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
作 者: 刘玮
导 师: 张姗姗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触媒 城市触媒理论 博物馆
分类号: TU24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7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博物馆这类文化建筑,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世纪初,各种现代建筑思潮的不断涌现,使得建筑设计观念也随着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向,这种现象为博物馆建筑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当今社会的不断更新,又赋予了博物馆新的功能和角色,使它不仅代表了建筑发展的潮流,也是衡量当代社会发展和文化演变的代名词,是向大众开放的文化中心,是组成城市形态的重要元素,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触媒点”。论文在对博物馆建筑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引入了城市触媒理论,探讨了基于该理论基础上的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和相应的设计对策。本文通过对博物馆建筑特性与触媒作用的关联性解析,指出“城市”层面的博物馆建筑特性,即博物馆可以参与构建城市特色与意向、延续城市记忆与肌理和容纳城市文化与生活。同时明确了博物馆建筑发展的新诉求,以及博物馆触媒作用与城市发展的联系。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城市触媒理论指导下,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运作过程、运作机制和运作目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现有博物馆的基础上,本文综合运用了分析、归纳、演绎的方法,着重从博物馆建筑创作研究入手,指出博物馆建筑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对于城市触媒理论的研究,分别从博物馆建筑设计的规划选址、总体布局、外部形态、空间与外部环境设计,四个方面论述了博物馆建筑的设计对策,内容尽量翔实并有针对性。期望本文既是对博物馆建筑“城市触媒”作用在一定深度上的挖掘,同时也是其创作方法从城市角度出发的一种归纳总结。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1章 绪论 10-24 1.1 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0-15 1.1.1 研究背景 10-12 1.1.2 研究目的 12-14 1.1.3 研究意义 14-15 1.2 课题相关概念阐释 15-16 1.2.1 “触媒”与“触媒效应” 15 1.2.2 城市触媒 15-16 1.3 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6-21 1.3.1 国外研究实践及启示 16-18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反思 18-21 1.4 课题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21-24 1.4.1 研究方法 21 1.4.2 主要内容与框架 21-24 第2章 博物馆建筑特性与触媒作用 24-37 2.1 “城市”层面的博物馆建筑特性解析 24-29 2.1.1 构建城市特色与意象 24-25 2.1.2 延续城市记忆与肌理 25-27 2.1.3 容纳城市文化与生活 27-29 2.2 博物馆建筑发展的新诉求 29-33 2.2.1 多元化发展趋向 29-30 2.2.2 个性化形象特征 30-31 2.2.3 人性化创作理念 31-32 2.2.4 整体化设计意识 32-33 2.3 博物馆触媒作用与城市发展的联系 33-36 2.3.1 博物馆触媒特征表现与城市发展规律 33-34 2.3.2 博物馆加速引导城市的良性发展 34-35 2.3.3 博物馆有效干预城市的结构优化 35-36 2.4 本章小结 36-37 第3章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博物馆设计理念与延伸 37-49 3.1 基本内涵与原则 37-39 3.1.1 基本内涵 37 3.1.2 基本原则 37-39 3.2 运作过程 39-40 3.2.1 触媒能量储备阶段 39 3.2.2 触媒能量释放阶段 39-40 3.3 运作机制 40-41 3.3.1 背景内涵分析 40 3.3.2 触媒模式选择 40-41 3.3.3 触媒能量传递 41 3.3.4 触媒效用管制 41 3.4 运作目标 41-48 3.4.1 完善城市环境 41-44 3.4.2 推动社会经济 44-46 3.4.3 丰富文化生活 46-48 3.5 本章小结 48-49 第4章 城市触媒理论指导下的博物馆设计对策 49-87 4.1 触媒点的选取——博物馆基地的规划选址 49-60 4.1.1 触媒点选取的重要性 49-50 4.1.2 博物馆的特性及其选址特点 50-54 4.1.3 利于发挥触媒作用的选址 54-60 4.2 触媒点的形成——博物馆总体布局 60-69 4.2.1 整体概念的系统设计观 61-62 4.2.2 总体布局的影响因素 62-63 4.2.3 总体布局策略 63-69 4.3 触媒点的形式——博物馆形态设计 69-78 4.3.1 形态的特殊职能 70-71 4.3.2 形态发展的关联因素 71-73 4.3.3 形态设计策略 73-78 4.4 触媒点的效用——博物馆空间与外部环境设计 78-86 4.4.1 空间与外部环境的城市职能 78-80 4.4.2 营造交混化城市——空间及外部环境与城市的一体化设计 80-82 4.4.3 塑造全时性城市——引人入胜的夜景观效果 82-86 4.5 本章小结 86-87 结论 87-89 参考文献 89-9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3-95 致谢 95
|
相似论文
- 科技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 基于文化体验旅游的综合类博物馆旅游发展运营探究,G269.2
- 美国服装专业博物馆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研究,G269.712
- 江西省内博物馆旅游现状及其开发构想,F592.7
- 新课程背景下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课程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及分析,G642
- 离子液体膜修饰QCM传感器对博物馆中有机污染性气体的检测研究,TP212.9
- 博物馆建筑的观众人数指标研究,TU242.5
- 复合光触媒对烟草农艺性状、光合生理特性和花叶病防治效果的影响,S435.72
- 内蒙古警察博物馆陈列研究,G266
- 净化空气矿棉板的制备及其净化甲醛性能研究,X51
- 博物馆导视系统设计研究,G265
- 我国历史类博物馆室内设计项目的实践与反思,TU238.2
- 澳门世界遗产的点、线、面结合,G122
- 中国设计元素与现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关系的研究,G265
-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博物馆创作立意及其表达研究,TU242.5
- 网上梅花虚拟博物馆的设计与实现,TP393.09
- 交互式虚拟现实技术对博物馆文物信息传播能力的优化与实现,G260
- 博物馆背景下的体验教学初探,G420
-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湿地人文景观设计,TU986.2
- 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研究,G26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设计 > 民用建筑 > 公共建筑 > 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