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英国“教育行动区计划”研究

作 者: 贺香君
导 师: 顾美玲
学 校: 四川师范大学
专 业: 比较教育学
关键词: “教育行动区计划” 行动论坛 薄弱学校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对教育的关注重点。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世界各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以英国改革薄弱学校的成就较为显著。“教育行动区计划”是英国改革薄弱学校的具体措施。本文对“教育行动区计划”的产生动因作了说明和分析,概述了上至教育与技能部、下至学校在执行计划时需要承担的具体责任,并结合一些行动区实例说明了计划的实施成果,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以英国薄弱学校改进政策为鉴,旨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薄弱学校改造之路。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本研究问题的提出、国内外对“教育行动区计划”的研究情况作了较为详细地说明,并对文章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做了界定。第二部分是计划的产生动因。主要从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布莱尔政府的教育执政理念以及英国面临的基础教育现实三个方面来阐明“教育行动区计划”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是计划的具体实施。主要涉及政府的职责、行动区的做法、学校的努力三个方面,既有宏观调控也有微观执行。另外,皇家督学对“教育行动区计划”的评价体系也是该部分的内容。第四个部分说明了“教育行动区计划”的成效,总结了“教育行动区计划”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皇家督学的检查结果并结合相应行动区活动的结果来说明“教育行动区计划”的效力,虽然该计划有它的不足之处,但它对薄弱学校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第五个部分阐述了我国薄弱学校的情况,并结合英国“教育行动区计划”的经验对我国薄弱学校的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一、绪论  9-17
  (一) 问题提出  9-11
  (二) 文献综述  11-13
    1. 国内研究情况  11-12
    2. 国外的研究情况  12-13
  (三) 研究方法  13-14
    1. 文献法  14
    2. 因素分析法  14
    3. 比较法  14
  (四) 核心概念界定  14-17
    1. “教育行动区”(Education Action Zones EAZs)  14-15
    2. “行动论坛”(Action Forum AF)  15-17
二、英国“教育行动区计划”形成的动因  17-21
  (一) 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  17-18
  (二) 布莱尔新政府以“教育为首”的新执政理念  18
  (三) 英国一般学校基础教育状况  18-21
三、英国“教育行动区计划”的具体实施  21-34
  (一) 政府对教育行动区的财政投入、政策支持和评估  21-22
  (二) 教育行动区的管理机制  22-26
    1.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23-24
    2. “行动论坛”管理  24-25
    3. 资源共享  25-26
  (三) 学校的具体运行  26-34
    1. 教师聘任  26-27
    2. 课程设置  27-28
    3. 导师计划  28-30
    4. 信息交流技术  30-32
    5. 与工作相联系的学习  32-34
四、对英国“教育行动区计划”的评价  34-43
  (一) 实施成效  34-38
    1. 学习成绩  34-35
    2. 学科标准  35
    3. 信息衔接管理  35-36
    4. 出席率  36-37
    5. 学生的行为管理  37-38
    6. 学校的领导与管理  38
  (二) 经验分析  38-41
    1. 有力的经济支持  38-39
    2. 多元化的管理主体  39-40
    3. 充分的自主决定权  40-41
  (三) 教训反思  41-43
    1. 活动计划多而乱  41
    2. 沟通缺失、各自为政  41-42
    3. 忽略了学生的参与作用  42-43
五、英国“教育行动区计划”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43-50
  (一) 我国现阶段薄弱学校基本情况  43-45
    1. 教育经费严重缺乏  43-44
    2. 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  44-45
    3. 生源数量少、质量差  45
  (二) 几点启示  45-50
    1. 政府担负改进薄弱学校的重任  46-47
    2. 开辟教育的特殊区域  47-48
    3. 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社会力量和家庭力量积极参与教育  48-49
    4. 加强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的交流,有效利用教育资源  49-50
六、结束语  50-51
参考文献  51-57
附件  57-61
后记  61

相似论文

  1.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问题研究,G522.3
  2. 薄弱学校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角色研究,G632.3
  3. 英国“教育行动区”计划探究,G556.1
  4.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农村薄弱学校实验教学质量研究,TP399-C1
  5. 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G451.1
  6. 农村薄弱初中的成因及改造策略研究,G521
  7. 英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进策略研究,G556.1
  8. 薄弱学校改进策略的案例研究,G637
  9. 薄弱学校形成原因分析及改造策略研究,G521
  10. 薄弱学校内发式改革研究,G639.2
  11. M中学为什么发展滞后了?,G639.2
  12. 英国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改革研究,G556.1
  13. 英国示范学校研究,G556.1
  14. 薄弱学校学生学习心理分析及辅导对策,G442
  15. 乌海地区薄弱初中的改造构想,G639.2
  16. 信念的力量,G40
  17. 薄弱学校办学潜能开发研究,G521
  18. 多维视角下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研究,G637
  19. 薄弱学校办学潜能开发研究,G521
  20. 区域性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对策研究,G639.2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