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河南省侏罗—白垩纪沉积相与古地理研究

作 者: 钟明洋
导 师: 胡斌
学 校: 河南理工大学
专 业: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关键词: 河南省 侏罗纪 白垩纪 沉积相 遗迹化石 古地理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1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河南省中生代侏罗-白垩纪时期,受印支运动后期及燕山运动的影响,沉积了近30余山间坳陷、断陷(坳)小盆地,为全面开展全省侏罗-白垩纪沉积相古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收集了东部隐伏区侏罗-白垩纪时期沉积的25口钻井资料,实测了包括济源盆地侏罗纪、马市坪晚侏罗-早白垩世、西峡盆地晚白垩世地层等露头较好的7条剖面;较详细地收集了大量野外一手资料,并采集了大量的岩石和化石样品,尤其是遗迹化石。通过室内对岩样进行显微镜下观测和粒度分析,结合沉积学和遗迹学知识,得出河南省侏罗-白垩纪时期,主要为陆相沉积体系,局部为火山岩建造。研究区陆相沉积主要包括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及滨浅湖等4种沉积相,河漫湖泊、湖泊三角洲、深湖浊流及扇三角洲等4种沉积亚相,并建立了冲积扇-河流-湖泊体系沉积模式。在济源盆地早侏罗世和西峡盆地晚白垩世地层中,详细描述及鉴定了14属21种遗迹化石。根据遗迹化石产状特征,及其与沉积物、沉积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在济源盆地中建立了代表湖泊浊流环境的鞍腰遗迹群落;在西峡盆地中建立了代表河流环境的Beaconites-Palaeophycus遗迹组构和代表湖泊环境的Beaconites- Taenidium遗迹组构。以构造控盆思想为指导,遵循“点-线-面”编图原则,比较全面地恢复了研究区的构造、岩相古地理面貌,研究认为:早-中侏罗世时期,以淅川-桐柏-新县-商城为界,呈现南为山地,北为高地或平原的格局,以河湖相沉积为主;晚侏罗-早白垩世时期,盆地呈狭窄长条状展布,表现明显的走滑拉分盆地的性质,开始出现火山岩沉积;晚白垩世时期,盆地分布在豫西南地区,主要受断裂控制,表现为断陷、走滑性质,沉积以冲积体系为主。本次研究充分反映了研究区沉积体系的时空演化特征,从而为油气、煤等矿产资源勘探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全文目录


致谢  4-5
摘要  5-6
Abstract  6-11
1 绪论  11-2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9
    1.2.1 岩相古地理研究  11-14
    1.2.2 遗迹学研究  14-15
    1.2.3 河南省侏罗-白垩纪沉积盆地及地层古生物研究现状  15-19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9-21
    1.3.1 研究内容  19-20
    1.3.2 研究方法  20-21
2 地质背景  21-27
  2.1 区域地层  21-23
  2.2 区域构造  23-27
3 实测地层剖面概述  27-33
  3.1 济源盆地  27-28
    3.1.1 下侏罗统鞍腰组  27
    3.1.2 中侏罗统杨树庄组和马凹组  27-28
  3.2 马市坪盆地  28-29
    3.2.1 上侏罗统南召组  28-29
    3.2.2 下白垩统马市坪组  29
  3.3 西峡盆地  29-33
    3.3.1 上白垩统高沟组  30-31
    3.3.2 上白垩统马家村组  31-32
    3.3.3 上白垩统寺沟组  32-33
4 沉积相分析  33-81
  4.1 济源盆地  33-39
    4.1.1 下侏罗统鞍腰组  34-36
    4.1.2 中侏罗统杨树庄组和马凹组  36-38
    4.1.3 沉积演化  38-39
  4.2 义马盆地  39-42
    4.2.1 中侏罗统义马组  40
    4.2.2 上白垩统东孟村组  40-41
    4.2.3 沉积演化  41-42
  4.3 马市坪盆地  42-51
    4.3.1 下侏罗统南召组  42-43
    4.3.2 下白垩统马市坪组  43-47
    4.3.3 扇三角洲沉积类型  47
    4.3.4 曲流河沉积类型  47-48
    4.3.5 湖泊沉积类型  48-51
    4.3.6 沉积演化  51
  4.4 周口坳陷  51-55
    4.4.1 中侏罗统  52
    4.4.2 下白垩统  52-54
    4.4.3 沉积演化  54-55
  4.5 西峡盆地  55-72
    4.5.1 上白垩统高沟组  55-60
    4.5.2 上白垩统马家村组  60-67
    4.5.3 上白垩统寺沟组  67-70
    4.5.4 沉积演化  70-72
  4.6 五里川盆地  72-74
  4.7 潭头盆地  74-75
  4.8 灵宝盆地  75
  4.9 李官桥盆地  75-76
  4.10 滔河盆地  76-77
  4.11 夏馆盆地  77-81
5 遗迹化石及遗迹组构分析  81-97
  5.1 遗迹群落及组构  81-84
    5.1.1 济源盆地遗迹群落  81-82
    5.1.2 西峡盆地遗迹组构  82-84
  5.2 主要遗迹化石描述  84-97
    5.2.1 济源盆地  84-89
    5.2.2 西峡盆地  89-97
6 构造古地理特征  97-101
  6.1 早-中侏罗世构造古地理特征  97
  6.2 晚侏罗-早白垩世构造古地理特征  97-100
  6.3 晚白垩世构造古地理特征  100-101
7 岩相古地理研究  101-107
  7.1 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和方法  101
  7.2 岩相古地理特征  101-107
    7.2.1 早-中侏罗世岩相古地理特征  101-103
    7.2.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特征  103-104
    7.2.3 晚白垩世岩相古地理特征  104-107
8 结论  107-109
参考文献  109-115
作者简历  115-117
学位论文数据集  117-119
附图  119-121

相似论文

  1. 河南省群众越级上访处置工作研究,D632.8
  2. 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延安组延8、延9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3. 南泥湾八连沟—金庄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P618.13
  4. 河南省农村初中体育现状分析与研究,G633.96
  5. 大众化进程中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研究,G649.2
  6. 河南省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G807.4
  7. 基于地球物理特征的岩相古地理研究,P618.13
  8. 河南省城市中学排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G842
  9. 中国东北地区泥盆纪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研究,P618.13
  10.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3油层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P618.13
  11. 中国东北地区早、中三叠世地层划分对比与岩相古地理研究,P531
  12. 建国初期河南省土地改革运动研究,K27
  13. 华北地区下古生界礁滩型储层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P618.13
  14. 河南省重点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的研究,G807.4
  15. 河南省青少年篮球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G841
  16. 河南省城乡基础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G434
  17. 宁东地区延安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P618.13
  18. 栖霞蓬莱群沉积相分析与沉积环境演化,P512.2
  19. 鄂尔多斯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研究,P531
  20. 中国北方地区中、新生代古地理与油气资源关系,P618.13
  21. 祥云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P539.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