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小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

作 者: 曾祥旭
导 师: 王学义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小城市 评价 层次分析 循环经济 城市经营
分类号: X8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今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同时也给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贫富差距扩大,犯罪率上升,公共基础设施不足,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加剧,绿地减少等。问题的滋生与“城市病”的不断涌现使人们在不断反思的同时,也在寻求解决诸多问题的突破口,包括对城市化、现代化本身的反省、对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的强化、对城市人际关系的改善等等,不一而足。人居环境的产生则正是对历史潮流发展的顺应与呼应,人居环境的研究与建设可以为城建规划、土地评价、房地产开发等部门提供新的决策支持,人居环境质量作为国民生活水准的主要标志,也正逐渐成为政府决策行为与目标的选择。其建设水准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有效的解决这诸多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有必要加强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研究,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质量。我国目前的城市体系以中小城市为主,小城市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城市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多的群体,占城市总数的一半还要多。现在一批小城市创造的GDP已达数百亿、创造的财政税收已达数十亿元,小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小城市同样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具有生态环境、经济成本、历史文化积淀、社会交往等等方面的优势。相对于小城市在我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和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势,对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特别是人居环境的研究却乏善可陈。小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成功,将保障广大的小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宜人健康,对推进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这些因素和考虑,来对我国小城市人居环境进行评价研究,希冀能为我国小城市人居环境研究与可持续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对小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背景进行了理解和阐述。论证了人居环境建设是通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小城市在我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小城市在人居环境建设上具有其他类型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并论述了小城市人居环境进行评价研究目的与重要意义。其次,对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现状、相关理论进行了述评,确立了相应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回顾了西方有关人居环境思想的相关认识,对吴良镛的人居环境理论进行了描述和评价,对国内关于人居环境评价的相关文献和相关学科理论进行了评述,并分析了城市人居环境内涵,确立了其研究框架。再次,建立了小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并分别从东、中、西部选取了广东河源市、江苏宿迁市、江西上饶市、湖南张家界市、四川雅安市、甘肃嘉峪关市六城市2000-2003年相关人口、环境、资源、经济、社会方面数据,对小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做出了评价分析,得出了评价结论。最后,提出了小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化战略与推进模式,较为全面的构筑了小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化体系。通过对小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分析,其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认为小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人居环境建设是通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小城市在人居环境建设上具有其他类型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相对于小城市在我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小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和建设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在以后的人居环境研究和建设过程中应予以加强。2、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小城市人居环境正向更高级形态发展,其评价综合指数表现为递增发展的态势,人居环境质量正在不断地改善,但城市之间的人居环境发展水平不均衡。2003年六城市的综合指数排名依次为:张家界市、雅安市、上饶市、河源市、宿迁市、嘉峪关市。其中,张家界市的人居环境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了优化阶段,雅安市和上饶市为飞越阶段,河源市、宿迁市、嘉峪关市为发展阶段。3、小城市人居环境各子系统发展不均衡,其变化呈现不同步性。在5个子系统中,环境系统的起点较高,发展较平稳,其评价得分较其他系统要高;基础设施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得分较低。但基础设施系统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而社会系统则变化较小;人口系统得分居于中流水平,变化较小;对于经济系统而言,各城市GDP均增长较快,虽经济总量有了大幅的增加,但是反映经济水平的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却变化甚微。4、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速度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人居环境平均改善率最高为河源市,达7.21%,其GDP平均增长率为14.32%;人居环境平均改善率最低的为上饶市,表现为负增长(-1.51%),但其GDP平均增长率达15.04%。这一方面说明小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在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相对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社会公共设施、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等方面的投资和建设,造成二者的不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也与绝大部分小城市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人口城市化也正在不断加速相关。从城市发展的以人为本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角度出发,人居环境发展的相对滞后将制约城市经济未来的增长。针对目前小城市人居环境的现状,本文提出从小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化战略和推进模式:1、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了小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化战略,认为首先要从整个城市的宏观尺度上进行把握,将其宏观战略定位于创建“宜居性”的小城市,具体应从保护性、支持性、充实性和提高性四个战略出发。而小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的微观战略应落实在居住区这一尺度上,将其微观战略定位于城市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即城市居住区的配套化、社区化、休闲化和网络化战略。2、分别从城市循环经济城市经营、政府宏观调控、国外经验启示等几个方面构建了小城市人居环境推进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小城市人居环境优化与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这就要求小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行清洁生产和绿色工业的总体规划和全面实施,有效的克服小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小城市在实施循环经济规划时,应重点做好小城市的发展基础和生态评估、循环经济在产业与行业中系统层次分析、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构建、循环经济的时空布局、循环经济的绿色保障制度体系这五个方面。就小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而言,具体可推行企业的内部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废弃物回收利用模式、统筹城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四种模式。城市经营是推进小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的战略要求,小城市应引入城市经营的概念和打造方式,用市场化的手段和方式,对政府所有并拥有完全处置权和经营权的城市资产,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资本、人力资本、人造资本等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广泛利用社会资金进行城市建设,以实现城市资源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发挥城市规划的基础作用;②采用招投标、公开拍卖等方法;③盘活土地资源、创新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④打造城市名片,优化无形资产,形成品牌经营。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是推进小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的战略手段。小城市需要加强城市政府在人居建设中的力量建设,合理清晰的界定城市政府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职能,科学高效地引导、规范、推进小城市人居环境战略的实施。其职能及调控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科学、合理地规划人居环境建设;②提供城市公共产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③加强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的立法和执法管理;④强化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力度。国外小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经验启示是推进小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的战略方式。我国小城市应加强对国外小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学习,如:良好的教育、充足的就业机会、便利的交通、美丽的风景以及富有魅力的城市文化等。这些经验都可以作为对我国小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本文尝试与创新体现在:①尝试对我国小城市人居环境进行了评价研究。②尝试构建小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理论及研究框架,对城市人居环境理论支撑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城市人居环境的内涵,对小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框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和研究。③在考察和整合目前学界关于人居环境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依据对城市人居环境的理论、内涵、研究框架及小城市发展特征而提出的全新的小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系统的层析分析法将小城市人居环境评价表达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要素层五个层次,建构成了简明但比较全面的小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④尝试提出了小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战略与推进模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了优化战略,构建了推进城市循环经济、城市经营、政府宏观调控的小城市人居环境推进模式,并揭示了国外小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成功经验。

全文目录


摘要  3-8
ABSTRACT  8-13
1. 引言  13-23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3-18
    1.1.1 人居环境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3-15
    1.1.2 小城市在我国城市体系中居于重要位置  15-16
    1.1.3 小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理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16-18
  1.2 小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目的、意义  18-19
    1.2.1 小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的目的  18-19
    1.2.2 小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的意义  19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9-20
  1.4 研究方法  20-21
  1.5 尝试与创新  21-23
2. 小城市人居环境:理论与研究框架  23-36
  2.1 西方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经典理论回溯  23-26
    2.1.1 蕴涵于城市规划理论及城市史中的人居环境思想  23-25
    2.1.2 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奠定了人居环境研究的基础  25-26
  2.2 国内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状况  26-30
    2.2.1 以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为代表的研究  26-27
    2.2.2 人居环境评价研究述评  27-29
    2.2.3 简短归结  29-30
  2.3 相关理论概叙  30-33
    2.3.1 城市规划理论  30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0-31
    2.3.3 生态经济理论  31-32
    2.3.4 资产组合管理理论  32-33
  2.4 城市人居环境的内涵与研究框架  33-36
3. 小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6-45
  3.1 设计原则  36-37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37-41
  3.3 评价模型  41-45
    3.3.1 评价模型的确定  41-42
    3.3.2 参照标准  42-43
    3.3.3 小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阶段的确定  43-45
4. 小城市人居环境:实证评价研究  45-54
  4.1 方案说明  45-46
  4.2 小城市人居环境指标指数的计算  46-49
  4.3 计算结果讨论与分析  49-54
    4.3.1 小城市人居环境正向更高级形态发展  49-51
    4.3.2 小城市人居环境的各子系统发展不均衡,其变化呈现不同步性  51-53
    4.3.3 小城市人居环境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53-54
5. 小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战略与推进模式  54-66
  5.1 宜居性:小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的战略选择  54-57
    5.1.1 宏观战略:创建“宜居性”的小城市  54-55
    5.1.2 微观战略:城市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55-57
  5.2 城市循环经济:推进小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的战略模式  57-59
  5.3 城市经营:推进小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的战略要求  59-61
  5.4 政府宏观调控:推进小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的战略手段  61-63
  5.5 国外经验启示:推进小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的战略方式  63-66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6-69
  6.1 基本结论  66-67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7-69
参考文献  69-72
致谢  72-73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3

相似论文

  1. 热天平上城市固体废弃物热解及燃烧特性研究,X705
  2. 城市湖泊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及其与水文水质关系,X524
  3. 病险水库溃坝概率分析方法研究,TV697
  4.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5. 大型购物中心地下空间设计研究,TU922
  6. 吉林市城市意象解析,TU984
  7.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8.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9.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10.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11.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12.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13.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14.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15. 云南旅游小镇循环经济建设研究,F592.7
  16.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17.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18.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19.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20.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21. VRGIS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TP311.52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 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 一般性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