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作 者: 袁媛
导 师: 文宗瑜
学 校: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专 业: 财政学
关键词: 经营性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改革
分类号: F123.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国有资产是所有权归全体人民所有的资产,无论是从产权理论出发,还是从现实的可操作性来看,全体人民不是一个能实现有效管理的产权主体。因此,我国的国有资产实行国家所有制,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资产的所有权。国有资产按其属性和发挥的作用可以划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最受关注。一方面,经营性国有资产广泛分布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安全;另一方面,经营性国有资产在所有国有资产中最活跃,其广泛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在公平竞争中力求实现保值增值。本文从研究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入手,在回忆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正在推进的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改革。在宏观层面上,十六大以后,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新的管理体制正在建立,政府的工作重点逐步从管资产过渡到管资本上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都在发生本质的变化。在微观层面上,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在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的历史问题也在政府的配合下逐步解决。同时,一些巨型国企航母也相继组建。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各项改革,全面提升了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丰富了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最后,本文进一步就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要求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理论的描述,从管理体制框架的建立、绩效考评的科学开展以及监督体系的全面形成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文章最后针对新条件下出现的各类问题,如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布局和结构问题、国有垄断企业的“双高”问题和信息披露问题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录  6-9
第一章 绪论  9-15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9-11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1-12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  11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  11-12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12-13
    一、研究方法  12
    二、内容框架  12-13
  第四节 主要的创新与不足  13-15
    一、主要创新  13
    二、主要不足  13-15
第二章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15-23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前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949-1978年)  15-16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978年至今)  16-23
    一、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和企业关系探索阶段(1978-1988年)  16-19
    二、国资局统一管理各类国有资产阶段(1988-1998年)  19-20
    三、国资局撤销后多部门共同管理经营性国有资产阶段(1998-2003年)  20
    四、设立新的国资机构监督和管理经营性国有资产阶段(2003年至今)  20-23
第三章 为提高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水平而推进的改革  23-49
  第一节 政府职能部门探索从"资产管理"向"资本管理"转变  23-27
    一、国有企业对计划的执行使经营性国有资产更多地表现为实物形态  23-25
    二、股份制改革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股权形态管理创造了条件  25-27
  第二节 政府职能部门加快推进"政资分离"和"政企分离"  27-33
    一、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设立代表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专司机构  27-29
    二、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国有集团公司负责运营国有资本  29-30
    三、各类国有企业通过使用经营性国有资产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30-33
  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及历史遗留问题解决  33-41
    一、股份制是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34-37
    二、国企改革中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37-41
  第四节 国有企业的大国有集团战略及做大做强战略  41-49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不仅数量多而且平均规模小  41-43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多而小的国有企业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43-44
    三、通过组建大国有集团可实现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  44-49
第四章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49-67
  第一节 建立分级行使产权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49-53
    一、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49-51
    二、国务院及地方人民政府分别履行出资人职责  51-53
    三、分级行使产权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可以不断调整  53
  第二节 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专业化  53-60
    一、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职能  53-56
    二、明确政府各部门的监督职责  56-59
    三、鼓励社会公众进行外部监督  59-60
  第三节 全面构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绩效评价体系  60-67
    一、授权出资人代表开展经营性国有资产运营的绩效评价工作  60-62
    二、政府全权负责对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工作的绩效评价  62-65
    三、鼓励公众参与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工作  65-67
第五章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  67-85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布局和结构调整  67-74
    一、国有资本应继续并加速从绝大多数竞争性行业领域退出  67-70
    二、国有资本应保持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领域的控制力  70-72
    三、国有资本应该根据市场和经济发展需要择机进退特定行业领域  72-74
  第二节 努力促进并实现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协调发展  74-76
    一、国有经济从布局上调整为非国有经济发展提供空间  74
    二、国有经济继续为非国有经济发展扮演开路人的角色  74-75
    三、国有经济应努力强化其对非国有经济的引导作用  75-76
  第三节 推动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的信息公开  76-81
    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依据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要求全面公开监管信息  76-78
    二、国有企业应参照上市公司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企业的信息公开制度  78-80
    三、人大会和社会公众有权要求企业或机构公开监管和运营信息  80-81
  第四节 通过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支持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  81-85
    一、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国有企业的"双高"激增了社会矛盾  81-82
    二、通过改革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来实现全社会劳动分配的相对公平  82-83
    三、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将有助于减少寻租行为和资源低效配置  83-85
参考文献  85-87
后记  87

相似论文

  1.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2.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3. 破解城乡结合部地区二元管理体制难题,D630
  4. 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G632.3
  5.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G633.3
  6. 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改进,G647
  7. 高职课程改革研究,G712.3
  8. 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策略,G632.3
  9.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0.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G633.55
  11. 我国政府环境责任的完善,D922.68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13. 中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D630
  14. 南京市浦口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讨,F326.2
  15. 广东2010年英语高考改革方案对农村高中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的反拨效应,G634.41
  16.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人力资源领导研究,G632.3
  17.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七年:一位亲历者的自我反思,G632.3
  18.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19. 云南省开展电矿结合研究,F426.61
  20. YSZY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F270
  21. 南京市街道办事处改革趋势研究,D630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 国有资产管理与评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