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放线菌发酵液对油菜菌核病的生物防治研究

作 者: 姚佳
导 师: 黄云
学 校: 四川农业大学
专 业: 植物病理学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菌 生物防治 放线菌 拮抗 定殖
分类号: S435.65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0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菌核病是油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具土传和气传病害的特点。本实验通过分离白菜、茶树、红豆和银杏的根际土壤和植物内生放线菌,寻找对油菜菌核病有高抗性的放线菌菌株。同时,研究拮抗放线菌对油菜苗的抗性影响,检测放线菌在土壤、油菜叶面以及油菜苗的定殖情况。对拮抗放线菌进行室内盆栽、离体叶片和大田防效等的实验研究,为开发生防菌剂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有:1.具生防潜能放线菌菌株的分离和筛选从白菜、茶树、红豆和银杏的根际土壤内和植物内共分离到了165株放线菌,对油菜菌核病有拮抗作用的有25株。从中选出拮抗作用较强的4株放线菌,分别为植物内生放线菌YJ1(分离白银杏枝内)和来自白菜、红豆树、茶树根际土壤的BC32、HD8、CS4。YJ1、BC32、HD8和CS4的拮抗带宽为11mm、11mm、8mm和10mm,其抑菌率分别为73、5%、84.4%、58.1%和50.7%。高浓度的放线菌无菌发酵液能抑制菌核和子囊孢子的萌发。其中,BC32对子囊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98.3%,YJ1也有96.6%。但放线菌无菌滤液经稀释以后,其抑菌效果会降低。2.放线菌菌株的鉴定通过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和16S rDNA测序,将YJ1鉴定为苦胆链霉菌Streptomyces felleus,HD8鉴定为淡紫灰链霉菌S. lavendulae,其同源性分别为99.5%和98.4%。将BC32和CS4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白孢类群和褐色类群。3.拮抗放线菌能提高油菜苗的酶活性拮抗放线菌能显著提高油菜内PPO和POD的酶活性。这3种酶之间无明显数量关系,不同处理对PPO和POD的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在检测时,PPO活性较低,这可能与油菜内本来PPO的含量就低有关系。其中,YJ1和CS4对油菜苗的酶活性的提高较多。4.放线菌的防病效果在室内试验中,放线菌用菌液灌根或浸根,涂抹油菜苗叶片或喷施离体叶片,都能显著控制病斑扩展。其中,YJ1和BC32对油菜菌核病菌的防病效果较好。HD8的防病效果相对较弱,与定殖和诱导抗性实验结果一致。离体叶片试验表明,放线菌除了有防病作用外,还有治病作用。YJ1在活体油菜上表现的对茎的防治效果在4个放线菌中最差,其喷全株后,在叶上的平均病斑长只有9.2mm。BC32对叶的抑制作用最好,在前期对茎上病斑的抑制作用较强,但在后期就有所下降。但在防治试验中,YJ1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其它菌的田间防效。5.放线菌的定殖HD8和CS4都能在土壤内短期定殖,在第40d时,数量级分别为107和104,而且数量还有下降的趋势。而YJ1和BC32在土壤中的数量一直在增长,40d时还有大量生长的趋势。放线菌在叶上的定殖较弱,HD8和CS4在接种6~9d以后,在叶上不能检测到标记菌。BC32和YJ1在叶上存在的时间较长,但数量也是很快在减少。所有放线菌都能在油菜苗内定殖,在油菜内的数量都是先增加后减少。其中,在根部的定殖数量最多。灌根处理以后,YJ1在第45d的时根内数量达2.312×105cfu/g。其余3种放线菌在油菜内的定殖数量都是根>茎>叶,根内的标记放线菌数量大于茎内10~102个数量级。使用灌根和浸根的方法都能使放线菌定殖,但是灌根处理比浸根处理的放线菌数量要多。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前言  11-20
  1.1 油菜  11
  1.2 油菜菌核病研究概况  11-13
    1.2.1 危害症状  11-12
    1.2.2 病原及其病害循环  12
    1.2.3 防治措施  12-13
  1.3 拮抗放线菌研究进展  13-17
    1.3.1 放线菌及其分类地位  13-14
    1.3.2 拮抗放线菌的分离  14
    1.3.3 放线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14-16
    1.3.4 放线菌产生的活性物质  16
    1.3.5 放线菌的生防作用  16-17
  1.4 生防菌定殖研究概况  17-19
    1.4.1 天然抗生素和农药抗性标记  17-18
    1.4.2 基因标记  18
    1.4.3 DNA和RNA探针法  18
    1.4.4 免疫学方法  18-19
  1.5 选题目的与意义  19-20
第二章 生防放线菌的筛选  20-29
  2.1 材料  20
    2.1.1 土壤与植物采集  20
    2.1.2 供试培养基  20
    2.1.3 仪器  20
  2.2 方法  20-23
    2.2.1 土壤放线菌的分离与纯化  21
    2.2.2 内生放线菌的分离与纯化  21
    2.2.3 初筛  21
    2.2.4 复筛  21-22
      2.2.4.1 无菌发酵液的制备  21-22
      2.2.4.2 发酵液对核盘菌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22
    2.2.5 放线菌对核盘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22
    2.2.6 发酵液对菌核萌发的影响  22
      2.2.6.1 对菌核形成菌丝萌发的影响  22
      2.2.6.2 对菌核形成子囊盘萌发的影响  22
    2.2.7 发酵液对子囊孢子萌发的影响  22-23
  2.3 结果与分析  23-27
    2.3.1 拮抗放线菌菌株的初筛  23-24
    2.3.2 无菌发酵液对核盘菌菌丝生长的控制  24-25
    2.3.3 放线菌对菌丝形态的致畸作用  25
    2.3.4 发酵液对菌核萌发的抑制作用  25-26
    2.3.5 发酵液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26-27
  2.4 讨论  27-29
第三章 放线菌的鉴定  29-40
  3.1 材料  29-30
    3.1.1 供试菌株  29
    3.1.2 供试培养基  29-30
    3.1.3 试剂  30
    3.1.4 仪器  30
  3.2 方法  30-33
    3.2.1 放线菌的形态与培养特征鉴定  31
    3.2.2 生理生化鉴定  31-32
    3.2.3 16S rDNA 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32-33
  3.3 结果与分析  33-39
    3.3.1 放线菌的形态与培养特征  33-35
    3.3.2 放线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35-36
    3.3.3 16S rDNA PCR扩增及系统发育分析  36-37
    3.3.4 放线菌的鉴定结果  37-39
  3.4 讨论  39-40
第四章 放线菌对油菜的酶活性影响及油菜菌核病的防治  40-52
  4.1 材料  40-41
    4.1.1 供试材料  40
    4.1.2 供试培养基  40-41
    4.1.3 试剂  41
    4.1.4 仪器  41
  4.2 方法  41-45
    4.2.1 菌液的制备  41
    4.2.2 不同浓度放线菌浸种后对核盘菌的防治作用  41
    4.2.3 菌液灌根与浸根  41-42
    4.2.4 放线菌对油菜苗酶活性的影响  42-43
    4.2.5 放线菌菌液涂布油菜苗叶片的防治作用  43
    4.2.6 放线菌对油菜菌核病的离体叶片防治  43-44
    4.2.7 放线菌在大田油菜叶和茎杆上的防治作用  44
    4.2.8 放线菌防治油菜菌核病的大田防效  44-45
      4.2.8.1 菌液的制作  44
      4.2.8.2 小区试验  44-45
  4.3 结果与分析  45-50
    4.3.1 不同浓度放线菌浸种对油菜苗防病效果的影响  45
    4.3.2 灌根与浸根后对病斑大小的影响  45-46
    4.3.3 油菜苗SOD、PPO、POD的酶活性  46-47
    4.3.4 放线菌菌液涂抹油菜苗叶片对病斑大小的影响  47
    4.3.5 放线菌在离体叶片上抑制油菜菌核病菌的效果  47-48
    4.3.6 放线菌在油菜叶和茎杆上抑制核盘菌的效果  48-49
    4.3.7 放线菌对油菜菌病的大田防治效  49-50
  4.4 讨论  50-52
第五章 放线菌的定殖  52-59
  5.1 材料  52
    5.1.1 供试菌株  52
    5.1.2 供试培养基  52
    5.1.3 试剂  52
    5.1.4 仪器  52
  5.2 方法  52-53
    5.2.1 放线菌的标记  52
    5.2.2 放线菌在土壤内的定殖  52-53
    5.2.3 放线菌在油菜叶表及叶内的定殖  53
    5.2.4 放线菌在油菜内的定殖  53
      5.2.4.1 菌液浸根后的定殖情况  53
      5.2.4.2 菌液灌根后的定殖情况  53
    5.2.5 放线菌在油菜种子内的定殖  53
  5.3 结果与分析  53-56
    5.3.1 放线菌在土壤内的定殖动态  53-54
    5.3.2 放线菌在油菜叶表及内的定殖动态  54-55
    5.3.3 放线菌在油菜苗以及种子内的定殖动态  55-56
  5.4 讨论  56-59
第六章 结论  59-62
  6.1 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和抑菌作用  59
  6.2 拮抗放线菌的鉴定  59
  6.3 拮抗放线菌可以增加油菜苗的抗性  59-60
  6.4 放线菌的防病效果  60
  6.5 放线菌的定殖  60-62
参考文献  62-68
致谢  68-69
附录  69-71

相似论文

  1. 根结线虫生防菌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研制,S476.1
  2. 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生物防治及其生态有机药肥研制,S436.421
  3. 产酶溶杆菌OH11菌株几丁质酶基因的功能研究,TQ925
  4. 解磷菌K3的溶磷特性及其在不同土壤中定殖研究,S144.9
  5. 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土传烟草青枯病生防研究中的应用,S435.72
  6. 斑痣悬茧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搜寻行为研究,S476.3
  7. 防治土传香蕉枯萎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6.68
  8. 西藏生防芽孢杆菌鉴定及其脂肽化合物分析,S476.1
  9. 蓖麻提取物和淡紫拟青霉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作用研究,S482.51
  10. Bacillus subtilis SQR9的黄瓜促生和枯萎病生防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S436.421
  11. 茄子青枯病生防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微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S436.411
  12. 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S476.1
  13. Bacillus subtilis fmbj对桃软腐病菌Rhizopus stolonifer拮抗机理及应用研究,S476
  14. 辣椒疫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微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S436.418
  15. 芽孢杆菌yczE基因生防功能分析及表达Harpin蛋白的工程菌防病效果研究,S476.1
  16. 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防治作用研究,S435.111.4
  17. 防治土传棉花黄萎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5.621
  18. 不同管理模式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S511
  19. 大豆生物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S565.1
  20. 一株抗药用白菊枯萎病生防菌的分离与生防效应研究,S435.672
  21. 拮抗酵母菌抑菌机理及对草莓采后冷藏品质影响的研究,S668.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经济作物病虫害 > 油料作物病虫害 > 油菜子(芸苔)病虫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