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中学生复合命题推理能力的发展性研究

作 者: 年鑫
导 师: 傅金芝;陶云
学 校: 云南师范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复合命题推理 心理模型 正面信息表征偏向 学习
分类号: B8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发展迅速但很不平衡。一方面,几十年来,研究人员对于知觉规律、模式识别、表征和记忆等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另一方面,对于认知活动的某些环节则鲜有研究,显得非常薄弱,思维活动中的演绎推理过程就是明显的一例。所以我们对复合命题推理心理模型理论进行研究,就可以补充演绎推理研究中的不足,更深刻地探究演绎推理中复合命题的心理发展规律。本研究由三个检测任务组成,系统地探讨了初中组、高中组和大学组被试复合命题推理能力的发展和制约因素,总体上可得到以下结论:(1)大中学生被试的复合命题推理能力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表现为初中组被试已经形成较简单的复合命题推理能力,到了高中组,被试的复合命题推理能力出现转折,到了大学组阶段,达到飞跃。(2)女生的复合命题推理能力强于男生,因为在不同类型复合命题推理问题上,女生的成绩好于男生。(3)在复合命题推理领域证明了心理模型理论的正确性,即单模型问题推理易于双模型问题推理,双模型问题推理又易于三模型问题推理,而且模型问题推理能力是呈发展趋势的。(4)不同的推理类型对被试的复合命题推理能力有显著的影响。联言推理最简单,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次之,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最难。所以被试联言推理的能力强于不相容的选言推理,强于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5)不同的问题格式对被试的复合命题推理能力有显著的影响。有重复肢的问题较难于无重复肢的问题,在双陈述任务下的复合命题推理领域验证了Johnson-Laird所提出的正面信息表征偏向存在理论——即被试只会对所提供的正面信息进行表征,而不会主动对所提供的反面信息进行转化的偏向。(6)学习对双陈述任务下大学生被试的复合命题推理能力有促进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9
1 绪论  9-33
  1.1 复合命题推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9-16
    1.1.1 复合命题推理的含义及类型  9-10
    1.1.2 复合命题推理的研究范式及心理学研究方法  10-11
    1.1.3 国内外关于复合命题推理的研究进展  11-16
    1.1.4 复合命题推理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  16
  1.2 复合命题推理的心理模型理论及研究  16-27
    1.2.1 心理模型理论简介  16-17
    1.2.2 复合命题推理心理模型理论的理论体系  17-18
    1.2.3 心理模型的建构及正面信息表征的实现  18-22
    1.2.4 复合命题推理心理模型的相关研究  22-27
  1.3 复合命题推理中的学习及其相关研究  27-29
    1.3.1 复合命题推理中的学习的定义  27-28
    1.3.2 复合命题推理中学习的研究范式  28
    1.3.3 复合命题推理中的关于学习研究评述  28-29
  1.4 本研究的动机、思路及逻辑框架  29-30
    1.4.1 本研究的动机  29
    1.4.2 研究的思路及逻辑框架  29-30
  1.5 研究意义  30-31
    1.5.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30-31
    1.5.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31
  1.6 通过检测任务探讨复合命题推理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  31-32
  1.7 资料处理的方式方法  32-33
    1.7.1 定量资料  32
    1.7.2 定性资料  32-33
2 检测任务一:单陈述任务下大中学生复合命题推理能力及其发展  33-44
  2.1 研究目的与假设  33
  2.2 研究方法  33-36
    2.2.1 被试的选取及分配  33-34
    2.2.2 研究设计  34
    2.2.3 研究材料  34-35
    2.2.4 研究程序  35-36
  2.3 检测任务一的结果和分析  36-42
    2.3.1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段对不同推理类型能力的显著性检验  36-41
    2.3.2 三类不同心理模型在年级段间的差异  41-42
  2.4 检测任务一的小结  42-44
3 检测任务二:双陈述任务下大中学生复合命题推理的"正面表征偏向"  44-52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44
  3.2 研究方法  44-47
    3.2.1 被试的选取及分配  44-45
    3.2.2 研究设计  45
    3.2.3 研究材料  45-46
    3.2.4 研究程序  46-47
  3.3 检测任务二的结果和分析  47-51
    3.3.1 推理问题的正确率(%)和平均信心等级  47-49
    3.3.2 年级段、推理类型和问题格式对推理成绩影响的方差分析  49-51
  3.4 检测任务二的小结  51-52
4 检测任务三:学习对双陈述任务下大学生复合命题推理的影响  52-58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52
  4.2 研究方法  52-56
    4.2.1 被试的选取及分配  52
    4.2.2 研究设计  52
    4.2.3 研究材料  52-53
    4.2.4 研究程序  53-56
  4.3 检测任务三的结果和分析  56-57
  4.4 检测任务三的小结  57-58
5 综合讨论与结论  58-65
  5.1 综合讨论  58-63
    5.1.1 关于年级段、性别和推理类型对复合命题推理能力发展的影响作用  58-60
    5.1.2 关于验证在复合命题推理领域心理模型理论的正确性  60-61
    5.1.3 关于问题格式对复合命题推理能力的影响及正面信息表征的存在  61-62
    5.1.4 关于学习对大学生的复合命题推理能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62-63
  5.2 结论  63
  5.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63-65
6 参考文献  65-69
7 附录  69-79
  7.1 附录一(检测任务一)  69-71
  7.2 附录二(检测任务二)  71-75
  7.3 附录三(检测任务三)  75-79
后记  79

相似论文

  1. 基于多Agent理论的卫星协同定轨技术研究,V474
  2. 基于流形学习的高维流场数据分类研究,V231.3
  3. 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学习态度研究,H319.3
  4.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5. 任务型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319
  6.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G633.6
  7. 基于智能学习的多传感器目标识别与跟踪系统研究,TP391.41
  8. Q学习在基于内容图像检索技术中的应用,TP391.41
  9. 基于多示例学习的用户关注概念区域发现,TP391.41
  10. 唇读中的特征提取、选择与融合,TP391.41
  11. 多样性密度学习算法的研究与应用,TP181
  12. 基于过程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G434
  13.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1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15. 广州市南沙区农村初中班主任胜任力研究,G635.1
  16.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探究,G633.3
  17.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G633.91
  18.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19.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G633.41
  20. 高中男、女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差异及对其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G633.41
  21. 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研究,G633.8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逻辑学(论理学) > 形式逻辑(名学、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