用风险转移在中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51-56
    一、开元2005-1 ABS介绍  51-55
    二、本次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情况  55-56
  第三节 发展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意义  56-61
    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  56-58
    二、发展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积极意义  58-61
第五章 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发展下商业银行监管的改进  61-69
  第一节 国外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监管的演进  61-64
    一、证券化产品的监管演进  61-63
    二、信用衍生品的监管内容  63-64
  第二节 信用风险转移与商业银行监管的挑战  64-66
    一、市场的复杂性  64
    二、过分依赖评级机构  64-65
    三、模型风险  65
    四、流动性风险  65
    五、操作、法律和声誉风险  65-66
    六、其他方面的问题  66
  第三节 信用风险转移与商业银行监管的改进  66-69
    一、对信用风险出售方的监管  66-67
    二、对信用风险购买方的监管  67
    三、对我国发展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建议  67-69
参考文献  69-72
后记  72

相似论文

  1. 基于DEA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研究,F224
  2. 城市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渠道及其优化选择,F832.33
  3.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分析,F832.2
  4. 透过次贷危机看巴塞尔协议的改革方向及对我国的启示,F832.1
  5. 作业成本管理在JS银行的应用设计研究,F830.42
  6. 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问题研究,F832.2
  7. 房地产债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F293.3
  8. 我国商业银行物流金融项目风险管理探析,F832.2
  9. 基于SWOT分析的惠民县商业银行营销策略研究,F832.2
  10. 基于PDCA循环的商业银行薪酬管理研究,F832.2
  11. 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问题比较研究,F272.92
  12. 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F832.51
  13. 作为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的信用衍生品对信用风险管理影响的研究,F832.2
  14. 后危机时代的日本银企关系研究,F833.13
  15. 次贷危机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法律研究,F832.1
  16. 我国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研究,F832.2
  17. 构建我国期货市场统一结算体系的可行性研究,F724.5
  18. 商业银行内部营销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F832.2
  19.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防范研究,F293.3
  20. 地方政府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的职能转变研究,F832.33
  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法律控制研究,F83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