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作 者: 胡志华
导 师: 万伦来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区域经济差异 空间计量模型 协调发展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拉大,是我国面临的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国家和各地政府都在寻求各种缩小差异的战略。本文首先阐释了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的有关理论,为全文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构建了一个空间计量模型,结合淮河流域33个市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程度。再次,本文根据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依据若干构建原则,构建了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最后,结合以上分析,提出了若干促进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区域经济差异也在不断拉大;从业者人数、工业化水平即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财政支出是导致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它们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淮河流域市场分割、各自为政现象严重,区域利益共享机制和产业分工协调机制缺乏,区域间要素传递机制运作不畅,行政协调乏力等问题突出,必须尽快建立健全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致谢  7-12
第一章 绪论  12-20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13
    1.1.1 选题背景  12-13
    1.1.2 选题意义  1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7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3-15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5-17
  1.3 研究方法和本文框架  17-19
    1.3.1 研究方法  17-18
    1.3.2 本文框架  18-19
  1.4 论文的创新点  19-20
第二章 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0-27
  2.1 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理论  20-24
    2.1.1 均衡增长理论  20-21
    2.1.2 非均衡增长理论  21-24
  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4-27
    2.2.1 区域分工理论  24-25
    2.2.2 区域经济联系理论  25-26
    2.2.3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6-27
第三章 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27-38
  3.1 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7-29
    3.1.1 总体状况  27-28
    3.1.2 区域经济差异现状  28-29
  3.2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29-30
  3.3 模型的估计及检验  30-32
    3.3.1 模型的估计  30
    3.3.2 模型的检验  30-32
  3.4 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  32-38
    3.4.1 变量选择  32
    3.4.2 模型设置  32-33
    3.4.3 数据来源  33
    3.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33-38
第四章 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  38-45
  4.1 淮河流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38-39
  4.2 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  39-40
    4.2.1 构建的基本原则  39
    4.2.2 基本架构  39-40
  4.3 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  40-45
    4.3.1 区域一体化机制  40-41
    4.3.2 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机制  41-42
    4.3.3 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42-45
第五章 促进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45-49
  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  45
  5.2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区域内经济布局  45-47
  5.3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  47
  5.4 统筹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融合经济  47-48
  5.5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48
  5.6 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8-49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49-51
  6.1 全文总结  49
  6.2 研究展望  49-51
参考文献  51-54

相似论文

  1. 胶南市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G719.2
  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X24
  3. 和谐社会视域下节庆体育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G812.42
  4. 当代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目标定位探析,G522.3
  5. 国际贸易、本地市场效应与贸易条件:中国的经验,F224
  6.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与重庆经济发展研究,F127
  7. 区域经济法基本问题研究,F127
  8. 哈大齐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工业走廊建设协调发展研究,G719.2
  9. 广西“两区一带”区域经济差异研究,F127
  10. 辽宁省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F752.8;F224
  11. 城镇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问题研究,F301
  12. 清代淮河流域交通路线的布局与变迁,K249
  13. 促进我国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F812.0
  14. 服务业集聚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F127;F224
  15. 西部大开发十年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F127
  16.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低碳经济政策创新研究,F205
  17. 新疆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性研究,F121.3
  18. 新疆巴州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预测与调控,X321
  19. 河北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证研究,X321
  20. 矿区资源与经济协调性研究,F426.1
  21. 中小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协调发展研究,TU984.191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