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官场现形记》量词研究

作 者: 蔡海荣
导 师: 方有国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官场现形记》 量词 组合结构 句法功能 比较研究
分类号: H1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时期白话文小说之一,成书年代正值汉语量词发展的完备时期,在词汇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描写内容接近社会现实的各个方面,口语化程度较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时期的语言面貌,对研究近代汉语量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描写《官场现形记》量词的分类、组合能力和结构功能,对《官场现形记》量词的整体面貌做大致的梳理。第一章,绪论。首先概述前人对量词的研究,确认量词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其次,介绍前人对《官场现形记》的研究成果,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三,界定量词,把容易和量词相混的其他词类区分开来,确立量词的界定标准,在此标准上对有关量词进行分类。第二、三章,《官场现形记》中的名量词、动量词。这两章分别对名量词和动量词进行穷尽式描写和数量统计。为方便归类,分类描写时尽量将意义相近的量词划为一组。每个量词括号后的数字“x”代表该量词在《官场现形记》中出现的频率。第四章,《官场现形记》的量词结构及其功能。首先描写量词结构的几种组合方式,然后介绍量词结构的句法功能,句法功能按照量词结构在句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补语、状语等情况分类,所举例子多为典型用法。第五章,量词的比较研究。本文将《官场现形记》中的量词和《西游记》、《现代汉语量词量词手册》进行比较,探寻其中的微观变化规律。第六章,结语。总结《官场现形记》中量词的特点。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第一章 绪论  7-14
  第一节 量词研究概述  7-8
  第二节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8-10
    一、本文选题意义  8-9
    二、研究方法  9-10
  第三节 量词的界定及分类  10-14
    一、量词的界定  10-12
    二、量词分类  12-14
第二章 《官场现形记》中的名量词  14-31
  第一节 度量衡量词  14-15
    一、长度单位量词  14
    二、容积和重量单位量词  14-15
    三、货币单位量词  15
    四、时间单位量词  15
    五、面积单位量词  15
  第二节 个体量词  15-22
    一、计人量词  16
    二、计物量词  16-22
    三、计事量词  22
  第三节 集合量词  22-25
    一、定量词  23
    二、不定量词  23-25
    三、品类量词  25
  第四节 兼用量词  25-29
    一、借用物体的某一部分名称  25-26
    二、借用器物的名称  26-27
    三、借有关动词  27-28
    四、借时间名词  28-29
  第五节 临时量词  29-31
    一、肢体类  29-30
    二、其他类  30-31
第三章 《官场现形记》中的动量词  31-36
  第一节 专用动量词  31-32
    一、计量动作或者动作的次数  31
    二、计量动作持续的过程  31-32
    三、计量斟酒上菜的次数  32
  第二节 借用动量词  32-33
    一、借用表示人体某一部分的名词  32
    二、借用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工具或事物的名词  32-33
  第三节 同形动量词  33-36
第四章 《官场现形记》中的量词结构及其功能  36-42
  第一节 量词结构的组合方式  36-39
    一、数词+量词  36-37
    二、代词+量词  37
    三、方位词+量词  37-38
    四、定词+量词  38
    五、量词+量词  38-39
  第二节 量词结构的句法功能  39-42
    一、做定语  39
    二、作谓语  39
    三、作宾语  39-40
    四、做主语  40
    五、做补语  40-42
第五章 《官场现形记》量词的比较研究  42-48
  第一节 与《西游记》量词的比较  42-45
  第二节 与《现代汉语量词词典》量词的比较  45-48
第六章 结语  48-50
  一、继承大于发展,过度痕迹明显  48
  二、分工越来越细,规范化程度提高  48-49
  三、量词体系逐渐完备,发展中仍有局限  49-50
参考文献  50-52
致谢  52-53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53

相似论文

  1.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2.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3. 中国大陆与台湾专业体育院校体操类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G831
  4. 数字时代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比较研究,G258.6
  5. 艺术体操教学中三种直观教学法的比较研究,G834
  6. 新时期我国东西部农民分化比较研究,D663.2
  7. 人教版、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比较研究,G633.3
  8. 河南省新乡市中学学校美术教学和校外美术教学的比较研究,G633.955
  9. 语气副词研究综述,H146
  10. 汉英量词对比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H195
  11. 英国和美国公务员录用制度比较研究,D756.1
  12. “人教版”与“上科版”高中物理教科书必修本STS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7
  13. 对外汉语精读教材中量词编排研究,H195
  14. 改琦与罗塞蒂女性绘画形象比较研究,J20-03
  15. 中日初中数学教材例题的综合难度之比较研究,G633.6
  16. 中职物理(通用类)教材的比较研究,G633.7
  17. 中英两国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G633.51
  18. 现行人教版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助学系统的比较研究,G633.3
  19. 异工同曲论“夕阳”,J624.1
  20. 山东筝派与河南筝派的比较研究,J632.32
  21. 莫扎特《G大调第一长笛协奏曲》演奏版本比较研究,J624.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近代、现代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