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IL-4/STAT6信号转导通路中Igε基因转录抑制分子机制的初探

作 者: 张馨予
导 师: 杨洁;赵秀兰
学 校: 天津医科大学
专 业: 免疫学
关键词: PSF蛋白 STAT6蛋白 STAT6-TAD Igε 组蛋白H3 乙酰化
分类号: R3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STAT6是STATs家族的一员,可被细胞因子IL-4特异性激活。IL-4与其受体结合后,循JAK/STAT6信号转导通路,将活化信号通过蛋白质的相互作用逐级传递,最终激活特异性转录激活因子STAT6并启动靶基因的转录与表达,促进靶蛋白的合成。IL-4/STAT6信号通路的过度活跃参与包括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进程。大量研究显示STAT6-TAD可结合一系列转录共激活因子p100、CBP和NCoA-1等来提高STAT6介导的转录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但迄今为止,STAT6转录调控的机制尚不明确。PSF蛋白是我们前期通过GST融合蛋白钓取结合质谱分析技术发现的在IL-4刺激后可与STAT6-TAD结合的抑制IL-4/STAT6信号转导通路靶基因之一——Igε基因转录活性的转录抑制因子。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初步探讨PSF抑制Igε基因转录活性的分子机制。方法:本课题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PSF与STAT6结合的位点研究,利用免疫共沉淀法的方法确定PSF与STAT6结合的STAT6的功能位点。同时构建含有PSF不同功能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STAT6与PSF结合的PSF的功能位点提供有力工具。第二部分,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验证PSF是否影响STAT6与靶基因Igε启动子结合的能力后,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SF对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水平的影响。结果:①PSF通过STAT6-TAD与STAT6在细胞内直接结合。并成功构建含有PSF不同功能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②过表达的PSF可抑制STAT6与Igε启动子的结合能力。③过表达的PSF可抑制组蛋白H3的乙酰化修饰水平。结论:①PSF通过STAT6-TAD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6结合发挥其基因转录抑制作用。②PSF可通过抑制组蛋白H3的乙酰化修饰水平抑制STAT6与Igε启动子结合的能力,从而抑制Igε基因转录活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9
缩略语  9-12
前言  12-19
  研究现状、成果  12-17
  研究目的、方法  17-19
一、PSF蛋白与STAT6蛋白的结合位点研究  19-41
  1.1 对象和方法  19-35
    1.1.1 细胞、质粒与菌种  19
    1.1.2 引物  19-20
    1.1.3 主要试剂  20-22
    1.1.4 主要溶液、缓冲液与培养基  22-25
    1.1.5 主要仪器、设备  25-27
    1.1.6 实验方法及流程  27-35
  1.2 结果  35-39
    1.2.1 过表达STAT6、STAT6-ΔTAD与过表达PSF的细胞内结合实验  35
    1.2.2 PSF各功能片段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35-39
  1.3 讨论  39-40
  1.4 小结  40-41
二、PSF抑制Igε基因转录活性分子机制的研究  41-52
  2.1 对象和方法  42-47
    2.1.1 细胞和质粒  42
    2.1.2 引物  42
    2.1.3 主要试剂  42
    2.1.4 主要溶液、缓冲液与培养基  42-44
    2.1.5 仪器设备  44
    2.1.6 实验方法及流程  44-47
  2.2 结果  47-50
    2.2.1 PSF影响STAT6与Igε启动子结合能力的ChIP实验  47-48
    2.2.2 IL-4刺激对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水平的影响  48
    2.2.3 IL-4刺激后PSF对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水平的影响  48-50
  2.3 讨论  50-51
  2.4 小结  51-52
结论  52-54
  本课题结论  52
  课题展望  52-54
参考文献  54-60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60-61
综述  61-76
  PSF的抑癌、致癌双重角色  61-70
  综述参考文献  70-76
致谢  76

相似论文

  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S828
  2. 细菌纤维素基振膜材料的声学性能研究,TB383.2
  3. 姜黄素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R285.5
  4. 小鼠植入前胚胎及几种组织中IFRG15的表达差异分析,Q813
  5. 富马酸糖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特性研究,TS201.3
  6.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D4+T细胞和CD14+单核/巨噬细胞组蛋白修饰异常的研究,R593.22
  7. 葡萄糖芯片的合成研究,Q819
  8. 猪克隆胚胎生产技术及组蛋白乙酰化免疫荧光染色技术优化,Q813
  9. 曲妥珠单抗联合丁酸钠对HER-2不同表达状态的人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R737.9
  10. HepG2细胞中与HBV复制相关的微染色体重塑,R512.62
  11. 酸改性的MCM-41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对乙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O643.3
  12. 宫颈癌表现遗传修饰中组蛋白H3赖氨酸9三甲基化水平的研究,R737.33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组蛋白H3赖氨酸4三甲化水平的研究,R593.241
  14. 普通小麦编码组蛋白H3基因的克隆与分析,Q943.2
  15. 寡毛类及缘毛类纤毛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及扇形游仆虫组蛋白H3基因克隆,Q78
  16. 不同类型和处理对绵羊体细胞及克隆胚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Q813
  17. HDAC6与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关系,Q26
  18. 巴马小型猪体细胞核移植和食蟹猴—猪异种体细胞核移植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Q813
  19. 姜黄素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机制研究,R737.33
  20. 中国人N-乙酰化酶基因型分析及其临床意义,R9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人体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