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用生命探寻文学的夜路

作 者: 姜萍
导 师: 王卫平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爱情 符号化 反媚俗化 时代价值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作家。他将坎坷的人生、不幸的遭遇融解在他的文学创作道路上,在身体的受限、写作环境的限制之下,他依然用他敏锐的观察视角和独特的创作主题表现着人生。他的作品中表现了他情感的细腻、语言的精致、情节的曲折,思想力量的有力彰显体现了他不屈的性格、敏锐的思想,他并不慷慨陈词但却句句深刻,他并不故弄玄虚却丝丝入扣,他并不懦弱无助却坚强不屈。最为让人钦佩的是,他在面对自己不如意的人生时,并不悲观厌世,他将生命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人的生存困境的思索中。在当今时代,我们缺少的就是一种精神信仰和内在精神的建构标准,我们被物欲蒙蔽了精神探寻的道路,将精神的追求排斥于物欲的满足之外。史铁生真情实感的、隽永深刻的、贴近生活的写作将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一次洗礼、一次重建。本文试图从他精神历程的转变来探讨他对爱情、人生、命运的看法以及在文学创作中独特的叙事模式,复调式格局,作品人物及情节的富有哲理性设计,和他的文学创作思想及风格对当今社会的价值这些方面进行系统的阐释,旨在揭示他的写作从返观自我的真实存在上升到对整个人类的价值考量这一过程带给我们的启发和意义。第一部分:主题的选择。爱这个主题是史铁生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始终热衷的主题。具有理性思维的史铁生不局限于把爱的目光投放在狭隘的男女之爱中,他用爱的方式去解放身体,在精神冲破身体躯壳的束缚后,去实现自我的终极价值。第二部分:创作特点。把史铁生的文学创作历程清晰的划分为三个时期。通过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分析他风格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体验到史铁生思想演变的过程以及他是如何体会人的生存境遇、命运困境的。在他的作品中,试用了很多独特的方式去表达他的思考,文章将从故事结构、写作格局、情节设计等方面详细总结他的文学创作特点。第三部分:时代价值。在当今这个趋于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史铁生作为当代文学领域中的一位思想型作家,总保持着一种沉稳、低调的创作态度。他始终以一种博大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来审视当下,不谄媚于市场和功利,追求于纯文学的道路。他的作品从关注个体命运发展延伸到人类的精神归宿。他孤高的精神世界和异己的创作立场潜藏着对现实精神信仰缺失的批判态度。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9
引言  9-11
第一章:爱的意义  11-18
  一、爱是孤独的证明  11-14
  二、爱的信仰引渡人生  14-18
第二章 文学创作特色  18-26
  一、文学创作的发展轨迹  18-21
  二、文学创作的独特叙述模式  21-22
  三、作品的独特之处  22-26
第三章 文学创作的时代意义  26-29
  一、反对媚俗文化的盛行  26-27
  二、重塑精神信仰的旗帜  27-29
结语  29-30
注解  30-33
参考文献  33-3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35-36
致谢  36

相似论文

  1. 90后大学生爱情观调查与研究,G641
  2. 东汉文人五言诗主题嬗变,I207.22
  3. 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I207.42
  4. 论《月亮和六便士》中毛姆的厌女情结,I561.074
  5. 英汉诗歌中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H05
  6. 试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及其意义,B565
  7. 浅析歌剧选段《不幸的人生》演唱时的情感表达,J616
  8.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痛苦抉择—论克里斯塔•沃尔夫小说《分裂的天空》中的抉择主题,I516
  9. 情势变更原则在买卖合同中的适用,D923.6
  10. 宁式家具现代化的研究,TS664.01
  11. 论建筑风服装的创意造型设计,J523.5
  12. 明清时期“喜相逢”纹样艺术符号研究,J522
  13.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及其设计应用,J218.7
  14. 动画角色造型中的抽象化优势研究,J218.7
  15. 传统蝙蝠纹样艺术符号研究,J524
  16. 新世纪香港城市爱情剧研究,J905
  17. 从“符号化”与“产业化”解读《喜羊羊与灰太狼》,J954
  18. 符号化消费语境下的影像广告语言研究,H152
  19. 突围与颠覆,I561.074
  20. 镜中萨拉—多丽丝·莱辛之《又来了,爱情》,I561
  21. 论乔治·艾略特小说中“人本宗教”观照下的伦理道德观,I56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