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牧区乡村小学合校后所产生的问题

作 者: 海日罕
导 师: 特古斯巴雅尔
学 校: 内蒙古大学
专 业: 民族学
关键词: 小学布局调整 城市化 社会化 家庭教育
分类号: D42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已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颁布,使第二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在调整过程中出现了家长经济负担过重、学生辍学和小学生身体健康恶化、价值观不当等诸多问题。本文以内蒙古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A村学生和家长为案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2004年,A村小学被合并到幸福之路苏木小学,已有几十年历史的乡村小学从此画上了句号。接之而来的是该村学生和家长们所面临的“被城市化”的局面,它客观上促成了牧民的城市化进程。牧区学生在城市(城镇)环境中上学之后,他们原来较为合理的饮食结构遭到破坏,饮食习惯发生变化,由此他们身心健康受到了影响。因突然置身于陌生环境而又得不到父母关照和指导的情况下,尚未形成独立行为能力的小学生们立刻会接受“城市’’的和“时尚’’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引而往往会做出互相攀比有无、盲目追求名牌和乱吃杂食零食等不当行为。牧区孩子到城市上学必须住在校外的“宿舍”(其实都是城镇居民的凉房),其居住条件之差,可想而知。长期远离于父母的“宿舍”生活,促使他们同父母产生感情疏远和隔阂的同时,也使他们失去了接受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和情感教育所必须的场所和亲身参与的机会。本文从个体的社会化问题和牧民的城市化问题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述和分析,强调了家庭教育在社会化过程中所据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失性,并指出政府在牧区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刀切”的合校政策,不但没有很好地解决中小学教基础育问题,反而成了为迫使牧民城市化(“被城市化”)提供了一条理由或途径。

全文目录


外文摘要  5-7
论文内容摘要  7-9
Abstract  9-11
目录  11-13
正文  13-70
  参考文献  18-26
  参考文献  26-43
  参考文献  43-66
  参考文献  66-70
附件  70-160
致谢  160

相似论文

  1.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2.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3.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4. 建国初期学校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历史考察,G529
  5. 学生上学交通问题调查研究,G639.2
  6. 农民工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412.6
  7. 城市化进程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636
  8. 发达地区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研究,G78
  9. 苏州市“村改居”社区管理体制研究,D669.3
  10. 村民自治视野下的山西农民政治社会化研究,D422.6
  11. 贫困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研究,G78
  12. 父子关系、父性意识与儿童社会化的关系研究,G78
  13. 对80后社会角色担当问题的思考,D669.5
  14. 生存在接纳边缘,C924.2
  15. 天津市涉外教育系统外国留学生管理问题研究,G648.9
  16. 日本明治时期城市化剖析,K313.4
  17.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安置问题研究,D630
  18. 监狱行刑社会化研究,D926.7
  19. 黑龙江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G639.2
  20.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研究,F301
  21. 离石气温变化及城市化影响初步分析,P467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农民运动与组织 > 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 > 农民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