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作 者: 李奎
导 师: 宋元梁
学 校: 西安工业大学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县域经济 技术创新 关系
分类号: F276.3;F273.1;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93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30年的发展中,中小企业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带动技术进步和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作用巨大。但是,现有县域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遇到了技术落后、人才匮乏和资本短缺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策略的选择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这使得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因此,研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实施正确的技术创新策略,让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避免技术创新的巨大风险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以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企业创新理论、产业经济理论、策略管理和企业成长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个别分析与一般分析等方法,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是以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整理各类统计年鉴、年报等数据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回顾以往相关研究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分析了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包括:资本短缺、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和粗放经营等。第三,将蒲城县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县域经济依托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县域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县域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第四,针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发展农村金融,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弹性引进技术人才;完善中介服务网络;完善风险规避机制。这些对策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有利于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本研究基于我国的现实背景,从理论与实证结合的角度,为促进我国县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同时提高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理论上,对中小企业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归纳总结。实践上,建立在理论与实证基础上的研究结论,为提高我国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1 绪论  9-12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意义  9-10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9
    1.1.2 研究方法与意义  9-10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10-12
    1.2.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0-11
    1.2.2 全文结构  11
    1.2.3 本文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1-12
2 理论综述  12-18
  2.1 新经济增长理论  12-14
    2.1.1 基于干中学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12-13
    2.1.2 基于R&D的内生增长模型  13-14
  2.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4
  2.3 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4-16
  2.4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  16-17
  2.5 本章小结  17-18
3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问题  18-28
  3.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比较  18-23
    3.1.1 国内外差距  18-20
    3.1.2 城乡差距  20-21
    3.1.3 东西部差距分析  21-23
  3.2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23-24
    3.2.1 科技经费投入逐年增长,但投入力度仍需加强  23
    3.2.2 科技人员不断增加,素质有所提升  23
    3.2.3 专利申请数量不断增加,专利产出显著增长  23-24
  3.3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  24-25
    3.3.1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24
    3.3.2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差距明显  24-25
  3.4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25-27
    3.4.1 资本短缺  25-26
    3.4.2 人才匮乏  26
    3.4.3 技术落后  26
    3.4.4 粗放经营  26-27
    3.4.5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27
  3.5 本章总结  27-28
4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28-46
  4.1 蒲城县的实证分析  28-37
    4.1.1 相关变量的测量  28-31
    4.1.2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31-32
    4.1.3 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分析  32-36
    4.1.4 回归分析  36-37
  4.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37-38
    4.2.1 发达地区的经验  37-38
    4.2.2 蒲城县发展模式思考  38
  4.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8-45
    4.3.1 县域经济发展依托于中小企业  38-41
    4.3.2 技术创新是县域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41-44
    4.3.3 技术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4-45
  4.4 本章小结  45-46
5 对策研究  46-50
  5.1 发展农村金融,增加资金投入  46
  5.2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46
  5.3 弹性引进技术人才  46-47
  5.4 完善中介服务网络  47
  5.5 完善风险规避机制  47
  5.6 蒲城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策  47-49
  5.7 本章小结  49-50
6 全文总结  50-51
  6.1 结论  50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50-51
参考文献  51-53
致谢  53-56

相似论文

  1. 基于BAP的数据压缩、操作与查询处理系统的实现,TP311.13
  2.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3.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4.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5. 创新资源环境与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F273.1
  6. 社会阶层分化视野下的党群关系研究,D252
  7. 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民主化探究,D819
  8.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在国外基础教育办学中的应用研究,G471
  9. 初中生自我意识与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关系的研究,G632.0
  10.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研究,G647
  11.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哲学思考,F272
  12. X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私募股权融资方案研究,F426.7
  13. 天龙山濒危植物丽豆的环境生态学研究,Q948
  14. 基于护士沟通能力的护患关系研究,R47
  15. 东正教哈尔滨教区研究(1898-1956年),B979
  16. 新时期劳动关系中农民工不作为问题研究,D412.6
  17. 初中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性心理的关系研究,G444
  18. 生态消费的哲学思考,X2
  19. 酮类化合物的3D-QSPR研究,O641
  20.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研究,B038
  21. 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研究,F812.4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