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骆临海集笺注》注释研究

作 者: 杨冰梅
导 师: 郭芹纳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陈熙晋 《骆临海集笺注》 注释 成就 不足之处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骆宾王是历史上曾受贬抑和轻视的一个人物,其诗文在明清两代开始颇受关注和礼遇,出现了明代胡应麟的《补唐书骆侍御传》、吴之器的《骆丞列传》等,尤以清代陈熙晋的《骆临海集笺注》流布最广、影响最大,但是相较于其他唐代诗人的研究性著作的数量和种类,《骆临海集笺注》所受到的关注不多,相关研究很少。论文试图从训沽学角度对《骆临海集笺注》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讨论,以归纳总结出陈熙晋注释上的特色和不足,全篇分绪论、止文和总结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骆临海集笺注》一书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作者陈熙晋的生平概况以及《骆临海集笺注》一书的简要说明。正文部分着重于从训诂学角度对《骆临海集笺注》一书的注释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陈熙晋注释资料丰富,内容全面,主要包括文字校勘、词义解释(包括注音、用字情况说明)、诗句解说、语法修辞现象说明、诗歌艺术品评以及注释思想等方面:一、文字校勘:《笺注》一书在校勘方面辑录完备、修补疏漏、校订讹误、大量存录异文,使明清以来流传的各本骆宾王集有了一个完善的定本,最大程度上呈现了骆诗的原貌。二、词义解释:充分借鉴前人的注释成果及工具书,结合具体语境,灵活解释词义。此外,利用直音法及声调定音法给一些词语注音,尤其注重给多音多义词、地名等注音。三、诗句解说:主要采用提供背景、结合生平来解句的方法,兼有翻译法;往往引用与诗句意境相符、意思相近的诗文来解说诗句,往往达到神似的效果。四、语法修辞现象说明:分析说明骆诗中各类语法类修辞现象,以便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五、艺术品评:指点读者骆宾王诗句的写法,引导读者欣赏诗句,同时侧重于对骆宾王历史评价的翻案,对其人格大加颂扬。六、注释思想:注释中贯串着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两种思想,站在时代生平和作者心理两个角度,解释多恰切中肯。总结部分从整体上归纳总结了陈熙晋在注释上所取的成就,同时,站在今人的角度,客观地指出了他注释上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指出《笺注》对今人注释并研究骆宾王诗歌及其它诗文的巨大参考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1章 绪论  8-12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状况  8-9
    1.1.1 选题意义  8-9
    1.1.2 研究现状  9
  1.2 陈熙晋及其《笺注》  9-12
第2章 《笺注》注释内容(上)  12-48
  2.1 校勘  12-22
    2.1.1 校勘内容  12-19
    2.1.2 《笺注》校勘的成就  19-21
    2.1.3 《笺注》校勘的不足  21-22
  2.2 注音  22-26
    2.2.1 注音类型  22-26
  2.3 说明用字情况  26-29
    2.3.1 分析原诗中的用字  26-27
    2.3.2 说明出处中用字与原诗用字的关系  27-29
  2.4 释词  29-44
    2.4.1 释词方式  30-38
    2.4.2 释词内容  38-42
    2.4.3 释词特色  42-44
  2.5 解句  44-48
    2.5.1 解句的方式  44-46
    2.5.2 解句的内容  46-48
第3章 《笺注》注释内容(下)  48-64
  3.1 解释语法现象  48-49
    3.1.1 说明词类活用  48
    3.1.2 说明构词法和句法  48-49
  3.2 说明修辞手法  49-56
    3.2.1 指出用典  49-53
    3.2.2 指出代语  53-54
    3.2.4 指明借代  54
    3.2.5 指出双关  54-55
    3.2.6 指出比喻  55-56
  3.3 艺术赏析  56-59
    3.3.1 指明谋篇布局的章法  56-57
    3.3.2 指出写作手法  57-58
    3.3.3 指导读者欣赏  58
    3.3.4 对诗人人格的品评  58-59
  3.4 注释思想  59-64
    3.4.1 知人论世  60-61
    3.4.2 以意逆志  61-64
第4章 《笺注》注释上的成就与不足  64-76
  4.1 《笺注》注释上的成就  64-68
    4.1.1 搜罗各家之注,兼容并包  64
    4.1.2 索引意识  64-65
    4.1.3 精简意识——对所征引原文适度缩写和省略  65-66
    4.1.4 排比归纳意识  66
    4.1.5 订疑纠谬  66-68
  4.2 《笺注》注释上存在的不足  68-76
    4.2.1 引文方面  68-69
    4.2.2 失注  69-70
    4.2.3 只引出处,不加注解  70
    4.2.4 仅指出所出篇章名称而已  70
    4.2.5 只注基本义,未揭示出使用义和特殊义  70-71
    4.2.6 注释失误或不当  71-72
    4.2.7 考据过多,节外生枝  72-74
    4.2.8 体例不统一  74
    4.2.9 征引繁琐  74-75
    4.2.10 过于推崇《文选》李善注,而轻视五臣注  75-76
结语  76-78
参考文献  78-82
致谢  82-8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4-85

相似论文

  1. 初中生学业亲子沟通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B844.2
  2. 军校飞行学员学习绩效机制研究,E251.3
  3. 种族屠杀后卢旺达教育重建问题研究,G40
  4. 员工成就动机与职业承诺、工作投入关系研究,C93-05
  5. 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的英文注释问题研究,H195.4
  6. 对随州市吉祥寺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研究,F327
  7. 学校对留守儿童学业成就影响的个案研究,G521
  8. 中学生学业求助与成就目标、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G444
  9.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注释商榷辨正,G633.3
  10. 成败情景下成就目标对归因方式及任务投入的影响,G642.4
  11. 江永乐律学思想初探,J612
  12.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工作成就感的研究,G645.1
  13. 医学院大学生考试焦虑与主观课业负担和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B844.2
  14. 高校学生家庭功能、自我概念和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B844.2
  15. 注释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H319
  16. 对外汉语初级教材同译动词考察,H195
  17. 《西游记》与骈体文,I207.419
  18. 苏轼表文研究,I207.6
  19. 初中生数学学业情绪的研究,G633.6
  20. 中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G442
  21. 网络远程学习中中学生成就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G434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