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后多原核合子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

作 者: 张宏展
导 师: 徐素欣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妇产科学
关键词: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多倍体 原核 卵子质量 IVF结局
分类号: R71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治疗过程中,受精卵的多原核发生率约为2%-12%,多原核合子虽然可以发育成胚胎,但最终可能会导致流产、葡萄胎或多倍体畸形儿的发生,因此IVF-ET中多原核合子不能用于移植,从而导致卵子利用率降低,可利用胚胎数减少。本研究通过对IVF-ET周期中出现多原核合子组和正常双原核合子组的临床指标:女方年龄、不孕因素、用药方案、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 ,Gn)使用量、Gn使用天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CG)注射日促黄体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值、雌二醇(estradiol, E2)峰值、孕酮(progesterone, P)水平、获卵数及男方精子基本情况;实验室指标:可利用胚数、可利用胚率及正常受精合子率;临床结局指标:移植胚数、周期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及周期流产率进行对比性研究,探讨多原核合子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期为降低多原核合子的发生、提高卵子的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01—2009-06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行IVF-ET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周期授精方式仅为IVF,去除Half-ICSI、R-ICSI周期。共867周期。分为2组,A组(实验组):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多原核合子(≥3PN)的发生。B组(对照组):正常双原核合子组。比较两组的女方年龄、Gn使用量、Gn使用天数、HCG注射日促黄体激素(LH)值,E2峰值、P值,获卵数、精子质量、双原核合子率、可利用胚数、可利用胚率、妊娠率及周期流产率等。结果:(1)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结果:A组与B组周期数分别为267个、600个,女方年龄分别为(30.09±4.13)岁、(31.04±4.19)岁,不孕年限分别为(4.46±3.43)年、(4.70±3.23)年,Gn使用天数分别为(9.16±2.10)天、(8.94±2.09)天,Gn用量分别为(31.98±12.82)支、(35.84±15.75)支,HCG日E2水平分别为(2911.51±1088.73)pg/ml、(2474.43±1169.76)pg/ml,HCG日LH水平分别为(3.04±2.72)IU/L、(3.33±2.67)IU/L,HCG日P水平分别为(1.70±0.84)ng/ml、( 1.55±0.85 ) ng/ml ,周期获卵数分别为( 14.60±7.50 )枚、(10.18±6.28)枚,精子质量正常者、差者分别为188、79例和391、209例,COH使用长、短及其他方案周期数分别为173、74、20例和342、217、41例。其中,两组的女方年龄、Gn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 3.085、-3.798,P<0.01, A组明显低于B组;HCG日血清E2水平及获卵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22、8.410,P<0.01,A组明显高于B组,;两组的HCG日P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8,P<0.05,A组明显高于B组。(2)两组实验室资料的比较结果:A组与B组的可利用胚数分别为(5.42±4.18)枚、(7.87±5.77)枚,可利用胚率(52.41±22.93)%、(56.75±25.82)%,正常受精合子率分别为(77.35±19.03)%、(86.13±25.51)%。其中,可利用胚数、正常受精合子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54、-5.618,P<0.01;可利用胚率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t=-2.471,P<0.05;A组均明显低于B组;(3)两组临床结局资料的比较:两组的移植胚胎数分别为(2.20±0.49)枚、(2.19±0.55)枚,t=0.221, P=0.825;周期妊娠率分别为33.71%、35.50%,χ2=0.261, P=0.609;周期流产率分别为16.48%、19.00%,χ2=0.070, P=0.79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IVF-ET周期中,有多原核合子发生组(A组)和正常双原核合子组(B组)比较,女方年龄小、用药量少;HCG注射日E2水平、P水平偏高,获卵数多。可能提示多原核合子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低、卵巢反应性高有关。(2)A组的可利用胚数、可利用胚率、正常受精合子率均明显低于B组,说明多原核的出现对IVF-ET的治疗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而在移植时减少了优质胚的选择余地,可能影响到最终的临床结局。(3)A组与B组比较,周期妊娠率稍高,周期流产率较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影响妊娠和流产的因素多样性及复杂性有关。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9
研究论文 体外受精中多原核合子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  9-20
  前言  9-10
  材料与方法  10-12
  结果  12-14
  附表  14-15
  讨论  15-18
  参考文献  18-20
综述  20-28
致谢  28-29
个人简历  29

相似论文

  1. 拟南芥胱硫醚-γ-合成酶(D-AtCG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血清制备,Q943.2
  2. 南极冰藻GPx、GST和SAHH基因的克隆、定量分析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Q943.2
  3. 草鱼呼肠孤病毒vp5、vp7基因cDNA的克隆、表达及VP5、VP7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S941.41
  4. 草鱼呼肠孤病毒vp6和ns38基因的克隆、表达及VP6和NS38免疫原性研究,S941.41
  5.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6. 红笛鲷清道夫受体B型Ⅰ类和抗冻蛋白Ⅱ型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定量分析,S917.4
  7. 羊种布鲁氏菌16M优势蛋白抗原的鉴定,S852.61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S1、N基因的序列分析,S852.65
  9. 猪细小病毒河南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10. 人源β-防御素-6的原核表达及纯化,Q78
  11. 圆眼珍珠蛙(Lepidobatrachus laevis)皮肤cDNA文库的构建、筛选及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原核表达和活性研究,Q78
  12. 新型菊酯类农药降解酶的生化鉴定及分子改造研究,X172
  13. 棉铃虫与烟夜蛾寄主选择机制的比较研究,S435.622.3
  14. 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分子系统发育与分类,S512.1
  15. 四倍体菊花脑的离体诱导及其育种利用研究,S636.9
  16. 兔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PRN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S855.12
  17. 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fimN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S858.291
  18. 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及其杂交后代苗期耐盐性与NHX1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S565.1
  19. 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抗寒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及表达分析,S793.9
  20. 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及其杂交后代CLC1基因鉴定和功能的初步研究,S565.1
  21. 紫薇无性系建立及多倍体诱导技术研究,S685.9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产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