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分形理论的聚乙烯/贝壳粉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作 者: 施佳炜
导 师: 王依民
学 校: 东华大学
专 业: 材料学
关键词: 分形理论 聚乙烯 贝壳粉 力学性能
分类号: TB3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聚乙烯(PE)作为一种热塑性树脂,具有耐酸碱性、吸水性小、电绝缘性等诸多优点,是中国通用合成树脂中应用最广泛的品种,但在作为UHMWPE纤维胶粘剂制备防弹无纬布时,其抗冲击性能还不够理想。近年来,微细粒子填充改性高聚物制得的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颗粒的大小、掺杂比例、改性方法等诸多因素都成为了决定粒子在高聚物中分散程度的主要因素,而颗粒的分散程度又是决定材料力学性能优劣的关键。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颗粒大小、适当的掺杂比例、科学的改性方法,以及如何量化地描述各种因素影响下颗粒在基体中的分散情况成为了困扰人们的主要问题。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创新性地结合分形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度量颗粒在复合材料基质中分散情况的标准,之后运用该标准从理论上得到了最佳的颗粒掺杂比例,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本文通过将贝壳粉添加入聚乙烯中,利用贝壳粉的特殊层状结构来达到对聚乙烯材料的增强增韧。因此,贝壳粉在基材中的分散性及与基材的亲和性决定了其对基材的增韧作用。考虑了三种主要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因素,并分别对其影响下的样品进行分形特征检验:1.选取三种不同颗粒大小的贝壳粉按照同样的掺杂比例分别与聚乙烯共混,通过对材料脆断表面SEM进行分形特征检验,得到只有在颗粒大小为800目时材料表面才具有良好的自相似性,可以建立分形模型具体分析;2.采用钛酸酯偶联剂与硅烷偶联剂对贝壳粉进行改性处理,全部通过检验;3.按照五种不同贝壳粉掺杂比例将聚乙烯与贝壳粉共混,同样全部通过检验。运用分形理论对贝壳粉颗粒在聚乙烯中的分布情况进行进一步研究,选择建立分形密度相关函数模型来对五种贝壳粉掺杂比例下、分别经过钛酸酯偶联剂与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的复合材料断裂表面分形特征进行描述,通过分形维数的计算与比较得到在钛酸酯偶联剂改性下贝壳粉掺杂比例为3%时的样品断面具有最佳的颗粒分散性,从理论上得到了贝壳粉的最佳改性方法与掺杂比例。为了进一步证实该方法的科学可靠,我们引入了分形布朗运动的概念,并通过建立分形布朗运动模型更精细化地预测了最佳的掺杂比例,而其结果与之前密度相关函数模型所得到结果相吻合。通过冲击测试、拉伸测试、磨擦磨损测试研究了改性后贝壳粉的填加量对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当添加量在聚乙烯的3wt%时,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的63.5kJ/m2,断裂伸长率达到最佳的180.2%,磨损率达到最小的4.27×10-6mm3/(Nm)-1,从而充分说明了分形模型的建立可以定量地分析材料断面的分散情况,由此帮助人们选择最佳的颗粒掺杂比例与改性方法。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绪论  11-17
  1.1 聚乙烯/贝壳粉复合材料概述  11-12
    1.1.1 聚乙烯材料概述  11
    1.1.2 贝壳材料概述  11-12
  1.2 分形理论在材料学中的应用  12-15
    1.2.1 分形理论概述  12-13
    1.2.2 分形理论在材料学中的应用  13-15
  1.3 研究内容和结果总结  15-17
第二章 分形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7-34
  2.1 分形理论及经典模型  17-22
    2.1.1 分形的定义及特征  17-19
    2.1.2 几种经典分形模型  19-22
  2.2 分形维数的定义与其测度  22-29
    2.2.1 分形维数的定义  23-24
    2.2.2 分形维数的测度理论  24-27
    2.2.3 实际测度中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  27-29
  2.3 分形理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29-32
    2.3.1 分形理论在表面科学中的应用  29-30
    2.3.2 分形理论在高分子科学中的应用  30-32
  2.4 分形理论发展方向  32-34
第三章 聚乙烯/贝壳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影响贝壳粉分散性的重要因素  34-45
  3.1 贝壳粉的结构及改性  34-38
    3.1.1 贝壳粉的结构与性能  34-36
    3.1.2 贝壳优越力学性能的增韧机制  36-37
    3.1.3 贝壳粉的改性处理  37-38
  3.2 聚乙烯/贝壳粉复合材料的制备  38-39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38
    3.2.2 聚乙烯/贝壳粉复合材料的制备  38-39
  3.3 影响复合材料中贝壳粉分散性的重要因素  39-44
    3.3.1 贝壳粉颗粒大小的影响  39-41
    3.3.2 贝壳粉改性偶联剂的影响  41-42
    3.3.3 贝壳粉掺杂比例的影响  42-44
  3.4 本章小结  44-45
第四章 分形特征检验与分形模型的选取及应用  45-63
  4.1 聚乙烯/贝壳粉复合材料的分形特征检验  45-51
    4.1.1 颗粒掺杂复合材料表面分形特征  45-46
    4.1.2 聚乙烯/贝壳粉复合材料的分形特征检验  46-51
  4.2 分形密度相关函数模型的建立与分形维数的测度  51-57
    4.2.1 分形密度相关函数模型的定义  51-52
    4.2.2 分形密度相关函数模型的建立  52-54
    4.2.3 分形密度相关函数分形维数的测度  54-57
  4.3 分形布朗运动模型及分形布朗函数指数的测度  57-61
    4.3.1 分形布朗运动模型的定义  58-59
    4.3.2 分形布朗运动模型在自然地形模型中的应用  59-60
    4.3.3 分形布朗运动模型的建立及分形布朗运动函数指数的测度  60-61
  4.4 本章小结  61-63
第五章 聚乙烯/贝壳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表征与分析  63-71
  5.1 聚乙烯/贝壳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63-64
    5.1.1 冲击性能测试方法  63
    5.1.2 拉伸性能测试方法  63
    5.1.3 磨擦磨损性能测试方法  63-64
  5.2 聚乙烯/贝壳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64-68
    5.2.1 冲击性能测试结果  64-65
    5.2.2 拉伸性能测试结果  65-66
    5.2.3 磨擦磨损性能测试结果  66-68
  5.3 聚乙烯/贝壳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机理分析  68-69
    5.3.1 冲击及拉伸性能机理分析  68
    5.3.2 磨擦磨损性能机理分析  68-69
  5.4 本章小结  69-71
第六章 全文总结  71-73
参考文献  73-78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78-79
致谢  79

相似论文

  1. (ZrB2-ZrO2)/BN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烧结及其力学性能,TB332
  2. 超低碳贝氏体钢CO2激光-GMA复合焊接特性研究,TG456.7
  3. Mg-Zn-Y-Zr镁合金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TG146.22
  4. 废旧聚酯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研究,X791
  5. 聚乙烯亚胺修饰糖脂共聚物介导基因治疗研究,R450
  6. 凝胶注模SiC-AlN复相陶瓷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TQ174.62
  7. ODPA/异构ODA共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TQ323.7
  8.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抗蠕变性能研究,TQ342.61
  9. PVA基复合包装材料纳米SiO2改性及其对咸鸭蛋保鲜效果的影响,TS253.46
  10. 磷铵类两性离子修饰的新型抗凝血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R318.08
  11. 全降解聚乙烯地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Q320.721
  12. 聚乙烯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及迁移研究,TS206.4
  13. 牛血清蛋白和鱼精蛋白从NOCC/海藻酸盐水凝胶中的释放:两种不同等电点的生物分子的对照试验,R943
  14. 聚乙烯醇/聚苯乙烯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TQ340.1
  15. 镁合金板状坯材挤压参数的研究,TG379
  16. 基于人工生命的骆驼刺根系的模型构建与研究,TP311.52
  17. 射流场中氯磺化聚乙烯破乳脱挥过程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实验研究,TQ331.4
  18. 芳纶1313织物及其增强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TB332
  19. 滑石粉的改性研究及其对回收PP的增强增韧,TQ325.14
  20. 浮沉法分离回收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混合物的研究,TQ325
  21. 界面聚合制备小孔径复合超滤膜及其性能研究,TB383.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程材料学 > 复合材料 > 非金属复合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