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感动中国”政治叙事与变迁研究-基于十一年典型人物报道的内容分析(2002-2012)

作 者: 陈怡冰
导 师: 张浩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广播电视艺术学
关键词: “感动中国” 政治叙事 变迁 内容分析
分类号: G22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今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常常辅以媒体对其意识形态的传播来与公众沟通对话,在早期这种方式被称作宣传(propaganda),而现在大多以一种更为隐蔽的传播策略来争取公众对政府行为的认同,从而达到帮助统治阶级对其“领导权”不断地进行巩固与扩张的目的。世界上除了发达国家的BBC、CNN、RFI、RT等,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诸如墨西哥的Televisa、卡塔尔的Al Jezeera以及中国的CCTV等大型媒体集团。而这些后起之秀在对其“国家意志”的构建方面往往做出了更为突出的贡献,比如CCTV在国内主流意识形态塑造和对观众价值观养成方面就起了非常大的引导作用。学界一向对于CCTV节目的研究数量可观,但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仍然缺少更为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历时性研究,所以笔者试图在众多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继续展开追问进行相关探究。本研究选择以央视的品牌栏目“感动中国”为文本,通过运用内容分析法将其开播至今的11期节目进行一项共时与历时分析,探寻该节目的整体政治叙事变化和趋势,并试图描绘出我们到底是“如何被感动”的深层原因。正如“陈寅恪在1929年所作王国维纪念碑铭中提出的大学精神在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①,本研究并不仅仅以总结和整合多数研究者的结论为主,而是通过新历史主义视角,运用意识形态理论、框架理论、符码理论等一些传播学理论对这一文本进行批判性解读。辛文在对央视10年来的改革回顾中认为“新闻宣传的首要问题一是要把握好舆论导向,二是要敢于面对社会热点、勇于回答群众的问题②”。而这一总结也恰好对应了笔者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即该节目与历史的“互动关系”(即如何面对社会热点)、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即所谓的如何把握好舆论导向)、对媒介“景观”和“仪式”建构(即如何回答群众的问题,是观众的疑问塑就了节目,还是节目塑造了观众的疑问)等问题。第一章论述研究的现状和类似媒介事件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详细的研究综述基础之上,大胆猜测这类媒介事件类型的发展趋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找出一些学界研究的热点与不足。第二章详细阐述了文本的编码方式。第三章通过文本分析得出历年不同事迹类型的发展变化与政治叙事的互动关系,寻找其新闻框架,即该节目在“看什么的问题”。第四章通过对获奖人物的分析探讨主流意识形态下如何进行矛盾收编,该节目如何评价这些获奖者,即“怎么看的问题”。第五章通过节目流程的分析指出“感动中国”如何进行媒介仪式与景观的构建以及重申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和普遍性,该节目为什么会站在某种立场上,即“为什么这么看的问题”。第六章研究了“感动元素”,第七章做最后的总结和概括。本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对获奖事迹的统计分析发现,获奖事迹与官方历史大事件高度契合,但逐步凸显历史大事件下的小人物事迹;事迹发生地区开始向贫困落后地区倾斜;但对少数民族事件的选择集中在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从未涉及。在对公众强化媒介议程设置时,通过巧妙的对获奖人物的设置将一些社会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有效规避,将国家的职责与义务甚至失误通过转换“视角”的方式,有效地引导公众失去了对本质的追问而沉浸在被媒介所构建的个人英雄(即符号)之上,这种转换“视角”方式的运用趋势越来越明显。在“看什么的问题”上说明这些获奖人必须与官方历史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同时满足主导意识话语中某种“英雄”的框架。第二,通过对获奖人物的统计分析发现,“感动中国”成为了中年男性社会精英的表演舞台,同时伴随这一群体的高死亡率,牺牲与英雄产生了某种对接关系,城市底层人、女性和获奖外国人成为“某种群体凝视”下的“他者”。从这一点来看,11年来未有大的变化。任何文化产品必然是从一定的角度来解读世界的,而该节目中出现的这一视角可以被理解为“崛起大国的汉族中年男性的精英英雄视角”,借此回答了“怎么看的问题”。第三,通过对节目流程的统计分析发现,流程体现出了特色鲜明的仪式性,11年来在某些“感动元素”的设计上越来越亲民,但制造中国主导意识形态下的“认同的空间”的作用并没有减弱的趋势。媒介景观成为“一种持久的鸦片”回答着“我们为什么这么看”的深层原因就在于人物事件中普遍存在的主流意识形态对公众的长期规训。第四,由于意识形态作用于节目的每个环节,通过推荐词和颁奖词频频运用,巧妙地将个人与国家连成一体,通过修辞生产出“感动”,同时对人物出场顺序编排中所暗含的叙事结构,使我们变得不是更加“脆弱”而易于“感动”,反倒是更加“天真”而易于被“操控”。这种节目抑制了“反话语空间”生产的同时,也并不利于“公民社会”和“有机知识分子”的养成。

全文目录


摘要  7-10
Abstract  10-13
1 绪论  13-25
  1.1 研究缘起  13-14
  1.2 叙事研究的三个转向  14-19
    1.2.1 叙事学研究范围从诗学到政治学的转向  15-16
    1.2.2 叙事学研究对象从印刷媒介向电视媒介的转向  16-17
    1.2.3 典型人物报道叙事方式从宣传到劝服的转向  17-19
  1.3 关于“感动中国”的研究综述  19-25
    1.3.1 业界创作阐述研究  19-20
    1.3.2 颁奖词研究  20-21
    1.3.3 典型人物报道研究  21-22
    1.3.4 栏目的运作研究  22-23
    1.3.5 意识形态研究  23-25
2 研究设计与数据采集  25-28
  2.1 研究思路  25-26
  2.2 样本选取  26-27
  2.3 数据采集  27-28
3 事件信息统计与分析  28-44
  3.1 历年事迹类型分布  28-36
    3.1.1 共时分析——与官方历史大事件高度契合  29-31
    3.1.2 历时分析——逐步凸显历史事件中的小人物事迹  31-35
    3.1.3 聚焦事件的变与不变  35-36
  3.2 历年事迹发生地域  36-41
    3.2.1 共时分析——以发达国家和中国全境为主  38-39
    3.2.2 历时分析——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向中国贫困地区倾斜  39
    3.2.3 西部成为东部表演的舞台  39-41
  3.3 历年少数民族地区事件  41-44
    3.3.1 共时分析——每年都在场的少数民族  41-42
    3.3.2 历时分析——东部地区少数民族的失语  42
    3.3.3 国家权力对少数民族的隐性规训  42-44
4 人物信息统计与分析  44-55
  4.1 历年获奖人物职业分析  44-46
    4.1.1 共时分析——社会精英的集体表演  44-45
    4.1.2 历时分析——草根人物的逆袭  45-46
    4.1.3 社会精英凝视下的“他者”  46
  4.2 历年获奖人物死亡率分布  46-48
    4.2.1 共时分析——社会精英的高死亡率  47
    4.2.2 历时分析——社会精英的牺牲=英雄  47-48
    4.2.3 “军民共同体”的建构  48
  4.3 历年人物年龄和性别分布  48-50
    4.3.1 共时分析——中年男性的表演舞台  48-49
    4.3.2 历时分析——中年男性依然占据主体部分  49-50
    4.3.3 中年男性凝视下的“女性”  50
  4.4 历年外国籍人物选择——崛起中的大国凝视  50-51
  4.5 历年少数民族人物选择  51-55
    4.5.1 共时分析——新疆西藏的高出镜率  51-53
    4.5.2 历时分析——“少数民族”需要更多的帮助  53
    4.5.3 “民族共同体”的建构  53-55
5 节目流程——无处不在的意识形态  55-63
  5.1 媒介仪式对意识形态的隐蔽呈现  55-59
    5.1.1 开场方式  55-56
    5.1.2 舞台设计  56
    5.1.3 主持人  56-57
    5.1.4 获奖者出场  57
    5.1.5 致辞  57-58
    5.1.6 颁奖环节  58
    5.1.7 结尾环节  58-59
  5.2 意识形态复杂性的具体呈现  59-63
6 感动元素——“无意识的爱国者”  63-76
  6.1 历年推荐词、颁奖词词频分析——制造爱国  63-64
  6.2 历年人物出场顺序编排对观众情绪的引导  64-69
    6.2.1 历年观众情绪走向分析——从崇敬到感动  66-68
    6.2.2 叙事结构的消费快感  68-69
  6.3 故事化 VCR 对观众意识的隐性收编  69-72
    6.3.1 宏大场景引入  70
    6.3.2 苦难问题引入  70
    6.3.3 剧情故事化引入  70
    6.3.4 事件人物、背景介绍引入  70-71
    6.3.5 人物采访引入  71
    6.3.6 图像政治  71-72
  6.4 现场采访对观众的隐性规训  72-76
    6.4.1 获奖人物牺牲  72-73
    6.4.2 获奖人物健在  73-74
    6.4.3 一场持久的鸦片战争  74-76
7 结语  76-77
参考文献  77-84
附录  84-150
发表论文、科研实践及奖励  150-151
致谢  151

相似论文

  1.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 民族旅游地少数民族妇女性别角色变迁研究,F592.7
  3. 试论初中文言文教学生活化,G633.3
  4. 基于政策变迁理论视角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631.42
  5. 从社会变迁视角探究村落民俗体育演变,G812.4
  6. 新中国建立60年媒体“英模人物”报道的变迁,G212
  7. 建国以来人物报道变迁研究,G212
  8. 清代满族婚姻习俗变迁,K892.22
  9. 清末矿务铁路总局,K252
  10. 制度变迁视角下我国与美日欧汽车召回制度的比较研究,F426.471
  11. 传承与变革:春秋子产事功述论,K225
  12. 甘肃省会宁县蒙古人后裔“黑虎赵”文化变迁研究,C912.4
  13. 基于准则变迁的会计政府监管问题研究,F233
  14. 建国以来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变迁,D663.5
  15. 正式制度变迁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行为影响研究,F752
  16. 乡村文化变迁对村落儿童社会化的影响,C913.5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发展与变迁,D422.62
  18. 政策变迁对房地产销售人员工作压力影响研究,F224
  19.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阅读部分难度差异初探,H319
  20. 桃花与心路,I207.22
  21. 失地农民幸福感的制度经济学研究,F323.89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广播、电视事业 > 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事业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