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略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对菩萨行的诠释

作 者: 孟双双
导 师: 吴言生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宗教学
关键词: 善财童子 五十三参 菩萨行 六位行法 双回向
分类号: B9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的重点是五十三参所蕴含的菩萨行理论。本文共分四章,围绕善财童子一生成佛的参访游历展开。通过分析善财童子对菩萨行的演绎,试图批寻出五十三参所体现的菩萨行的蓝图、行法及特点。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动机、研究思路和研究目的。第一章着重分析五十三参的经文结构和线索。五十三参的整体结构分三大环节。其每参的内部结构的又可分为六个环节。其线索由明、暗两条线索构成:明线疑情、暗线信心。第二章分析菩萨行所要实现的蓝图。五十三参的蓝图即《华严经》所要实现的蓝图,这幅蓝图在体上由佛、法、僧三宝来表达,在相上由智正觉世间、器世间、众生世间,三世间的模式来表达,在用上则采用文殊普贤毗卢遮那华严三圣之间的互动来诠释。第三章着重分析菩萨行六位行法的展开。六位行法以十信作为菩萨行的前行,十信满心、始觉初发作为菩萨行的起点。十住位会理契真,虽然其中的十个位次都各有侧重,但其重点都在于对真际空性的契证。十行位依真起行,依于住位所证得真际空性展开菩萨行,通过修习十波罗蜜获得一切智智发起大愿善根。十回向位承接十行位实现愿行会融,将菩萨悲智无极限的扩展,将十波罗蜜无尽展开。通过愿行会融的实践,障蔽自性的障碍得以祛除,自性呈现,便可登地。十地位悲智成德,十个位次的修行,悲智互为先导,觉行不断增胜,十地位满,成就等觉。十一地悲终智起,行普贤行,普贤行圆满,进入妙觉位。第四章菩萨行的特点,也是本文的结论。通过第三章第四章的分析,总结出善财五十三参所诠释的菩萨行是为实现成佛蓝图而进行的上下求索的过程,这种求索以“游历”的形式出现,“游历”所隐喻的意涵说明菩萨行正是上下求索的生命游历。另外,通过第四部分的六位行法的展开可以看出,六位行法是一个完整的双回向的模式。通过以上四部分的研究,可以得出三点结论:第一,五十三参的经文紧扣六位行法的修行过程而展开,参参之间的衔接自然而紧密,与六位行法的推进过程相符合。第二,五十三参的菩萨行蓝图,从体、相、用三个层面展开,显示了成佛的无尽自在和无限庄严。第三,善财演绎六位行法的过程中实现了空与有、真与俗、悲与智的圆满融合,体现了双回向的菩萨行特点。双回向的展开将自我解脱与普渡众生融为一体,众生无尽,菩萨行愿无尽,这正是普贤行的特点。第四,善财以上下求索的游历来实践菩萨行,他从一个修行品位升进另一个修行品位,游历了不同的生命境界而最终成佛。“游历”的形式十分贴近芸芸众生生命存在的方式,从而使芸芸众生的生命历程都有成为菩萨行程的可能,扩展了菩萨行的外延,具有浓厚的人间性。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绪论  9-13
第一章 五十三参的经文结构和线索  13-21
  第一节 经文结构  13-17
    一、整体结构  13-16
    二、内部结构  16-17
  第二节 明暗两条线索  17-21
    一、以"疑情"为明线  17-18
    二、以"信心"为暗线  18-21
第二章 菩萨行的蓝图  21-31
  第一节 三宝蓝图  21-25
    一、三宝与法界  22-23
    二、三宝与三圣  23-25
  第二节 三世间蓝图  25-31
第三章 菩萨行的展开  31-59
  第一节 菩萨行的起点  33-36
  第二节 菩萨行的进阶  36-59
    一、位前信行——十信位  36-38
    二、会理契真——十住位  38-43
    三、依真起行——十行位  43-47
    四、愿行会融——十回向  47-52
    五、悲智成德——十地位  52-56
    六、悲终起智——等觉位  56-57
    七、果德自在——妙觉位  57-59
第四章 菩萨行的特点  59-71
  第一节 双回向的菩萨行法  59-63
  第二节 上下求索的生命游历  63-71
    一、"游历"的隐喻  64-67
    二、上下求索的行为特点  67-71
结语  71-73
参考文献  73-77
致谢  77-79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9

相似论文

  1. 方东美中国哲学史研究,B26
  2. 法眼宗延寿佛教心性论及其实践观研究,B949.2
  3. 方东美生命哲学评述,B26
  4. 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文献研究,K877.9
  5. 本源一心,所异者跡,B948
  6. 闽东地区“释教” 的形成与仪式形态之研究,B948
  7. “四预流支”之研究,B948
  8. 道安与佛教中国化,B948
  9. 罗教与禅宗的修行观比较,B948
  10. 六朝江西佛教及其相关问题研究,B948
  11. 论禅定与心理分析,B948
  12. 炳灵寺石窟藏传佛教艺术研究,B948
  13. 佛教语言功能研究,B948
  14. 吐蕃时期佛经目录研究,B948
  15. 北魏平城民间佛教信仰心态研究,B948
  16. 《正理经》论辩学说的内在特征,B948
  17. 《圆觉经》研究,B948
  18. 唐代南宗禅传播研究,B948
  19. 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B948
  20. 印度佛教大帅阿底峡生平及思想研究,B948
  21. 宋恕的佛学思想,B948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宗教 > 佛教 > 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