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四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 者: 孙鸿燕
导 师: 刘娅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营养与食品卫生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多重PCR 快速检测 正交实验
分类号: R15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7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全球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发,成为影响公共健康的重要因素,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流行的食源性疾病中,细菌性食物中毒居首位,因此,食品中病原性细菌检测是食品卫生安全检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目前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主要采用分离、培养然后生化鉴定的方法,不仅操作繁琐,检测周期较长,且每次只能检出一种细菌,一般需要一周左右才能提交检测报告,而且敏感度、特异性均较低。面对日益增加的多重混合污染,目前的检测方法显得滞后,因此建立快速、高效、准确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变得越来越迫切。多重PCR是在同一个PCR反应体系中同时加入了多对引物,从而实现了在同一体系中对多个目的片段的同时扩增,克服了常规PCR方法一次只能扩增个目的片段的缺点,从而为实现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同时检测,节省了成本和时间,多重PCR检测方法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建立一种同时检测四种常见致病菌的PCR方法,设计并筛选4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366bp、113bp、155bp、283bp。首先建立单重PCR检测体系,对标准菌株进行扩增并确定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经测序验证其同源性高达99%,特异性良好,灵敏度达101cfu/ml,从而为下步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建立多重PCR反应体系,根据影响多重PCR的主要因素,引物浓度,dNTP浓度,Taq酶浓度,Mg2+浓度设计了L9(34)正交实验寻找最优的反应条件,并对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最终反应体系50μ1。同时建立了两步法PCR扩增体系和循环条件,结果表明这4株致病菌均有清晰、特异的目标条带,志贺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灵敏度达到l01cfu/ml,0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性达到了102cfu/ml,因此,本研究所建立的检测四种病原菌的多重PCR体系的灵敏度达到了1.8×103cfu/ml。同时以国标法为对照,对人为接种致病菌的牛奶样品进行检测,和送检商品等样本共84份进行多重PCR检测,样品检测前用LB增菌液进行前增菌,结果表明,采用多重PCR方法简单快速且灵敏度高,整个检测时间在24 h以内,与国标法相比,应用多重PCR在84份样品检测中无假阴性,假阳性低于2%。本实验建立的多重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以实现对样品的快速检测,在检测食品中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菌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对控制病原菌传播,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也有积极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2
第1章 绪论  12-27
  1.1 食源性疾病及流行现状  12-13
  1.2 四种食源性致病菌及其危害  13-19
    1.2.1 志贺氏菌  13-15
    1.2.2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15-16
    1.2.3 金黄色葡萄球菌  16-18
    1.2.4 大肠杆菌O157:H7  18-19
  1.3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  19-24
    1.3.1 传统检测方法  19-20
    1.3.2 免疫学检测方法  20-22
    1.3.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22-24
  1.4. 本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学靶点  24-25
    1.4.1 志贺氏菌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  24-25
    1.4.2 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  25
    1.4.3 O157:H7 hlyA基因  25
    1.4.4 单增李斯特菌hlyA基因  25
  1.5 研究目的和任务  25-27
第2章 四种常见肠道病原菌单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7-41
  2.1 实验材料  27-28
    2.1.1 实验菌株及编号  27
    2.1.2 主要的试剂和培养基  27-28
    2.1.3 实验仪器  28
  2.2 实验方法  28-32
    2.2.1 致病菌DNA提取方法  28-30
    2.2.2 特异性基因的选择及引物设计  30
    2.2.3 单重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30-31
    2.2.4 单重PCR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测定  31-32
  2.3 实验结果  32-38
    2.3.1 三种方法提取DNA浓度和纯度的比较结果  32-33
    2.3.2 单重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33-34
    2.3.3 单重PCR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测定结果  34-38
  2.4 讨论  38-41
    2.4.1 致病菌DNA提取方法  38-39
    2.4.2 单重PCR特异性和敏感性  39-41
第3章 四种常见肠道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41-55
  3.1 实验材料  41-42
    3.1.1 实验试剂  41-42
    3.1.2 实验仪器  42
  3.2 实验方法  42-45
    3.2.1 四种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42-44
    3.2.2 多重PCR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测定  44
    3.2.3 人工感染牛奶中的应用  44
    3.2.4 多重PCR检测方法对市售食品的检验  44-45
    3.2.5 两步法多重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45
  3.3 实验结果  45-50
    3.3.1 四种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45-46
    3.3.2 交实验优化多重PCR实验条件  46-47
    3.3.3 温度优化结果  47
    3.3.4 多重PCR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测定结果  47-48
    3.3.5 人工感染牛奶样品中的应用  48-49
    3.3.6 多重PCR检测方法和国标方法对送检食品的检验结果比较  49
    3.3.7 两步法多重PCR反应体系的建立结果  49-50
  3.4 讨论  50-55
    3.4.1 多重PCR影响因素  50-52
    3.4.2 正交实验优化多重PCR  52
    3.4.3 多重PCR敏感性和特异性  52-54
    3.4.4 两步法反应体系的建立  54-55
第4章 结论  55-56
参考文献  56-61
致谢  61

相似论文

  1. 煤制液体燃料过程中可弃型催化剂的设计与实验研究,TQ529.1
  2. 三种中药浸膏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优化及降解动力学研究,TQ461
  3. 转基因稻米及其米制品外源重组DNA的检测,S511
  4. 熔融酯交换法制备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研究,TQ323.41
  5. 造纸污泥的生物干化试验研究,X793
  6. 黄精多糖提取工艺及黄精酸豆奶研制,TQ461
  7. 生物活性肽胶囊的分析及应用研究,R927.2
  8. 黑龙江杜尔伯特重度盐碱化草地改良技术研究,S156.4
  9. 层层组装法制备SERS基底及应用于有机小分子检测的研究,O657.3
  10. 基于神经网络的注塑制品翘曲优化研究,TQ320.66
  11. 波动水压对灌水器水力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S277.95
  12. 酶法合成西汀类手性中间体及其最佳反应参数的研究,R914
  13. 40Cr钢固体渗硼研究,TG156.87
  14. 钢筋混凝土梁桥承载力快速检评方法与承载力分析程序开发,U441
  15. 中小跨径桥梁快速检测设备的选型及组配,U446
  16. 阜新矿区矿井水混凝及过滤优化研究,X703
  17. 二恶英类化合物快速检测系统的初步构建,X502
  18. 优选高效脱氮功能菌株及复合脱氮菌群构建研究,X703
  19. 重金属镉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特性研究,X830
  20. 香菇、茶叶等植物源性辐照产品检测技术研究,TS207.3
  21. 腰果分级技术研究,TS255.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营养卫生、食品卫生 > 饮食卫生与食品检查 > 饮食中毒与饮食性疾病的预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