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活着》的困境——小说与电影的探寻

作 者: 李天骥
导 师: 靳丛林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活着》 小说情节 叙事姿态 共同叙事 余华 内蕴 元叙事 叙事结构 叙事悖论 生活氛围 叙述者 叙事手法 “活 底色 “小人物 张艺谋 苦根 与生俱来 归宿 narrative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0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1章绪论:“活着”为何不是“幸存”余华写作的小说《活着》和根据这部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活着》都是1990年代的知名作品,学术界对两者的研究已有很多。本文拟选取一个新的视角,即从这个故事为何讲述的是“活着”而不是“幸存”这一问题出发,重新观察小说《活着》与电影《活着》这两个文本。在这个视角下,《活着》这一故事中存在着困境,小说的叙事和电影的叙事都致力于探寻走出困境的道路。这是《活着》的困境,很可能也是“活着”的困境。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尝试对这种困境加以描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活着’为何不是‘幸存’”这一追问给出一个或许远非成熟的答案。第2章“老人的讲述”与“镜头的纪录”:叙事手法的困境2.1“徐福贵”的话语裂隙:小说《活着》的叙事实验在小说《活着》的“元叙事”内外,徐福贵的话语存在着裂隙。元叙事之外,徐福贵的话总是简短而扼要,甚至往往是格言似的。作为元叙事的叙述者,徐福贵的话语常常游走在调侃与感伤的边缘。“两个徐福贵”在说话的水平上判若云泥,气派全然不同,可是小说里这些都是同一个人在同一个时间的言语。2.2“纪录”而不“窥探”:电影《活着》的叙事姿态在电影《活着》之前,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都张扬着“窥探”的姿态。可是《活着》却采取了“纪录”的镜头姿态,甚至刻意回避了小说情节中关乎“窥探”的元素。2.3“活着”的心路:小说与电影共同的叙事困境之一在余华罕见的叙事断裂与张艺谋特别的姿态调整中,本文抽绎出《活着》这个故事的叙事困境之第一个方面:“活着”的心路。小说和电影都无法回答这个关乎徐福贵式的“活着”能否成立至关重要的难题。第3章“命运”还是“历史”:叙事动因的困境3.1一个“不幸”的人:小说《活着》的叙事底色叙事结构中推进《活着》这个悲惨故事的动因,在小说里是“命运”。小说里提到了不少历史事件,可是这些都非推动情节的最有力因素,甚至就全书的主干情节来说这些大多是可有可无的。3.2一叶“残酷”历史:电影《活着》的叙事暗线电影《活着》却在着力讲述中国“大时代”里一个“小人物”的生活。动荡的中国历史成了电影《活着》的叙事暗线,成了在艺术上成就徐福贵这个人物的神秘之手。3.3“活着”的世界:小说与电影的共同叙事困境之二一旦灾难归于了“命运”或“历史”,徐福贵式的“活着”却也就变成了无底深渊。这就再次涉及到了《活着》这个故事的困境。困境的这个方面,事关“活着”的世界。故事结束时,根本的叙事动因完好如初,叙事只能刻意选择一个平静的时刻草草结束。第4章“目的”的有无:叙事内蕴的困境4.1“有情”与“牵挂”:小说《活着》的叙事悖论余华期许的叙事内蕴是“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小说里支撑福贵活着的却始终是“有情”与“牵挂”,叙事逻辑让福贵不可能只是纯粹的“活着”,不可能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4.2“温暖”与“希望”:电影《活着》的叙事归宿在电影《活着》中,叙事内蕴的自我矛盾没有尖锐到小说里那样的程度,原因很简单:徐福贵在影片结束时依然生活在理所当然的“有情世界”之中,影片在一片温暖而充满希望的生活氛围中告终。4.3“活着”的根据:小说与电影的共同叙事困境之三至此,我们终于说到了《活着》故事自身困境最根本的方面:“活着”的根据。这才是这个故事在叙事手法与叙事动因方面遭遇困境的真正原因。在笔者看来,这个困境至此是无解的。缺乏稳固根基的“活着”首先就解决不了自身的问题,迎合这样的“活着”,就难以走出“活着”的困境。第5章结论:没有“not to be”,没有“幸存者”综上,本文探讨了《活着》这个故事与生俱来的困境。这个困境说到底是由于否定了“‘活着’的根据”这个问题。而否认“‘活着’的根据”其实源于否认“not to be”的冲动,这样看来,《活着》的困境其实并不是《活着》创作者的失误,它只是集中体现了每一个人的困境,或者说,哲学的终极困境。本文在质疑了《活着》的小说与电影文本之后反证了这个故事的巨大价值。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4-7
Abstract  7-11
第1章 绪论:“活着”为何不是“幸存”  11-13
第2章 “老人的讲述”与“镜头的纪录”:叙事手法的困境  13-17
  2.1 “徐福贵”的话语裂隙:小说《活着》的叙事实验  13-15
  2.2 “纪录”而不“窥探”:电影《活着》的叙事姿态  15
  2.3 “活着”的心路:小说与电影共同的叙事困境之一  15-17
第3章 “命运”还是“历史”:叙事动因的困境  17-20
  3.1 一个“不幸”的人:小说《活着》的叙事底色  17-18
  3.2 一叶“残酷”历史:电影《活着》的叙事暗线  18-19
  3.3 “活着”的世界:小说与电影的共同叙事困境之二  19-20
第4章 “目的”的有无:叙事内蕴的困境  20-25
  4.1 “有情”与“牵挂”:小说《活着》的叙事悖论  20-22
  4.2 “温暖”与“希望”:电影《活着》的叙事归宿  22-23
  4.3 “活着”的根据:小说与电影的共同叙事困境之三  23-25
第5章 结论:没有“not to be”,没有“幸存者”  25-28
注释  28-29
参考文献  29-30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30-31
后记  31

相似论文

  1.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2. 罗非鱼片热泵干燥模型及其干燥工艺的研究,TS254.4
  3. 基于电穿孔技术的活细胞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R318.51
  4. Gsα的过表达和缺失对果蝇大脑发育的影响,Q75
  5. 猪细小病毒河南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6. 芘降解菌株SE12的分离和鉴定及其降解效果研究,X172
  7. 土壤酶活测定及土壤微生物总蛋白的提取、纯化与鉴定,S154
  8. 叶绿素缺乏对大豆叶片光能分配及耐光抑制特性的影响,S565.1
  9. 独活寄生汤对兔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体内肿瘤坏死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5
  10. 禽流感H9N2灭活抗原饮水免疫对鸭消化道局部和全身免疫水平的影响,R392
  11. 低钠盐火腿肠的研制及其贮藏特性研究,TS251.65
  12. 不同施肥措施对矿区复垦土壤活性碳库的影响,S158
  13. 甲乙肝联合疫苗和乙型脑膜炎疫苗接种后安全性评价的动物实验研究,R186
  14. Vero细胞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制备过程中制造工艺及检定技术的优化,R392
  15. 原发性前房角关闭激光治疗前后前房角的UBM改变,R779.63
  16. 新中国建立60年媒体“英模人物”报道的变迁,G212
  17. 咪唑类离子液体选择性电极的制备及其活度系数研究,O646
  18. 建国以来人物报道变迁研究,G212
  19. 东乡族伊斯兰教历史人物研究,B968
  20. 写实水墨人物画造型方式探析,J212
  21. 论工笔人物画的装饰美—与我的创作实践,J21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