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生姜对复硝酚钠、DA-6的反应

作 者: 燕丛
导 师: 徐坤
学 校: 山东农业大学
专 业: 蔬菜学
关键词: 生姜 复硝酚钠 DA-6 产量 生理特性
分类号: S63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为多年生宿根作物,生长期长,养分需求量大,若栽培管理不当,极易造成植株早衰或徒长。因此,通过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调控其生长发育进程,对提高生姜产量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研究了新型植物调节剂复硝酚钠(Compound sodium nitrophenolate)、DA-6(N, N-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te)对生姜生长、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建立了复硝酚钠、DA-6施用量与生姜产量之间的二元二次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表明,复硝酚钠、DA-6均可显著提高生姜产量,但二者配施对生姜产量的交互效应为负值,表明复硝酚钠、DA-6不能混合施用。在本试验条件下,复硝酚钠、DA-6单施适宜用量分别为387和303 g/667m~2,其生姜产量分别达3118.60和3092.95 kg/667m~2,分别比对照增产26.59%和25.55%。2.土壤分别增施复硝酚钠400 g/667m~2、DA-6 300 g/667m~2,均具有显著促进生姜植株生长、提高生姜产量的效果。生姜生长前期以促根的效果最为显著,但随着生长的进行,植株各器官鲜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生姜收获时,复硝酚钠、DA-6处理的株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1.59%和14.02%,分枝数分别增加24.59%和28.69%,产量分别提高18.53%和22.30%,但复硝酚钠、DA-6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此外,复硝酚钠、DA-6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生姜根茎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改善了品质。3.增施复硝酚钠、DA-6,可显著提高生姜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生姜旺盛生长期复硝酚钠、DA-6处理生姜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比CK高4.58%、17.97%,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14.40%、20.45%。生姜根茎膨大后期,复硝酚钠、DA-6处理的根系活力分别比CK高51.2%,66.7%。生姜叶片的硝酸还原酶9月份达到最大值时,DA-6、复硝酚钠处理分别比CK高30.1%、20.8%。4.通过对生姜叶片黄化区姜田土壤分析,确定了生姜叶片黄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养分不平衡,表现为有效养分总量偏低,微量元素特别是Zn元素匮乏,土壤有效锌含量仅1.4mg/kg左右,低于1.5 mg/kg的临界值,排除了人们普遍认为pH不适或盐分过高导致生姜叶片黄化的观点。黄化姜田生姜植株养分含量普遍较低,其中锌元素差异显著,根茎、茎、叶中锌含量分别比正常植株低85.2%、50.5%、15.9%。5.通过对生姜叶片黄化姜田增施不同肥料,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了生姜生长,增产幅度达24.1%-46.1%,其中增施硫酸锌6 kg/667m~2效果最好,增产率达46.1%,其次为15 kg/667 m~2硫酸镁,增产率达38.0%。复硝酚钠、DA-6也可显著减轻生姜黄化症状,通过增施复硝酚钠200、400 g/667m~2、DA-6 200、400 g/667m~2,叶绿素含量提高了3.24-3.93倍,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了2.35-2.77倍,其中以400 g/667m~2效果最好,生姜叶片叶绿素含量几近正常生姜叶片。增施200、400 g/667m~2复硝酚钠、200、400 g/667m~2DA-6,产量分别达3050.5 kg/667m~2、3295.1 kg/667m~2、3303.8 kg/667m~2、3802.8 kg/667m~2、较对照分别增产32.0%、42.6%、42.9%、64.5%。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1 引言  12-20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理作用  12-15
    1.1.1 促进植物生长作用  12
    1.1.2 改善作物品质  12-13
    1.1.3 提高植物抗性  13
    1.1.4 促进矿质元素吸收  13-14
    1.1.5 延缓植物衰老  14-15
  1.2 复硝酚钠DA-6 应用研究进展  15-16
  1.3 植物叶片黄化原因及防控技术  16-18
    1.3.1 叶绿体  16-17
    1.3.2 矿质元素在叶绿素合成中的作用  17
    1.3.3 叶片黄化防控技术研究  17-18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20
2 材料与方法  20-26
  2.1 试验设计  20-21
    2.1.1 复硝酚钠、DA-6 配施试验  20
    2.1.2 复硝酚钠、DA-6 单施试验  20-21
    2.1.3 生姜植株叶片黄化原因分析  21
    2.1.4 生姜植株叶片黄化防控技术试验  21
      2.1.4.1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试验  21
      2.1.4.2 增施复硝酚钠、DA-6 试验  21
  2.2 测定方法  21-25
    2.2.1 生长量及产量  21-22
    2.2.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22
    2.2.3 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  22
    2.2.4 挥发油  22
    2.2.5 粗纤维  22-23
    2.2.6 维生素C  23
    2.2.7 叶片色素  23
    2.2.8 光合参数  23-24
    2.2.9 叶绿素荧光参数  24
    2.2.10 根系活力  24
    2.2.11 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  24
    2.2.12 植株矿质元素  24
    2.2.13 土壤养分测定  24-25
  2.3 数据处理  25-26
3 结果与分析  26-50
  3.1 复硝酚钠、DA-6 配施对生姜产量的影响  26-28
    3.1.1 回归模型的建立  26
    3.1.2 模型解析  26-27
      3.1.2.1 因子主效应分析  26-27
      3.1.2.2 单因子效应分析  27
      3.1.2.3 因子互作效应分析  27
    3.1.3 利用模型进行决策  27-28
  3.2 复硝酚钠、DA-6 对生姜生长的影响  28-30
    3.2.1 复硝酚钠、DA-6 对生姜植株生长的影响  28-29
    3.2.2 复硝酚钠、DA-6 对生姜植株不同器官鲜质量的影响  29
    3.2.3 复硝酚钠、DA-6 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  29-30
  3.3 复硝酚钠、DA-6 对生姜生理特性的影响  30-35
    3.3.1 复硝酚钠、DA-6 对生姜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30-31
    3.3.2 复硝酚钠、DA-6 对生姜光合作用季节变化的影响  31
    3.3.3 复硝酚钠、DA-6 对生姜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  31-32
    3.3.4 复硝酚钠、DA-6 对生姜叶片Pn-PFD 的影响  32-33
    3.3.5 复硝酚钠、DA-6 对生姜生姜叶片Pn-C02 响应特性  33-34
    3.3.6 复硝酚钠、DA-6 对生姜根系活力的影响  34
    3.3.7 复硝酚钠、DA-6 对生姜叶片硝酸还原酶的影响  34-35
  3.4 生姜叶片黄化原因分析  35-37
    3.4.1 黄化生姜生长和产量  35
    3.4.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35-36
    3.4.3 植株矿质元素分析  36-37
  3.5 生姜叶片黄化防控技术研究  37-50
    3.5.1 土壤增施微肥对黄化生姜的影响  37-40
      3.5.1.1 微肥对黄化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7-39
      3.5.1.2 增施元素肥料对生姜植株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39-40
    3.5.2 增施复硝酚钠、DA-6 对黄化生姜生长影响  40-50
      3.5.2.1 复硝酚钠、DA-6 对黄化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0-43
      3.5.2.2 复硝酚钠、DA-6 对黄化生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3
      3.5.2.3 复硝酚钠、DA-6 对黄化生姜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  43-44
      3.5.2.4 复硝酚钠、DA-6 对黄化生姜叶片Pn-PFD 的影响  44-45
      3.5.2.5 复硝酚钠、DA-6 对黄化生姜生姜叶片Pn-C02 的影响  45-46
      3.5.2.6 复硝酚钠、DA-6 对黄化生姜荧光参数的影响  46-48
      3.5.2.7 复硝酚钠、DA-6 对黄化生姜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48-50
4 讨论  50-54
  4.1 复硝酚钠、DA-6 的增产效果及适宜施用量  50
  4.2 复硝酚钠、DA-6 的增产机理  50-51
  4.3 生姜叶片黄化成因分析  51-52
  4.4 生姜叶片黄化防控技术  52-54
    4.4.1 施用元素肥料对黄化生姜的改善作用  52
    4.4.2 复硝酚钠、DA-6 对黄化生姜的改善作用  52-54
5 结论  54-56
  5.1 明确了复硝酚钠、DA-6 的施用量及增产效果  54
  5.2 探明了复硝酚钠、DA-6 增产的生理机制  54
  5.3 确定了生姜叶片黄化的原因  54
  5.4 提出了生姜叶片黄化防控技术  54-56
参考文献  56-65
致谢  65-66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66-67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67

相似论文

  1.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S646.15
  2. 遮光对丘陵茶园茶树产量指标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S571.1
  3. 水氮耦合对泸州烟区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S572
  4. 氮肥运筹及与留叶数互作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影响,S572
  5. 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淹性鉴定和不同耐淹性材料的光合参数差异,S565.4
  6. 温度及育苗方式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S668.4
  7. 肥料用量和配比对小洋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S567.239
  8.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9. 薰衣草生长发育及物质组分积累动态研究,S573.9
  10. 玉米抗倒伏有关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S513
  11. 变频调速对密集烤房流场及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S572
  12. 南京地区有机、特别及常规栽培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S63
  13. 有机、SEQ、特别和常规栽培对蔬菜产质量及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S63
  14. 江苏省杂草稻与栽培稻的比较研究,S511
  15. 氮肥及播期对低谷蛋白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S511
  16. 施氮量对小麦籽粒淀粉粒粒度分布的调控效应研究,S512.1
  17. 花前干旱锻炼对花后干旱逆境下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S512.1
  18. 蕾花期涝渍胁迫后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恢复生长的生理机制研究,S562
  19. 水稻生产力的基因型与播期效应模拟研究,S511
  20. 赣东北再生稻轻型化种植模式播期优化及其对源库关系的影响,S511
  21. 小麦主茎和分蘖根系发育的差异及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贡献,S51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薯芋类(块茎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