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儒学时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深厚底蕴
作 者: 孟七应
导 师: 王韵秋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儒学 时代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构建 底蕴
分类号: B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任何一种思想文化的产生,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发展基础。现代先进文化的建设,不能割裂历史的传统。我们今天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在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以“仁”为核心的儒学价值体系逐步衍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生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这是我们建设现代先进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批判继承儒学价值体系的合理因素和价值精华,为现代先进文化的建设提供丰富的营养,让儒学价值体系的时代性价值为我所用,这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分析儒学价值体系的内容和历史作用为出发点,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对儒学价值体系进行了时代性的转换,旨在提炼儒学价值体系中的积极因素和时代价值,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文章从结构上分为四部分。其中,第一章着重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作用入手,梳理了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理论,并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概括;第二章阐述了儒学价值体系形成的历史过程,展现了儒学价值体系的内容及结构,总结了儒学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作用;第三章从儒学价值体系衍进的脉络切入,展现了儒学价值体系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结合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对儒学价值体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时代性的转换,并就儒学价值体系的时代性价值,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启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第四章主要从儒学的仁道观、群己观、义利观和理欲观等,四个方面的时代价值入手,论证了儒学时代性价值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借鉴。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7 目录 7-10 导论 10-19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10-13 (一) 问题的提出 10-11 (二) 问题研究的意义 11-13 二、相关研究综述 13-16 (一) 儒学研究综述 13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13-14 (三) 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研究综述 14-16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6-17 (一) 研究思路 16 (二) 研究方法 16-17 四、可能创新之处、难点与不足 17-19 (一) 可能创新之处 17 (二) 难点和不足 17-19 第一章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理论 19-31 一、价值观念、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19-25 (一) 价值和价值观念 19-22 (二) 社会价值意识和社会价值观念 22-23 (三) 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23-25 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特征和作用 25-31 (一)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 25-27 (二)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 27-28 (三)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 28-31 第二章 儒学价值体系的内容演化及其历史作用 31-55 一、儒学价值体系的形成 31-33 (一) 概念的由来 31 (二) 儒学的发展历程 31-33 二、儒学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 33-41 (一) 天人关系 34-37 (二) 群己关系 37-38 (三) 义利关系 38-40 (四) 理欲关系 40-41 三、儒学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 41-48 (一) 人文精神 42-43 (二) 道德主义 43-44 (三) 天人合一 44-45 (四) 刚健有为 45-46 (五) 中庸原则 46-48 四、儒学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作用 48-55 (一) 有效维护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48-50 (二) 是个体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 50-52 (三) 衍生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52-55 第三章 儒学价值体系的时代性转换 55-73 一、与时俱进:儒学价值体系演进的脉络 55-60 (一) 先秦儒学价值体系的发展与演进 55-57 (二) 两汉时期儒学价值体系的发展与演进 57-59 (三) 宋明理学对儒学价值体系的发展与演进 59-60 二、儒学价值体系的时代性转换 60-63 (一) 儒学价值体系转换:儒学本身存在与发展的必然 60-62 (二) 儒学价值体系转换: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62-63 三、对儒学价值体系转换的思考 63-68 (一) 儒学价值体系转换:机遇与挑战并存 63-64 (二) 儒学价值体系转换中的两种极端观念 64-66 (三) 回应时代的要求:儒学价值体系转换的价值取向 66-68 四、儒学时代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8-73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现实的回应 68-70 (二) 儒学时代价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启示 70-73 第四章 弘扬儒学时代价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73-87 一、儒学仁道原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73-78 (一) 人道原则:对人作为主体价值的确认 74-75 (二) 仁者爱人: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 75-77 (三) 仁民爱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77-78 二、儒学群己关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78-81 (一) 克己成人:个人道德修养提升的最佳途径 79-80 (二) 修己以安人:实现个人与他人的和谐相处 80-81 (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最高价值认同 81 三、儒学义利原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81-84 (一) 以义制利: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 82-83 (二) 义利统一:追求合理的利益需求 83-84 四、儒学理欲关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84-87 (一) 以欲从理:培养高尚人格品质 84-85 (二) 理欲统一: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85 (三) 以理导欲:保护生态环境平衡 85-87 结束语 87-88 参考文献 88-9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93-94 后记 94
|
相似论文
-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 面向动态文档集的大规模文本索引构建技术的研究,TP391.3
- 上下文相关的词汇复述研究,TP391.1
-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 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G637
-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公共政策研究,G522.3
-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民思想教育问题研究,D422.62
- 高校品牌构建策略研究,G647
-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鸭源分离株侵袭相关基因致病机理研究,S852.61
- 转hrfl基因小麦赤霉病抗性分析与水稻RNA沉默通用载体构建,S512
- 栽培花生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遗传分析与QTL定位研究,S565.2
- 蝴蝶兰花序分生组织基因LFY表达载体构建及对蝴蝶兰的遗传转化,S682.31
- 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G258.6
- 论节约型政府及其构建方略,D630
-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师范生职业生涯辅导研究,G657.38
-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困惑与引领路径研究,G641
- 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抗寒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及表达分析,S793.9
-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构建,C975
- 基于人类行为下的生态环境构建,X17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先秦哲学(~前220年) > 儒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