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栗疫病的生物防治及病原菌不同营养体亲和性基因对病毒传递的影响

作 者: 李涛
导 师: 王克荣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植物病理学
关键词: 栗疫病菌 营养体不亲和性 vic基因 传递 弱毒性病毒 生物防治
分类号: S436.6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栗疫病(Chestnut blight)是栗属(Castanea)植物上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害,也是世界著名的森林病害之一。本文对栗疫病菌的群体结构进行了研究。本文对栗疫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的交配型的分子测定和杂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测定16个菌株其中8个菌株是MAT-1,另外8个菌株为MAT-2;杂交共获得6种新基因型菌株,每种基因型菌株通过1种杂交组合或者2种杂交组合所获得,前者杂交结果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后者结果具有不同的遗传背景。新基因型菌株的获得对研究弱毒性病毒的水平传递具有重要意义。对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菌株间单个营养体不亲和性(vegetativeincompatibility,vic)基因差异对弱毒性病毒传递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将含病毒菌株与具单个vic基因座位差异的野生型菌株配对培养,10天后调查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结果表明,相同vic基因型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为100%;在1个vic座位上的基因不同通常会降低病毒的传递率,在vic-C基因座位上有差异的菌株间的病毒平均传递率为87.00%,而在vic-D座位上的基因不同,菌株间病毒的平均传递率仅为8.79%,在vic-A、vic-B座位上基因不同的菌株间病毒平均传递率分别为44.12%、48.93%。vic-B座位上基因不同的菌株间的病毒正反向传递率相差非常大,由vic-b菌株向vic-B菌株的平均病毒传递率为83.13%,而从vic-B菌株向vic-b菌株的平均病毒传递率只有23.15%;其他3个vic基因不同的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也具有不明显的方向性。对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菌株间营养体不亲和性(vegetaiveincompatibility,vic)基因差异对弱毒性病毒传递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把供体菌株与受体菌株配对培养,10天后调查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结果表明,栗疫病菌的营养体不亲和是弱毒性病毒传递的重要障碍,但不是绝对障碍;相同vic基因型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为100%,相差1-4个vic基因,病毒的传递率分别为44.31%、26.92%、6.85%、0.59%;相差1个vic基因病毒的传递率有很大的变化,传递率从88.46%下降到9.01%;具有相同的vic基因差异且病毒传递方向一致,配对菌株间的弱毒性病毒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通过回归模型,相差2个vic基因6菌株间配对有4对是显著上位效应,相差3个vic位点菌株间配对没有上位效应。说明不同vic位点、非对称性、上位效应对病毒传递有显著影响,但是寄主的遗传背景、供体菌和受体菌的具体基因型对病毒传递也存在显著影响。说明单独的vic基因并不能完全解释病毒传递的变化。对利用弱毒力菌株防治栗疫病(病原: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进行了研究。把弱毒力菌株通过不同的方法接种,每年秋天调查病毒的传递率、田间病毒的动态检测及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湖山乡试验田的36个菌株中有33个VCGS(vegetativecompatibility group,VCG),平均1个VCG只有1.09个菌株,具有同一VCG的菌株都是来自同一小区。在大柘镇的试验田中,营养体亲和群也比较复杂,平均1个VCG最多含有1.25个菌株。4个(vegetative incompatibility,vic)位点差异的菌株间配对在田间接种半年后,弱毒性病毒发生传递率为0。处理病斑半年后仅有两个小区病毒发生传递且发生传递的病毒都为280,分别为15%、10%。说明了含有280的弱毒力菌株在田间更容易传播。接种1年半后,病毒在田间没有发生传播。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引言  9-10
上篇 文献综述  10-31
   栗疫病的生物防治及病原菌不同营养体亲和性基因对病毒传递的影响  11-22
    一、栗疫病和栗疫病菌的有性世代  11-13
    二、栗疫菌低毒力病毒传递和营养体亲和性  13-19
    三、栗疫病的防治  19-22
  参考文献  22-31
下篇 研究内容  31-75
  第一章 栗疫病菌的交配型分子测定及营养体非亲和性新基因型菌株的获得  33-41
    1 材料与方法  34-37
    2 结果与分析  37-38
    3 讨论  38-39
    参考文献  39-41
  第二章 栗疫病菌单个营养体不亲和性基因差异对弱毒性病毒传递的影响  41-51
    1 材料与方法  43-45
    2 结果与分析  45-48
    3 讨论  48-49
    参考文献  49-51
  第三章 栗疫病菌营养体不亲和性基因差异对弱毒性病毒水平传递的影响  51-65
    1 材料与方法  53-54
    2.结果  54-61
    3 讨论  61-62
    参考文献  62-65
  第四章 利用弱毒力菌株生物防治栗疫病菌  65-75
    1 材料和方法  66-70
    2 结果与分析  70-71
    3 结论与讨论  71-73
    参考文献  73-7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75-77
致谢  77

相似论文

  1. 机载导弹的传递对准研究,V249.322
  2. 星载高光谱传感器模拟仿真系统研究,TP391.9
  3.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4. 聚乙烯亚胺修饰糖脂共聚物介导基因治疗研究,R450
  5. 蒸汽管路系统结构振动研究,TK284.1
  6. 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生物防治及其生态有机药肥研制,S436.421
  7. 产酶溶杆菌OH11菌株几丁质酶基因的功能研究,TQ925
  8. 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土传烟草青枯病生防研究中的应用,S435.72
  9. 斑痣悬茧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搜寻行为研究,S476.3
  10. 防治土传香蕉枯萎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6.68
  11. 西藏生防芽孢杆菌鉴定及其脂肽化合物分析,S476.1
  12. 蓖麻提取物和淡紫拟青霉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作用研究,S482.51
  13. 茄子青枯病生防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微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S436.411
  14. Bacillus subtilis fmbj对桃软腐病菌Rhizopus stolonifer拮抗机理及应用研究,S476
  15. 栗疫病菌凋亡抑制蛋白基因Cpbirl的功能研究,S436.64
  16. 芽孢杆菌yczE基因生防功能分析及表达Harpin蛋白的工程菌防病效果研究,S476.1
  17. 防治土传棉花黄萎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5.621
  18. 不同管理模式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S511
  19. 大豆生物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S565.1
  20. 栗疫病菌凋亡抑制蛋白基因Cpbir1的功能研究,S436.64
  21. 一株抗药用白菊枯萎病生防菌的分离与生防效应研究,S435.67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果树病虫害 > 坚果类病虫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